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游记

深切缅怀革命老区柏色 真诚奏起春潮时代强音(组图)

字号+作者:岳玉根 来源:晋西北红色旅游新闻网 2022-06-28 17:2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端阳节,应文友姜诚老师之邀去了一趟晋绥革命老区—-位于忻州西郊,云中山山系,离城50公里的柏色村。 汽车奔驰在蜿蜒曲折的山涧公路。我,一刻不停地'...

    端阳节,应文友姜诚老师之邀去了一趟晋绥革命老区—-位于忻州西郊,云中山山系,离城50公里的柏色村。

    汽车奔驰在蜿蜒曲折的山涧公路。我,一刻不停地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搜索着路途中所有的影子:高耸的山峰,清澈的山溪,盛开的山花,茂密的山林……牵扯着我的思绪,美化着我的想象。视觉上的无所羁绊渐渐地净化为心灵上的开阔和舒展,凡尘滚滚的生活琐事统统忘却脑后,顿感休憩平和,神清气爽,胸襟豁然......

    初夏的山野铺青叠翠:山之巍巍,水之潺潺,树之青青,云之飘飘。好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森林原野的壮丽景观。这里,处处山光水影,这里,处处泉林野趣。间或,清溪之畔,绿荫之下,三三五五身着艳丽服装的青年男女围坐在芳草萋萋的草坪野餐。那种休闲,那种惬意,多么令人向往啊。是啊!欣逢盛世的年轻人在端阳假期之际,摆脱碌碌案牍,远离城市喧嚣,到这山清水秀的山区休闲度假自然是不错的选择。可我不知这些年轻人是否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可否知道这里曾经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疆场。     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不知不觉间我的情愫自然缠绵于这色彩斑斓的山水之间。

    “老兄,革命圣地小延安到了!”姜诚老师的一声呼唤把我从如痴如醉的梦幻中唤回。下得车来,环顾四周,群山耸翠,碧绿掩映,清溪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凉爽怡人,好一个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    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老区的上空迎风飘扬,一方由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玉明先生亲笔题写的“晋西北柏色革命教育基地”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柏色村党支部书记宁双丑同志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迎入办公室。办公室里庄重大方,办公桌上,国旗党旗交相辉映;墙壁上,总书记画像悬挂正中;入党誓词、地图、村规民约,有序排列;一幅幅革命前辈、文化名流题写的墨宝彰显着红色教育基地特有的魅力。看着这些,我不禁感慨万千,就这么一个天高皇帝远的闭塞老区,就这么一个常居人口二十几人的小小山庄,其爱国之心多么深厚,其爱党之情多么纯真。

    忻州文化名流姜诚老师是这里的常客,他为“晋西北柏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建设鼓与呼,为弘扬老区革命传统奔与走。支部书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主任宁双丑同志更是为基地建设风餐露宿,竭尽全力,基地建设初见端倪。需要修复的革命遗址太多,资金缺口太大。这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事业任重道远啊!    我迫不及待地邀请宁双丑同志带我瞻仰革命遗址。双丑同志是位瘸腿残疾人,走路非常吃力,他滔滔不绝地介绍每一处革命遗址的情缘,我为他对党的无限忠诚而深深感动,一种敬意从心底油然产生……

    行走在狭窄,蜿蜒,坎坷的山庄街巷,斑驳的石墙,低矮的农舍,坍塌的院落告诉我,老区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这里的情景和灯红酒绿,高楼林立的城市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牺牲。他们为消灭日寇浴血奋战,当年震惊晋绥边区的蒲阁寨围困战就发生在这里;他们为民族解放流血牺牲,当年的西忻县县委和忻崞支队就驻扎在这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红色政权。当年贺龙元帅、王震将军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这里是忻州乃至晋西北的革命摇篮。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晋绥老区革命前辈血染的风采。而现在,老区人民的生活还比较贫穷;住房还比较简陋;交通还比较闭塞。令人欣慰得是党和国家关注三农,关注老区的力度不断加强,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实施 ,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柏色老区的面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柏色老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漫步在老区意味深长的街巷上,我在寻觅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此时的我,似乎还能呼吸到那曾经鼓荡在这山岭沟壑间的浩气长风;似乎还能聆听到那曾经回荡在这田间街巷上空的革命豪情;似乎还能观看到那曾经战斗在这里的将军和士兵的忙碌身影。有诗赞曰:    林海松涛夏凉爽,山青水秀野花香。    古窑圣洞延安境,昔日一级县署房。    元帅燈前谋战事,将军雨夜算兵粮。    龙腾虎跃克敌胜,帷幄运筹在此庄。

    驻足于贺龙元帅当年的指挥所前,我心潮澎湃......凝望着刘少奇主席的路居地思绪万千。就是这么孔破窑洞曾经是刘主席的居所,就是这么间低矮的民房曾经是贺龙元帅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房一舍都留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我好像看到了聂荣臻元帅茅屋灯下谋战事,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我好像看到了吕正操将军雨夜不眠,筹集军粮;我好像看到了开国元勋习仲勋前辈走街串巷访贫问苦,陈漫远司令员不辞劳苦,吕正操将军发动群众,张宗逊团长……无数革命前辈,无数革命先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无产阶级革命情怀令人震撼。可惜,这些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频临倒塌,抢救文物,尽快修葺乃燃眉之急啊!

    村口的大核桃树记录着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据宁双丑同志介绍,1940年,日本鬼子发动铁壁合围扫荡,将我数名抗日干部抓获,绑在大树下欲将杀害。当地群众施巧计巧妙周旋,军民配合智救抗日干部。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辉煌乐章。同年,此树被忻崞支队命名为“同心树”。看着伟岸挺拔,枝繁叶茂的“同心树”,不由使人浮想联翩----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我党正确地执行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人民战争”方针的硕果。依靠人民,关心人民永远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大力弘扬晋绥边区不屈不挠的无私无畏战斗精神显得是何等重要啊!

|<< << < 1 2 > >> >>|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