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十条重要历史经验
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次重大推进,都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发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30年前,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
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的和民族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无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坚持改革开放,都必须基于两者的统一,一旦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割裂或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陷入停顿或倒退。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和正确认识上。党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和团结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各社会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依靠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党的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奋斗目标和检验标准,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党所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要符合人民的愿望,执行过程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实施结果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应当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标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能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才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善。
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初步显示出这一创举的强大威力。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运行方式,始终坚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努力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构建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社会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经济基础变革的同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逐步完善,是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推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的全面制度创新阶段,加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的力度,必将极大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仅决定了发展不只是物质文明的单兵突进,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单一推动,还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不仅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还要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逐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由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决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作为改革开放一段时期内的方针。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我们党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和解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的改革是一个寓效率与公平于其中的总体性概念,我们党始终反对人为地将效率与公平二元化、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辩证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
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两个大局,制定和实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坚持在与世界经济相联系和相互竞争中,自力更生地提升综合国力的开放战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改革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对外开放相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联系。在我国这样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外部条件发展自己,在全球竞争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互利、普惠、共赢。
坚持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对中国来说,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始终在总体上保持发展的自主性,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等各项事业。只有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为最高准则,永远不称霸,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我们党始终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时刻注意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把实现当前目标和追求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握准改革举措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可行经验。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无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没有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平稳运行,否则,就会吃苦头,付代价,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举世公认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党始终坚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硬着陆”等激进的方案,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推广。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先发展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既保持了制度变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也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渐进式”的改革方案既避免了由于举措不当而出现的经济严重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剧烈动荡,又使中国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我国的改革开放既给我们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出发,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坚持把党建设成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次重大推进,都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发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来了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同时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30年前,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
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时代的和民族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运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无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坚持改革开放,都必须基于两者的统一,一旦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割裂或对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陷入停顿或倒退。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国情的清醒和正确认识上。党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和团结改革开放中新产生的各社会阶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依靠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党的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奋斗目标和检验标准,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党所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要符合人民的愿望,执行过程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实施结果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应当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标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能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才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善。
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初步显示出这一创举的强大威力。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运行方式,始终坚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努力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构建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社会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经济基础变革的同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逐步完善,是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推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的全面制度创新阶段,加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制度文明建设的力度,必将极大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仅决定了发展不只是物质文明的单兵突进,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单一推动,还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不仅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还要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逐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由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决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作为改革开放一段时期内的方针。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我们党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和解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的改革是一个寓效率与公平于其中的总体性概念,我们党始终反对人为地将效率与公平二元化、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辩证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
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两个大局,制定和实施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坚持在与世界经济相联系和相互竞争中,自力更生地提升综合国力的开放战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改革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对外开放相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联系。在我国这样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外部条件发展自己,在全球竞争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互利、普惠、共赢。
坚持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对中国来说,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始终在总体上保持发展的自主性,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等各项事业。只有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为最高准则,永远不称霸,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我们党始终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时刻注意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把实现当前目标和追求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握准改革举措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可行经验。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无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没有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平稳运行,否则,就会吃苦头,付代价,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的是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举世公认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党始终坚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硬着陆”等激进的方案,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推广。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先发展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既保持了制度变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也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渐进式”的改革方案既避免了由于举措不当而出现的经济严重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剧烈动荡,又使中国社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我国的改革开放既给我们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在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出发,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坚持把党建设成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发布时间:2011-07-11 14:10:09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