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空间”会迅速扩张,仿佛一个黑洞,迅速吸收从国家队中游离出来的资源。这个过程,与当年苏联崩溃以后,大批专家被土共挖过来,推动土共军事技术在短期内爆发大同小异。
根据目前公开的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内民营航天的领头企业“零壹空间”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分为北京、重庆两部分。其中,北京为总部和研发中心,重庆为副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股东包括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出资成立的两江航投和哈工大与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联合成立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主要业务包括:以低成本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微小卫星;超高速飞行器实验服务;相应电子和动力产品配套订制服务。去年,该公司已完成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计划今年上半年试射火箭。
该公司的创立、发展与大环境有关。
本世纪初以来,国有军工企业尤其是航天企业科研人员的待遇迅速提升。主要科研人员的年均实际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在当时处于中高收入阶层。不仅如此,绝大多数单位还有福利分房制度。这些技术人员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近几年来,随着严格控制滥发奖金、福利,这些科研人员的实际收入长期停滞。不仅如此,许多单位取消了福利分房。于是,科研人员队伍人心浮动,许多人萌生退意,开始考虑并尝试跳槽、创业。有SpaceX的榜样,自己的技术和资本结合,搞项目、上市,迅速进入社会上层,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天方夜谭。由于早就拥有多套住房和巨额存款,这些人跳槽、创业,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2016年房价上涨,国有航天企业对老员工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也增加了拥有多套住房的老员工的财富,减少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是,加剧了离职潮。不仅如此,对新一代北航等航天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国有企业除了能解决户口和基本生存,不能解决其他任何问题。许多人进入国有航天企业不过是为了获得北京户口。他们从进入的那一天,就已经决定一旦完成劳动协议,便尽快离开。
可以说,近十几年的待遇的波动,对科研人员前恭后倨,为民营航天提供了人力资源。毕竟,市场经济的时代,各种生活资料都要从社会上购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收入直接挂钩。人应该有理想,但是理想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房价的暴涨简单粗暴地摧毁了很多人的理想。这样的时代,好老板和你谈工资,坏老板和你谈理想。
近年来,货币供应量居高不下,大量货币资本没有合适的投资方向,出现了优质资产荒。大量廉价的资金进入概念性领域,出现了各种高新科技投资热潮,为民营航天提供了资本。
近年来,商业微小卫星市场迅速发展,总规模超过百亿美元,为民营航天提供了市场。
不仅如此,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军民融合”,为民营航天提供了政策支持。过去“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技术人员就是想跳槽出来,也没有对应的政策、资金和平台,现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因为人力资源、资本、市场、政策支持都具备,只需有有能力、有眼光、有人脉的人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
时势造英雄,当条件都具备的时候,自然会有英雄诞生。
所以,在2015年后民营航天蓬勃发展。
考虑到目前人力资源、资本、市场和政策条件,继共享经济和AI之后,民营航天很可能成为近期下一个经济增长的热点。最近两三年,将有可能成为民营航天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两三年后,该领域的主流企业将会基本成型。三至五年后,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破产,残存企业经过大浪淘沙,成为行业巨头,获得垄断利润。
