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认为人的情志是由五脏中的精气变化而产生,继而提出了情志相胜理论,即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对于医术,笔者完全是外行,这里尝试从思维本身的角度理解情志相胜理论,并提出一些扩展应用,以供行家们参考。
情绪是思维的产物,所谓“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首先,一帆风顺,心情愉悦。其次,出现变故,惊恐万分。第三,心情稍稳,仔细思量。第四,找到原因,发力解决。第五,解决问题,伤感得失。思维的起落点似乎可以不一样,当然那就是另一种思维过程了,这是个人选择。
情志相胜理论目前的运用,似乎是治疗一些心理疾病,避免情绪郁结,也就所谓以情胜情。可是从思维角度考虑,有时人们也需要保持某种情绪状态,比如学习时候需要“思”,睡觉时需要“喜”,行动时需要“悲”等等。特定的情绪对于自己会有加成作用,所以情志相胜理论的运用,也应该包括保持某一情绪状态。
个人认为直接进入某一情绪状态,所能产生的情绪力量并不多,最好是能在前面一个状态酝酿一下,再利用情志相胜的规律,将情绪转化过来。比如进入“思”的状态前,可以先以“恐”来积蓄下情绪力量。甚至可以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再在落到“思”,这样似乎更利于稳固自己的情绪。(hjz)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