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尘肺工人的维权事件引发社会对尘肺工人和尘肺病的广泛关注,尘肺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我国在尘肺病的治疗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预防方面却离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随着人们对尘肺病的普遍关注,越来越认识到尘肺病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尘肺病的病因、诊断着手,探讨一下尘肺病的社会属性。
肺部纤维化
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有其自身的规律,比如感冒,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又比如心力衰竭,由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疾病具有自然属性。疾病的产生、发展、恢复具有自然科学的规律,而往往我们会忽略疾病的社会属性。人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人,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人的活动都不是单个人完成的,而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参与到社会中完成的。疾病的产生、治疗都和社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社会科学的规律。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尘肺病的病因、诊断都和社会息息相关。
尘肺病是劳动者长期吸入生产性粉而导致肺间质广泛性纤维变为主的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大量吸入粉尘,这些粉尘进入到肺部之后会导致肺部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肺部的纤维化,形成尘肺。
充满粉尘的工作环境
尘肺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群体具有社会属性
对尘肺病的发病机制(一系列的生化反应)的研究是去认识尘肺病的自然规律,尘肺病的发病原因是长期大量吸入粉尘所致,而长期大量吸入粉尘的背后有其社会原因。毫无疑问,在工作中,只有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才会患上尘肺病,工人因为缺乏人力资本和社会关系,为了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不得不从事充满粉尘的高位行业,有色金属、建材、建筑、冶金、机械、铁路建设等行业。即使有些工人认识到了尘肺病的危害,不去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作,另外一些工人也会去从事这些工作,也就是必然有工人从事这些高粉尘的工作。尘肺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过高,防尘降尘设施不到位,防护用品缺失。在一项调查中湖南近20家接尘企业,大量企业不按规定配置防尘设备,生产工艺落后,工人的工作环境粉尘浓度大大超标,这些企业的防护设施极为简陋,很多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事高粉尘危害的工作。2010年-2011年期间,湖南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312个作业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超标点数为172个,超标率55%。其中,石场的粉尘超标率高达73%,某些耐火材料加工企业的粉尘超标率高达89%。另外,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培训薄弱,大爱清尘公益机构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尘肺病工人中,有88.51%从未进行过上岗前体检,88.21%的人从未进行过离岗前体检,88.21%的调查对象从来没有拿到体检报告,仅4.05%的人表示有过上岗前体检,3.4%的人表示进行过离岗前体检。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绝大多数的企业为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断地压低企业成本(无防护工具、无健康监护和职业培训)以至于工人暴露在高危的工作环境中,这是尘肺病的主要原因。显而易见这些企业的企业家是永远不会患上尘肺病的,患上尘肺病的只能是缺乏人力资本和社会关系的工人。
患尘肺病的各行各业的工人 来源 2006—2010年湖南省新报告尘肺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尘肺病的诊断具有社会属性
尘肺病在诊断上具有社会属性,疾病的诊断本是依据相应诊断标准就可以确诊的,这一点和其他疾病相比较较为特殊。“开胸验肺”是尘肺病诊断中的典型事件。河南省新密市一企业工人张海超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却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28岁的张海超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以揭穿谎言。医生为张海超做了肺部切片检验,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郑大一附院在出具的张海超“出院诊断”中载明:“尘肺合并感染。”医嘱的第1条就是:“职业病防治所进一步治疗。”这并不是个例,在一项调查中接尘企业的劳动用工极不规范,罹患尘肺病的工人常因没有劳动合同,无法证明与企业的劳动关系而拿不到职业病诊断证明,无法获得职业病待遇。走访的湖南280位尘肺工人,其中非公企业工人257位,无一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23位国有企业工人中,18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最近的湖南尘肺工人维权事件中,深圳市方面要求尘肺工人提供诊断证明,而尘肺工人们普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无法提供诊断证明。拿不到职业病诊断证明的尘肺工人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倍受阻挠,而尘肺病工人患的是尘肺病是显而易见的。
开胸验肺的张海超
尘肺病的解决措施
从尘肺病的社会属性分析,尘肺病更像是社会的疾病,是社会疾病在个人上的体现。目前尘肺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分为抗肺部纤维化进程类的和对症治疗类,抗肺部纤维化类的药物有克矽平、汉防已甲素等。对症治疗仅仅是缓解尘肺所引发的一些症状如咳嗽、咳痰、气喘等,对尘肺病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抗纤维化用药也仅仅是延缓纤维化的进程,疗效也不理想。最近在做临床试验的盐酸替洛肟据说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效果,实际还有待得出临床实验结果报告,再予以跟进。实际上长期大量接触粉尘所引起的一系列肺部复杂的生化反应进而导致的肺部纤维化,通过抗纤维化用药起到的延缓作用是很小的,而且很多尘肺工人在诊断出疾病时已经较为严重。另外,虽然我国在尘肺病的治疗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近年来我国的尘肺工人却越来越多,根据职业病报告的数据,近年来新发尘肺病例数不断增加,自2010年以来每年报告尘肺新发病例数均突破2万例,2014-2016年连续3年分别达到26873例、26081例和28088例,尘肺病新病例占当年职业病新病例总数的比例连续7年均接近90%,7年中新发病例共达178613例,医学的发展似乎并不能解决尘肺病的问题。中国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李德鸣在《不要把尘肺病防治引入歧途》中指出解决尘肺病错误的方向:近来多方都在关注尘肺病的治疗,甚至有说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已经由预防转向治疗。同时给出建议: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讲坛,在尘肺病防治问题上,都必须把预防放在首位,那种认为目前我国尘肺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是诊疗问题的观念,我认为是完全错误的,会把尘肺病防治工作引入歧途。
延伸
由此可知要彻底的解决尘肺病,引发尘肺病的社会因素更为重要。那么其他疾病呢?是否也具有社会属性呢?当然我们不能通过尘肺病的个例去证明普遍性,但普遍性的道理是蕴藏在每一个个例之中的,只有对大量个例的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认识。除了职业病,其他很多疾病也具有社会属性,比如精神病,以深圳三和的流浪汉小黑为例,他刚开始是正常的,只是在深圳三和当了流浪汉以后,最终在残酷的压力和绝望中精神失常了。心力衰竭也具有社会属性,试想,每天超负荷工作、重体力活、熬夜加班的工人心脏肯定是过度了劳累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脏的疾病,直至心衰。在含苯的环境中工作,苯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吸入,长期可以导致白血病。癌症和空气质量、水污染等有密切关系,而不同阶层的人接触污染物的概率是不同的。农村、偏远山区因为缺乏空调设备到了冬天孩子往往更容易得冻疮。就是普通的感冒也有其社会属性,感冒是病毒感染所致,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病毒大量繁殖才会导致感冒,比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而不同阶层的人出现受凉、淋雨、过度劳累的机会是不同的,有的人工作是日晒风吹,有的人工作、出行处处都有空调,更不会出现过度劳累的问题。
不同阶层的人患病概率是不一样的,较低阶层的人患严重疾病的概率往往较大,而较低阶层的人掌握的医疗资源却很少,医学的进步并不能解决疾病,正如尘肺病人的数量是越来越多的,很多疾病看起来不像是医学的难题,更像是社会的顽疾,也许这就是鲁迅、孙中山放弃医学,转向社会领域探索的原因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