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应该秉承何种发展价值观,不仅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存在着根本区别,而且在生态文明理论内部也存在着分歧和争论。本文拟在区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发展价值观根本区别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理论中的相关争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价值观的内涵与特质作系统的论述。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一、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秉承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发展观GMM品论天涯网
如果说工业文明秉承的是不顾人类的精神追求和自然的限制,追求无限经济增长的经济主义发展观的话,生态文明秉承的则是坚持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观,前者造成了人的精神迷茫、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并使经济主义发展观不可持续,后者则始终追求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GMM品论天涯网
工业文明秉承的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经济主义发展观,其核心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和经济成就看作是评价人类行为好坏的标准。经济主义发展观是建立在下列三个假设的基础上的:(1) 人类的所有行为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经济行为;(2) 人类的福利从根本上就取决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普遍的社会福利,经济发展由此被看作是评价人类行为好坏的唯一标准;(3) 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其价值和意义在于服从人类需要。上述三个假设不仅是难以成立的,而且对无限经济增长的追求,必然会带来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难以持续。GMM品论天涯网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上面三个假设为什么不能成立。首先,把人类的所有行为归结为经济行为,本质上是受机械决定论的思维和还原主义方法支配的结果。经济行为的确是精神文化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并不能由此把人们在经济基础上展开的精神与文化创造还原为经济行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仅仅满足于其肉体的生存,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超越物质生产进行精神生产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这就意味着经济行为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并不能把诸如政治需要、文化和审美的需要还原为经济行为。其次,经济主义发展观把人类的福利看作是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并必然由此带来普遍的社会福利的假设也难以成立。必须承认人类的福利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但不能因此就把人类的福利归结为经济总量的增加,因为人类的福利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包括政治因素、健康因素、环境因素等,把人类的福利简化为对经济总量的追求,是一种狭隘的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幸福观。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能否带来普遍的福利,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它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政策和分配方式。最后,经济主义发展观假设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其价值和意义就是服从于人类需要的,正是这个假设使经济主义发展观不顾自然资源的制约,追求无限经济增长。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告诉我们,由人类以及人类之外的存在物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机关系,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地球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有限的、封闭的系统,这就意味着关于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设想是难以成立的,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关系决定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时,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义发展观的结局必然会造成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也意味着工业文明所追求的的经济发展不协调和不可持续。GMM品论天涯网
经济主义发展观的上述缺陷是由它所秉承的哲学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所导致的。从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的维度看,经济主义发展观秉承的是近代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其核心是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绝对对立起来,自然被仅仅看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进而无限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形成了工业文明的不顾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反生态和不可持续的发展观;从价值观的维度看,工业文明把经济因素看作是决定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的唯一因素,秉承的是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对物质商品占有和消费的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和物质主义幸福观;在方法论上,经济主义发展观秉承的是近代机械论哲学的还原主义方法,割裂了构成社会总体的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只突出和强调经济因素和经济增长,其结果是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且也造成了人的精神和价值的迷茫,使人们在盲目的商品占有和消费中寻找自由和幸福,造成整个社会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盛行。GMM品论天涯网
生态文明的发展观是以生态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为基础,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生态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主张人类与人类之外的存在物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和整体的生态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这就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规律,在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中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习近平用“生命共同体”这一概念来表达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有机联系。在他看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85,这就决定了人类只能在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才能避免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不同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把人类与自然机械地对立起来,而强调的是在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上追求发展。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劳动要素投入,造成严重生态问题的粗放型、数量型和不可持续的黑色发展不同,生态文明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单纯数量型的发展,而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的和谐、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这种和谐、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包括人类与自然、人的身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及不同代际人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从而也昭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发展观。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二、当代生态思潮与生态文明理论关于发展问题的分歧与争论GMM品论天涯网
当代生态思潮和生态文明理论在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和发展的价值归宿这三个关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厘清他们之间的分歧和争论的实质,对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观的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GMM品论天涯网
关于“要不要发展”的问题,“深绿”生态思潮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立足后现代主义的价值立场,把自然的利益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的运用,认为经济增长和技术运用正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他们或者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理解为保护人类实践之外的“荒野”,或者把生态文明看作是一种排斥技术运用的农庄经济,其本质都是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并反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行为。“浅绿”生态思潮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立足于现代主义的立场,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无论是解决生态危机,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经济增长和技术运用,这是因为只有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避免为了生存而滥用自然的行为。只不过他们对发展的本质的理解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浅绿”生态思潮的理论目的是在维系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追求和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发展是在生态理性指导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别是穷人的基本生活需要。GMM品论天涯网
