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谋略》4.1 毛在国内没有上级,在国际上也不承认任何“上级”
毛泽东在国内没有上级,在国际上也不承认任何“上级”。独立自主是他不可动摇的外交原则。外国人,不管你姓“资”还是姓“社”,都别想凌驾在他头上,对他指手划脚、发号施令。
1938 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困难阶段,国际联盟组织想在中国设立一家由外国医生组成的医院,以帮助中国的抗战事业。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卡尔逊有一次就此事问到毛泽东的看法。毛泽东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欢迎这些医院,欢迎来援助我们的外国医生。这么多的外国人的麻烦在于过不多久他们就要下命令。他们应该记住,这是中国,我们期望他们的建议,但是建议是否接受以及如何付诸实施则是应由我们决定的事。”①这就是他的原则:接受外国人的帮助是可以的,但决不出让自主权。
1954 年,刚刚上台不久的赫鲁晓夫率团访华。赫对中国不放心,想到各地方去看看,毛泽东对他说了几句双关语:“那你们就到各地去走走看看,随你们的便,愿意去哪都可以,就像在你们家里一样。我们也不准备作什么特殊安排。我喜欢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去活动,不喜欢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②这是暗示赫鲁晓夫:我不干涉你的行动自由,你也不要对我指手划脚。赫鲁晓夫似乎没有听进去。他在旅途中冒出一个想法,想邀请中国参加东欧经互会组织,说这是沟通欧亚经济合作、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互相发展和加速经济繁荣的渠道之一。师哲把这个设想告诉毛泽东,毛泽东立即回答:他这个想法不实际,他们同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困难很多,如果稀里糊涂挂上钩,将来的麻烦会不堪设想。当赫鲁晓夫在会谈中正式提了这个想法时,毛泽东斩钉截铁地予以回绝:“没有这个必要,这对中国的发展建设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相反,可能麻烦很多,纠缠不清,还会妨碍建设的进展。”③ 赫鲁晓夫碰了钉子,马上改口,说中国的情况与东欧不同,中国有条件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
毛泽东对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视为至宝,他宁可走向闭关自守,也不让外国染指。赫鲁晓夫深有体会,他回忆说:“有一次我和他(毛)一边喝茶一边随便聊天”,“他问我:‘有多少征服者打进过中国?’接着他又自己回答说:‘中国曾经多次被征服,但中国人却把所有的征服者都同化了’。毛带着挑战的口气对赫鲁晓夫说:“想想看,你们有两亿人,我们有七亿人。”然后他又对客人讲起中国文化的长处。他举例说:“全世界别的国家都有‘ELECTRICTY’(电)这个字,那是从英语借用过来的。但是我们中国人却有自己的表达这个意思的字。”赫鲁晓夫后来说:“有一点我是能够肯定的,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④一个“民族主义者”,一个大国主义者,在历史上不期而遇,从而影响了20 世纪中叶世界的政治格局和中国的外交环境。
①《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第150 页。②③《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74 页,580 页。
④《我眼中的毛泽东》第172 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