此类公司的前景,关键取决于国家政策。估计,五年之内,严控国企隐性福利、“双创”和“军民融合”政策大规模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五年之后,这些企业很可能已经成为行业巨头,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国家很难对其采取激烈行为,限制其发展。
目前,“零壹空间”可能是最有潜力成为民营航天垄断巨头的公司。重庆两江新区抓住了这个机遇,想在未来的利润中分一杯羹。
今年,如果“零壹空间”的火箭发射成功,那么该公司的身价马上以几何级数增长。那时,就有资格吸引更大的投资者进入。当然,上市也不遥远。届时,重庆两江新区的投资,长期持有也好,抛售套现也好,都是一本万利。当然,长期持有更有利。在此,不得不佩服重庆领导的眼光。
发射火箭这种事情,谁也不敢说百分之百成功。中国、美国、前苏联(俄罗斯),都发生过意外,甚至严重的事故。如果发生意外,该公司的事业难免遭受重大挫折。对重庆两江新区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所以,不论是谁拍板定的这个事情,都需要承担风险。
重庆领导这种“不求无过,但求有功”,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不是一般官僚具备的。相比那些只知道卖地的同僚们,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中字头的央企是国家队的话,现在的“零壹空间”是地方队。
在目前的条件下,从长远看,“零壹空间”这类企业迟早超过国家队。
随着人才流出,国家队难免青黄不接,逐渐凋零。科研人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硕士毕业的学生,进入国家队,成为新队员,经历十多年,丰富了经验,增长了见识,成为技术骨干。然后,因为在北京无法落脚,解决不了住房问题,生活困难,反复权衡之后,选择跳槽了,去“零壹空间”了。
对国家队来说,这自然是损失,但是对“零壹空间”这类企业来说,则是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短期看,这种变化导致的影响不明显。长期看,国家队人才、技术双流失,迟早无以为继。
当然,这种现象不局限于航天领域。土共培养的人才,跳槽出来,为资本服务。剩下的,要么是有理想、不差钱的,要么没本事,没人要的。当然,绝大多数是后者。经过激烈的逆淘汰过程,土共队伍中的人员素质不断下降。最终,人才断档,老一辈凋零以后,后继无人,无法承担重任。这个过程不需要很长10—15年足矣。
反过来,“零壹空间”这类地方队以高待遇吸收人才,择优录取,补充新鲜血液,不断新陈代谢。同时,吸收人才的同时大量吸收国家队的先进技术。
市场经济,劳动力也是商品,也会自由流动。对企业来说,则是优胜劣汰,市场无情。对国家来说……算了,不说了……
一旦今年年中,“零壹空间”成功发射火箭,马上就会迈上新平台。那时可以获得更多资金,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零壹空间”会迅速扩张,仿佛一个黑洞,迅速吸收从国家队中游离出来的资源。这个过程,与当年苏联崩溃以后,大批专家被土共挖过来,推动土共军事技术在短期内爆发大同小异。
那时,“零壹空间”是否会成立子公司,把触角伸向其他国防制造领域,不得而知。不出意外,很可能会这样。或迟或早,随着国家队的没落和“零壹空间”这类公司的崛起,民营军工企业会成为中国国防工业的主力军。
“零壹空间”这类公司是否会成为中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这种可能完全存在。当然,这类公司能否高效整合央企流失的现有资源,需要拭目以待。
不过,最关键的是上面的想法,是否想培育中国的民营的军企联合体。军企联合体的好处,是军用技术很容易转化为民用,民用产品可以分摊研发高精尖军事技术的成本。缺点就是民营军工企业为了利润,推动军备竞赛和战争。
“零壹空间”这类企业会走向何方,目前不得而知。至少在目前的五年之内,这类企业会蓬勃发展。
目前看,“零壹空间”领先于其他对手。这并不是说,“零壹空间”一定会笑在最后,成为航天巨头,甚至军工巨头。须知,要成为巨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其中必然有若干道关,随便那一道关,都可能导致公司分裂、战略决策错误……最终造成公司衰落。但是,除非国家政策出现剧烈调整,否则在目前的环境下,民营航天将迅猛发展是毫无疑问的。国家队失其鹿,民营群雄共逐之。目前看,国家队的衰落是大势所趋,最终鹿死谁手,还不好说。不过,虽然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曹氏,但是司马氏与曹氏有极深的渊源。
进一步考虑,谁将是“零壹空间”这类企业最大的投资者?不出意外的话,是BATJ。拥有大量现金,四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两位马大叔,自然不会错过民营航天这个风口。现在看,两位大叔,控制的与其说是互联网资本,不如说是金融资本。当然,如果“零壹空间”这类民营企业向其他军工行业扩张的话,两位马大数的手,也会伸进军工行业。
所以,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归根到底,是两位马大叔的。当然,也许还包括强东大叔。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