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热评

杨百胜:重新看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兼论方方日记

字号+作者:杨百胜 来源:红歌会网 2020-05-27 14:4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关于方方坐在家里写日记,我认为也没有什么问题,在疫情严重存在的情况下,也只能坐在家里写,她还能够怎么样去写呢?出去就可能遇到生命的危险,所以是可以'...

  关于方方坐在家里写日记,我认为也没有什么问题,在疫情严重存在的情况下,也只能坐在家里写,她还能够怎么样去写呢?出去就可能遇到生命的危险,所以是可以原谅的。坐在家里也可以汇集各方面的信息材料,然后进行自己的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日记、小说、纪实,甚至于思想体系和观念作品,都是没有问题的,方方的问题是道听途说的东西必须严格验证,没有验证的东西就不要轻易发布出来,在这一点上,方方没有做到,比如那个一地手机的问题,梁护士被她提前送终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不是问题,只要事后你勇敢承认并加以改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人难免犯错误,犯错误了能够改正也是好同志。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一棍子打死这是极左的做法,对于革命事业的危害是很大的,甚至于超过了极右对于革命事业的危害。WuH品论天涯网

  有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放到复杂多元,造假严重的当代和眼下,我认为就不一定准确了。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毕竟我们每一个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每天各种消息和新闻纷至沓来、目不暇接,如何准确分辨这些东西才显得更重要。同样的见闻,同样的信息资料,同样的情报,为什么有人能够作出非常准确的判断,甚至于形成预见,而多数人会判断失误(如炒股票,少数人发财,多数人亏本)呢?为什么我们在高考时,写语文作文,面对同样的材料,有人能够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甚至于满分作文,而很多同学成绩平平呢?区别在于每一个人的知识(直接和间接知识)和见识(阅历)不同,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悟不同,诉诸笔端,有人能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千万言,一挥而就,而很多人就困难重重,无法下笔,而只能粗制滥造呢?WuH品论天涯网

  人生活在几个世界里?或者说,作为一种存在,人有几个世界?在波普的理论中,人存在三个世界: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三个世界,或可以自由游走于在三个世界中。形式上,三个世界是可以贯通并不断转换的。客观知识世界如同物理世界通往精神世界的走廊。相比较,物理世界是最小的。客观知识世界有多大,打开的精神世界就有多大。没有走廊连接,那两间屋子便形如堆放杂物的仓库。WuH品论天涯网

  总之,我认为,直接知识(实践经验)和间接知识(他人的直接经验)都应该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其中,我们一生中涉及到的间接知识更多,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每个人所储备的知识绝大多数是间接知识而不是直接知识。WuH品论天涯网

  2020-05-27于武汉武昌Wu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