对于“如何发展”的问题,“深绿”生态思潮坚持“地球优先论”,主张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张在维持经济“零”发展的稳态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生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态危机就能得到解决;有机马克思主义反对现代性价值体系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主张事物存在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在价值,提倡用共同体价值观来消解和对抗个人主义价值观,树立为了共同福祉的观念,通过认识到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事物的内在价值,树立长远的整体视野,放弃资本主义制度片面追求GDP增长和富人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关注阶级平等问题和生态资源合理分配问题,采取保证后代人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的长期规划,拒斥现代技术的大规模使用来追求农庄经济式的有机增长,其本质实际上是要求人类应当放弃现代技术,发展屈从于自然状态的自然经济;“浅绿”生态思潮在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又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展开了修正,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修改为基于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张通过技术的现代化和制定有严格奖惩机制的环境政策来规范科学技术的滥用,追求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主张通过恢复被资本主义生产所颠倒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恢复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正义”,就能够使技术运用和经济增长不仅不会带来生态问题,反而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GMM品论天涯网
关于“发展的价值归宿”问题,“深绿”生态思潮之所以主张排斥现代技术和经济增长,其目的是保护人类实践之外的“荒野”,以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生活品质。对此,瑞典学者奥维·洛夫格伦在《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一书中认为,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是亲近自然,因而他们鄙视工人阶级在旅行时的行为举止,认为其不合乎他们的审美趣味。“中产阶级对工人阶层旅行的另一个抱怨是因为后者常常亵渎自然……这与中产阶级自然爱好者所奉行的,在神圣的大自然怀抱里的合适举止以及审美上的禁欲主义格格不入。”[2]58有机马克思主义奉行排斥现代技术的农庄经济,是因为他们认为穷人受生态危机的危害最深,其目的是通过维护生态平衡来保护穷人的利益;“浅绿”生态思潮倡导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础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但其本质并不是为了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是为了维系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自然条件,是资本中心主义,其目的在于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与工业文明不是绝对否定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否定中有肯定,否定的是工业文明的哲学世界观、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肯定的是工业文明所包含的文明的积极成果,并倡导经济增长和技术运用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从而在发展的价值归宿上与“深绿”生态思潮追求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区分开来。GMM品论天涯网
当代生态思潮对于“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价值归宿”这些关系到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和争论,他们的上述争论对于我们处理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何理解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目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价值观GMM品论天涯网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肯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从机械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向生态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转换的同时,提出应以实现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为基础和前提,如果离开了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就无异于缘木求鱼,必然会沦为空想。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张要实现发展,应当反对和摒弃工业文明的大量耗费自然资源、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黑色发展方式,而应当采取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发展的价值归宿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生态文明建设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对于上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3]22这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回答。GMM品论天涯网
对于“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必须区分“真发展”和“假发展”的不同。在习近平看来,不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的的经济增长,而是以资本追求利润的经济增长和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只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有违公平正义的发展,这本质上是一种“假发展”;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并给人民带来普遍福利的发展才是“真发展”。对于“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虽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发展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对于“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用“坏发展”和“好发展”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他把工业文明那种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生态问题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称之为“坏发展”,把生态文明发展方式所实现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称之为“好发展”。对于”如何评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评价发展得失的唯一标准。基于以上认识,习近平明确反对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观点,并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方式的“生态生产力”发展观和改善民生的“环境民生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的论,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价值观的完整内容。GMM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明确反对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4]186习近平这里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金山银山”就是指经济发展。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要求我们要以发展为中心,而且要摒弃工业文明所追求的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单纯粗放型、数量型发展,而应当追求质量和数量内在统一的有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基于以上认识,习近平强调那种把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5]234,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所谓正确的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的身心、人和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所谓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破除干部考核中的唯GDP主义的政绩观,而应当把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到各级干部的考核中,并建立环境问题上的终身追责制度。要践行上述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下列两种观点。第一,“深绿”生态思潮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把环境破坏和生态问题看作是实现发展的必然代价,进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绝对地对立起来。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必然造成两种结局: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反对发展与技术运用,使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现实的基础而沦为空谈;二是指认环境破坏与生态问题的产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要代价,并由此形成不注重转换发展方式和生态治理的唯GDP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最终使生产难以为继。第二,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不需要强调发展,不懂得生态文明所追求的发展与工业文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人力投入所实现的发展之间的本质区别。只有破除上述两个认识上的误区,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GMM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进一步提出“生态生产力”发展观,来解决“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继续深化论述生态文明发展观的特质。所谓“生态生产力”发展观,就是把生态环境资源看作是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真正发挥生态环境资源的社会效应,进而在发展过程中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所以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和前提。生态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且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人类实践活动的效率,特别是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会产生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在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其二,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工具性价值,而且还提供诸如审美、宗教等非工具性价值,这就决定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实现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发展。其三,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会转换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内在统一的结果,而且也必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类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持优美的生活环境。GMM品论天涯网
