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已经在风口浪尖飘荡了近一年的中国中药协会被民政部断崖式降级,也算是对中医药行业的一次警醒吧!正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时间回到两年前的2018年4月,“鸿茅药酒事件”引爆舆情。事情概述:2017年12月19日广东一名叫谭秦东的医生在网上发表文章《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随后,鸿茅药酒生产企业以其损害商品名誉为由向当地警方报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察市凉城县警方对谭某实施了跨省抓捕。2018年4月17日,谭秦东被取保候审,走出了凉城县看守所。这一事件在2018年4月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全社会的持续关注。
如今,“鸿茅药酒事件”的影响还有余温。
2020年9月9日,民政部网站发布《民政部关于降低23家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的公告》,其中,中国中药协会的评估等级由4A级降为2A级,成为23家社会组织中,唯一一家被降了两级的社会组织。
中国中药协会已经创建20年,且是经民政部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领导批示成立的,是中医药行业国家级层面的权威社会组织。
如今被连降2级,与鸿茅药酒息息相关。
在2018年4月,鸿茅药酒事件引爆舆情后,很多相关事情随之被公之于众。
鸿茅药酒在之前的十余年,因为其采取了狂轰滥炸式的广告,“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喝鸿茅药酒,做五好老人,心脑好、筋骨好、胃口好、排尿好、睡眠好”等各类广告,给公众造成了一种错误认知:即人人都可以喝,什么病都能治。
但是,事实上,鸿茅药酒是拥有“国药准字Z15020795”批准文号的药品,它不是包治百病的保健食品,当然也绝对不是广东医生谭秦东文中的“毒药”。但鸿茅药酒错在长期打保健食品的擦边球,强调其保健效果,却弱化其药品属性,这种行为应属于过度宣传,容易误导用药者。
此外,有媒体报道,自2009年以来,鸿茅药酒广告已先后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达2630次。尽管如此,鸿茅药酒依然活跃在各大电视平台上,2016年中国电视广告投放额排名的榜单上,鸿茅药酒位列第一,金额达到150.8亿,超过排名第二的品牌陈李济56亿之多,可见其广告力度之大。
必须要说的是,对于鸿茅药酒本身,它是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它能够流传至今,一定是有很好的功效的。但是其企业为追求利润,夸大宣传,用“包治百病”化身“神药”的行为却定是不可取的,违背了药品的本质,也违背了医药行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基本原则。
经历此风波的鸿茅药酒,在2018年4月21日,从国家品牌计划官网上消失了。
然而,1年半以后的2019年12月21日,在中国中药协会与中鸿兴(北京)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2019中国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鸿茅药业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2018年度中国中药行业社会责任明星企业”荣誉称号,同时,鸿茅药酒的副总裁还获评“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
这个奖项在中药行业的分量不低,而鸿茅药业在2018年度曾深陷社会负面事件,这个奖项的获得一经报道便再次引起社会质疑,甚至有媒体指出“鸿茅药酒获奖是对社会的冒犯”。那么,中国中药协会为何会犯“糊涂”,是不是被“灌醉了”?
后经民政部查明,表彰活动中,中国中药协会共收取费用84.9万,支出64.171万,违法所得20.729万。且此次表彰未设评比标准和评选程序,仅根据《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载明的相关企业情况,由中鸿兴公司提出获奖名单,以中国中药协会名义颁发了获奖证书和牌匾。
这样的评选和表彰似乎过于儿戏了,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反而将公平公正、社会价值置于了一个较为次要的位置,奖项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变得徒有其表了。
虽然,在2019年的12月26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致歉函,表示在发布《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把关不严,在表彰环节出现了争议较大的入选企业和个人,引发公众批评。并表示决定撤销本次表彰,纠正错误,规范管理。
但负面影响已经造成,难逃责罚。
2020年1月20日,民政部发布公告,表示对中国中药协会作出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20余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依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将中国中药协会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
此番在民政部的评估中,中国中药协会被连降两级,失去了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以及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奖励的机会,处罚不可谓不重。
纵观整个事件,不管是鸿茅药业的夸大宣传,还是中国中药协会的“玩忽职守”,都是“利”字当头反受其害,给整个中医药事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今,中医药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仍要传承中医精髓,坚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准则。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