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我的脸。
我知道,春天又来了。
今春的三月,与往年的阳春相比,更多了些许感慨,些许期盼!
今春的三月,与往年的阳春相比,我的期盼更多感慨。
今春的三月,依然在等,在盼……
等待您回乡的脚步声,盼望您归来的高大身影。
等待中,期盼里,又一次魂牵梦萦。
五十年,半个世纪啊。
五十年的等待,漫长而又热切。
五十年的回味,甜蜜而又温馨。
魂里梦里,五十年前的今天,恍惚如昨。
五十年前,您回乡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南征北战的您,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故乡人民欢呼雀跃,家乡沸腾了!
1960年3月9日,您换乘从四川南充出发前往家乡仪陇的车。
按捺住怦动的心跳,您沿途一路访谈,乡情浓浓,乡音依旧。
刚出南充城不久,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的一座石油钻井架撞入了您的眼帘。
您驻步下车,用革命老前辈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握住了那一双双为祖国建设找寻宝藏而沾满油渍的手。
听了驻老君十二号勘探队的汇报,您高兴地说:“石油是黑色的金子啊!希望你们加倍努力。”
风餐露宿的野外作业,让您揪心,您嘱咐负责的同志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汽车向北驶去。工人们眼噙泪水,久久地望着远去的汽车,心里默默地祝福您:一路平安!
山坡上,田野间,到处是春天的忙碌景象,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中午时分,汽车驶进了营山县委大院,不顾劳累的您,对毗邻仪陇的营山、蓬安的农、林、牧、副、鱼作了详细的了解。
川北的深丘,土地层层叠叠,绿油油的麦苗,一浪高过一浪,黄橙橙的油菜花,闪着耀眼的金光。
随车轮的滚动,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一展开,您即兴赋诗,描绘了眼前的画面:
菜子开花一片金,
小麦放穗满山青。
…….
随画轴的转动,汽车驶进了仪陇界内的复兴区,您脱口而出:“呵,到底是复兴了啊!”
路过新寺区,您下车探望,心系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张张瘦削的脸,让您心疼,一双双渴求的眼神,让您牵绊。您,陷入了沉思……
下午六时许,回到了生您养您的热土地——马鞍镇。
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家乡菜……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变……
让您熟悉而又陌生,回味而又感慨。
回乡的喜悦,冲淡了旅途的劳累,晚饭后,马鞍公社党委书记汇报了近几年的生产发展和变化情况。
您关切地询问:公社办得如何?
您急切地追问:每亩产多少粮,每人每天吃多少粮食、蔬菜?大人、小孩平均每月吃多少油、多少蛋?
前几年,遵照您多种茶树的指示,扩大了种植面积,办起了茶厂。
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发动群众采山货、挖药材、养猪、养蚕,办起了制药厂。
您欣慰地说:我们山区,就是要发展多种经营。
您谆谆嘱咐:要广开财路,除了粮食,还要抓好棉花、油料的生产。
您还说: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努力度过暂时的困难,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
您殷切地希望县委领导:开发山区富源,发展山区经济;老老实实办事,关心群众生活。
从生产到生活,您都细细地看了,听了,记录了,就连妇女生孩子时能吃多少肉、油、粮,您都记挂在心。
您关切地说:即使目前有困难,也要为妇女儿童着想,要让产妇和孩子吃到足够的油、肉、粮。
您没有忘记儿时学习的私塾和授教的老师,“读书不忘救国”的话语还回荡在耳。
药铺垭私塾,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
对您影响最深的席聘山老师,只能永久地活在记忆中,活在心里了,伫立老师坟前,昔日教您学文化、传授救国道理的一幕幕记忆犹新。
您心系学校的教育和发展,亲笔题写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共产主义新人”,至今还刻在您当年回乡住宿过的马鞍中学6米高的纪念碑上,成为了马鞍中学教书育人的宗旨。
迎着马鞍小学500多名师生列队欢迎的阵阵掌声,您绕着校园走了一圈,询问了学校的建设和教育。
笑容可掬的您抚摸着孩子的头,拉着小手亲切地询问:
读几年级了?
长大了干什么?
您挥毫写下了:“努力学习,热爱劳动。”
从那以后,这里的师生时时刻刻都把您的鼓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将父母故居为您举办工作、生活、学习的陈列室,改办成学校的要求,更是您继续少年志向的升华。
儿时的旧居,依旧如昨。
在这里生活了十四年的您,看到家里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熟悉。
家人们那一张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依然是那样亲切。
“你们为啥都这么黄皮寡瘦,说话都吊不起气?”这样的话一出口,您的心如刀割。
“还不是因为肚子吃不饱饭!……”堂弟的直言,您什么都明白了。
接着,你们兄弟间用祖上传下来的广东客家话拉起了家常。
拉着亲人的手,感受了那份久违的亲情,读着亲人的眼神,感受了那份浓浓的爱意,用这种特殊的、旁人听不懂的语言,从乡亲那里了解到了当时公社食堂的真实情况。上万言的调查报告解除了公共食堂的困窘。
给予生命的父母,已化作一座山,耸立在广阔的精神世界里。
手捧山花,一句“母亲,孩儿回来了”,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拉着亲人的手,依依惜别,带着深深的眷恋,结束了对马鞍的探视。
3月10日下午4点多,乘车前往仪陇县城。
这里,有您早年教过书的高等小学堂——仪陇县金城小学。
手捧鲜花的学生们早已排着整齐的队伍,欢天喜地欢迎您的到来。
满面笑容的您穿过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操场上、内花园,闪动着您伟岸的身影。
“桂花树开不开花?”看见自己栽的桂花树有了一种别后重逢的喜悦。
“年年开花,好香好香啊!”老师的回答,您感到无比的兴奋。
教室里、教师宿舍里,留下了您忙碌的脚步,关怀的话语。
学生人数、教师多少、工资收入、校舍情况,您一一问询。
“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的苍劲题词,深深刻在了老师们的心里。
这里,有测试秀才的地方——文庙大成殿。
当年,您也参加过这里的考试。
“这些建筑,你们还是应该保护!给后人留个文物古迹。”眼见庙前照壁偏斜、建筑被毁和占用,您心疼啊!
“把机关托儿所改成城关幼儿园,让广大城镇居民的子女都能进来。”这更是您对教育的热情关注。
一段又一段的川剧演出,喜得您津津乐道的提起了仪陇县清代大木偶的往事和1955年仪陇木偶剧团在北京中南海演出的情景。
县办农药厂、粮食局、街道……到处留下了您的足迹,留下了您关切的话语。
3月11日下午,带着不舍,带着故乡人民的情意,您离开了家乡——仪陇。
1908年末,您投笔从戎,离开了家乡。
春去冬来,几多坎坷,几多艰辛,52个轮回,您第一次回来了。
为了祖国的明天,您刚回来又走了,走得那样匆忙,那样坚定。
从那天起,故乡人民日日想,天天盼……
盼了五十年,热情依旧没减。
五十年前的回乡,那不是您的唯一,也不是我们的遗憾。
年年的三月,我们都能听到您回乡吟诵的诗句:
五二年前别六亲, 离时笑语记犹真。
松青柏翠故乡景, 李白桃红大地春。
社会一清人享乐, 乾坤两造政初新。
连根蔓草芟夷尽, 好种嘉禾不患贫。
年年的三月,我们都能听到您回乡的脚步声,依旧有力,依旧响亮。
年年的三月,我们都在盼。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