“生态生产力”发展观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生态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人类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指出人类来源于自然界,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并受自然的制约,人类只有通过劳动与自然展开物质与能量交换,才能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形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了“自然力也是生产力”的命题。马克思在批评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的过程中指出:“为了破除美化‘生产力’的神秘灵光,只要翻一下任何一本统计资料也就够了。那里谈到,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6]261马克思还进一步强调自然力和自然生态资源既是生产力的内在组成部分,又处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性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看作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7]207-208;同时根据劳动过程可以把它划分为“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7]208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给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7]209。人自身在劳动过程中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并与自然界的物质进行能量交换。自然界以其固有的规律制约着人类实践活动,人类又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其结果是自然史与人类史、人类与自然形成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系。对于自然生态资源的作用,马克思一方面明确提出“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7]209,并肯定自然生态资源在同一劳动过程中既可以作为劳动资料,又能作为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起作用。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肯定作为自然力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并由此提出了对自然资源循环使用和节约使用的思想。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自然力的发展变化又决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基于利润动机的驱使,对自然力的滥用与破坏,最终造成人类与自然物质之间变换关系的断裂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提出只有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决人类与自然物质之间变换关系的断裂问题。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自然生态资源看作是生产力的内在组成部分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的话,那么苏俄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把生产力看作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把生产力仅仅看作由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两个因素构成,把自然生态资源排斥在生产力之外。这种对生产力的“征服论”解释和把自然生态资源排斥在生产力之外的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意,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习近平所提出的“生态生产力”发展观,不仅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自然生态资源纳入到生产力中的这一原意,而且根据“征服论”生产力观产生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时代的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GMM品论天涯网
在发展的价值归宿问题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既不同于“深绿”生态思潮所追求的经济零增长和保护“荒野”,以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生活品质这一目的;也不同于“浅绿”生态思潮以维护资本主义再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不同于有机马克思主义要求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和以资本为基础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建立以共同体价值观为基础的农庄经济,以满足穷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为了通过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良的生态产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改善民生的“环境民生论”。GMM品论天涯网
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发展问题,一是因为任何发展都必须以一定的生产条件为基础,自然资源是“生产条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指出,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7]158,而自然环境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本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二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长期奉行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且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生态资源的制约和生态危机使得这种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决定了转换发展方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GMM品论天涯网
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建设问题,而社会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其一,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的本质看,生态危机的本质并不是“深绿”和“浅绿”生态思潮所说的生态价值观的危机,而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的危机。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展开的,这就决定了要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对人与人关系的考察。实际上,生态危机之所以发生,其根源在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不合理使得人们之间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在生态资源上的利益矛盾,这就意味着生态危机的本质反映的是以人与自然危机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们社会关系的危机,这就凸显了强化社会建设、合理调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实际不仅要求要实现人们在生态资源上的分配正义,而且也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为人民所共享,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其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214,不仅要把人民的需要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看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和目的,而且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看作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得失的唯一标准。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民生论”的价值归宿,正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特质和永恒追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使“环境民生论”落到实处。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反复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并要求各级政府以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在追求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要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8,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要和追求。其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个民生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因为如果生态环境问题处理不好,既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这就决定了能否落实和践行“环境民生论”,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而且也关系到能否给人民群众提供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在赋予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感、安全感的基础上,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参考文献GMM品论天涯网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GMM品论天涯网
[2] 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M].赵丙祥,罗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GMM品论天涯网
[3]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GMM品论天涯网
[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GMM品论天涯网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GMM品论天涯网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GMM品论天涯网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GMM品论天涯网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张剑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GMM品论天涯网
GMM品论天涯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