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游记

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

字号+作者: 来源:南京日报 2022-06-29 15:3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真实再现家破人亡场景,每12秒就有一滴水落下、一位同胞遇难,顶天立地的证人资料档案墙……明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将正式开放'...

 Jzh品论天涯网
  真实再现家破人亡场景,每12秒就有一滴水落下、一位同胞遇难,顶天立地的证人资料档案墙……明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将正式开放,这座投资3亿多元扩建的标志性建筑,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国内外观众面前,新馆展陈客观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许多场景令人震撼。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场景一:“1937年,战火下的南京”让观众身临其境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进入门厅,迎面矗立的是一块锈蚀的巨大钢板,上面的两张历史照片“尸山”和“血池”,是从千余幅历史照片中挑选出来的,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对南京大屠杀作了概要性的介绍。门厅内播放着名为“古城南京”的录像,它把观众的思绪很快引入到1937年时的美丽古城。随着防空警报声、爆炸声响起,循环播放的“1937年战火下的南京”,展现着南京市民逃难的苦难景象,使每一个观众很快安静下来。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场景二:真实再现家破人亡场景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和旧的展馆相比,新展馆在多处采用了场景复原的方式,如倒塌的城墙、防空洞、外籍人士的救助等。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陈列中,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和幸存者哈梦鹤、夏淑琴和常志强的回忆,分别复原了三家人家破人亡的场景,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同时在空中悬挂着10个幸存者家破人亡的实例、11个加害者的证言和9个外籍见证人的日记和书信,共同验证历史的真实。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年龄大点的小女孩站在小板凳上,往水缸里舀水,年龄小点的小女孩坐在地上,而在她们的身旁躺着几具尸体……纪念馆在新展馆中复原了夏淑琴一家9口人,7人被杀害,而年仅7岁的夏淑琴身中3刀、昏迷后苏醒,与她4岁的妹妹幸免于难。她们依靠家里剩下的一点锅巴,在亲人的尸体旁艰难地生存了14天,直到被邻居发现。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但当77岁的夏淑琴看到这复原的场景时,她痛哭失声:“当年就是这样!”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场景三:历史证人资料档案墙震撼人心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在纪念馆基本陈列的结尾处,是一面巨大的档案资料墙。这面墙高12米,长20.08米,共分237格,每格分3排共摆放着12802份南京大屠杀历史证人的档案,他们中包括遇难者、幸存者和外籍证人。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据了解,12000多个档案盒分为黑色、蓝色和灰色3种。右边黑色档案盒中,装着10000份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个性化档案资料;左边蓝色档案盒中,装着2660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个性化档案资料;左下角灰色的档案盒中,分别装着103名日本加害者,以及39名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中国人的外籍人士个性化档案资料。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以档案墙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历史,这在国内还属首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参观者如想了解某一份档案,可直接通过升降梯进行查阅。这些个性化的档案为纪念馆的展示增添了厚度。随着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专家们的研究也逐渐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他们还会将整理档案的工作继续下去,相信,档案墙收集的档案也会越来越多。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场景四:每12秒就有一位同胞遇难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在基本陈列厅尾厅现场,“滴答、滴答……”,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有一个遇难者遗像的灯,随着灯的亮起,一位遇难者的遗像浮现眼前,随即,灯熄灭了,遗像也消失了……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朱成山介绍,基本陈列尾厅的“12秒”的设计来自于招标过程中美国RAA公司的创意。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在短短6星期的时间内,侵华日军残忍屠杀了30多万中国军民,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会有一个生命消失。这给观众留下理性的思考和悬念。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场景五:三个不同时期发掘的遇难者遗骸同时陈列 Jzh品论天涯网

Jzh品论天涯网
  龟裂的黄土里白骨森森,有的遇难者遗骸身首分离,有的严重扭曲变形,似乎在无声地向每一位世人诉说着南京大屠

|<< << < 1 2 3 > >> >>|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