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中国的农业从铁农耕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土地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只有少量的或没有土地,主要靠帮长工,打零工维持生计。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次打破了这种格局,农民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实现了农民长期以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但由于一家一户的耕种,很快又出现了两极分化。为了走向共同富裕,农民群众首创了集体化的生产模式。但这种模式仅维持了20几年,以小岗村为典型的村庄又开启了分田单干的耕种模式。至今的40多年里,也有了南街村、周家庄的集体化模式的探索。那么,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到底是单干好还是集体化好?这是大家一直在努力探索的一个话题,本文试图对南街村、周家庄和小岗村的发展模式的探索比较看看中国农业究竟以什么模式发展好。
有一个网友在我的一篇文章的评论区里,给我提了个希望,希望谈谈关于南街村和小岗村的话题,我答应尽力而为,为了这个承诺,还是不让这个朋友失望吧。不过我想顺便还是把我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社也放在一起谈一点肤浅的个人看法。
中国从1982年全面实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现在网络上关于农村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基本是两种观点,一种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是实行土地流转,让资本进入农村,搞活农村经济。一种是走集体化道路,同时,也有提出农村集约化生产,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社。之所以对农村问题开展这样广泛的讨论,说明了农村分田单干这种形式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诸如土地撂荒、农村劳动力出现严重断层,农村已经留不住年轻人了,等等现象。这些说明了小岗村这种大包干的模式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自然引起广大热心于三农问题,关注三农的各方面人士的重视。
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自新中国建立以后就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1956年,中国完成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从当年苏联的情况来看,他们搞的是集体农庄。当时,毛主席认为不能照搬苏联模式,不能照本宣科。只能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再一个方面,土地改革以后,农民都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实现了几千年来农民盼望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但是,分田以后,由于农民的家庭情况的不同,一些富裕中农,生产资料比较齐全,而一些贫穷农民或缺耕牛,或缺农具,还有一些家庭严重缺乏劳动力等等问题。因此,分田没多久,农村很快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样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这种农业合作社就应运而生。农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公社这种前所未有的农村经济组织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人民公社这种农村组织模式是农民群众的一个创举,后来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这样很快就在全国推广开来。
但是,人民公社这种集体化模式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效仿,难免会出现一些曲折。比喻吃食堂饭、放卫星这种急躁冒进的现象。后面及时纠正了这一错误做法,后来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农工商全面发展的生产模式。但是,由于要发展国家工业化,根据中国的国情不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侵略掠夺的方式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就只有走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道路。通过20几年的努力,建立起了基本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却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978年冬,小岗村18个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序幕。小岗村地处皖东平原,即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墒情好,自然条件相当优越。是全国极少有的地方(全国山地多而平原丘陵少,人均耕地一亩多)。小岗村有耕地面积1800亩,全村400多人口,人均耕地4.85亩,以前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当时20户人家个个当过队干部。分田单干以后,得到了省市以及全国各地的企业的援助,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没有实现致富的问题。正如小岗村民所说:“我们是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未进富裕门啊。”至于小岗村当年为什么分田单干,小岗村民的说法是:不团结啊。2016年开始,小岗村又开始搞起了集体经济。到2020年已是第四次集体分红。2021年3月,新华社记者以《三连增!小岗村四次分红“述说”小岗生活》的报道。四年来,小岗的人均分红从350元、520元、580元增加到了600元。从此让小岗村再次尝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甜头。
南街村在分田到户的大潮中,1981年,南街村同全国各地一样,也搞了分田到户。分田到户仅两年,村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纠纷,水源争执等等。号称为村里的“老班长”的王宏斌看到这些情况,1984年,召集村干部开会,重新把村民组织起来,开头有一两户不愿意加入村集体,后来看到加入村集体的尝到了甜头。原先不愿意加入集体的人也加入到集体行列来了。
而河北晋州市的周家庄人民公社和南街村又有所不同。周家庄在1982年全国政策性、强迫性解散人民公社的压力之下,周家庄人民公社党委实事求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排除种种干扰,义无反顾地选择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周家庄人民公社6个生产队的万名社员3055户,用勇敢和智慧抵制住了解散人民公社的狂潮,勇敢地摁下了与小岗村截然不同的红手印,强烈要求保留人民公社。
这两个坚持集体化道路的村庄现在都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都属于全国十大富裕村之一。他们坚持的集体化道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这些坚持集体化道路的村子都是有强有力的领导,能最大程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这是能够坚持集体化道路的关键。南街村的王宏斌,周家庄人民公社的雷金河。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好干部,带头人。
第二,全面计划,统筹安排。不管是南街村,还是周家庄,他们都是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就可以节余大量的劳动力。这样把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兴办村办企业。基本实现了农、工、商、贸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解决了劳动力的安排问题,又提高了全村的经济收入。这两个村的机械化程度都很高,兴办的企业也多,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由于他们采取了农工商全面发展的模式,既没有撂荒耕地,又大力发展了村办企业,经济得到了快速提升。(这里就不具体例举他们的经济收入情况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从网上查找)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致力于完善社员们的福利保障。这也是南街村和周家庄人民公社的共同点。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到残疾人补贴、困难补贴等多个方面落实各项福利保障。
而小岗村现在的做法是把村里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小岗村全部土地1.45万亩,现已经有一万亩流转出去了,约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土地流转以后,以外出打工的方式来解决致富的问题。
【小结】小岗村是全国大包干的标杆。南街村、周家庄是在包产到户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典型。这两个方面的典型基本代表了当今中国农业发展道路探索的两种基本模式。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发展模式,都还在继续探索之中。相信在全国农村发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一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方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