理论研究

贺新元: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5-12 10:0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贺新元: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

贺新元: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2023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它们不是一个平行排列摆放在一块的拼盘,而是具有理论上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   在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十个明确”是主体、是核心,集中体现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构成了体系的“四梁八柱”,发挥着理论的最高统摄作用。“十四个坚持”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全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十个明确”而作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10年的“十三个方面成就”,则是以“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进行了什么样的思考,提出了什么样的方略,采取了什么样的举措,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的叙事方式,全景式地落实“十四个坚持”而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理论创新上,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在实践创新上,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这样,“十个明确”作为思想核心全程全域指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并转化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指导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全领域的具体实践,在“二者”的合力下取得了实践中的“十三个方面成就”。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又具体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教育、人才、文化、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以“六个必须坚持”学深悟透精髓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有利于更好地从价值观与立场、精神气质、理论品格、实践推进、内容集合和中国与世界关系上,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整体性,进而更好地从整体上学深悟透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   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与立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属性与立场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必定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然深刻影响到世界人民怎样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气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依靠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信自立,已经内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气质,也已内化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是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守住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三大规律”之正,而创新出带有重大原创性贡献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做到了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   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从实际中来。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到实践中去。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具体实际出发、从客观现实出发、从时代需求出发,不断地找到真正制约我国发展的“卡点”和“瓶颈”问题,然后立足这些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回答,才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创立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问题导向。   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集合性,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联式”现代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新举措,都是坚持系统观念下创新出来的理论集合体。但是,这一集合体内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耦合性和互构性,既体现出过程的集合性,又有着结果的严整性。   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天下情怀和整体思维,“天下大同”“天下一家”“天下为公”等都是其具体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立足于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而创立的,不仅体现出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新认识,更表达出一种建设美好世界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主动性的世界情怀。     总之,从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来看,我们党走上一条整体性创新之路。“六个必须坚持”,则是从科学方法上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整体性。深入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既是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也是我们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要视角。   (作者: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4月26日06版 发布时间:2023-05-12 10:05:00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