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一年,封城事件不断,最近又有《河北新增4例本土确诊13例无症状感染者 石家庄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嘿!静下来再思,似乎哪儿不对劲?由非常事件导致社会处于非常状态,是否可用“战时状态”?
这无法一律,要看情况的:由军事政治集团(比如国家间)冲突导致的战争行为使社会处于非常态,我以为可以用“战时状态”(或“战争状态”),其他情况可以用“紧急状态”或类似词汇。由军事政治集团冲突所导致与其他事件导致的社会失态,他给予人们心理冲击是完全两类性质,各类处置措施在人们心灵运行留下的轨迹和痕迹,以及处置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于是乎也有必要在语言上予以区分,这应当可以理解的。
这并非来自一个超然的规定,而是来自人们心灵的“不约而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再用文字标记而已。任何社会复杂、历史漫长、语言丰富的民族都有类似情况,都会将两类不同的社会失态用不同的语言去记述,用不同的文字去标记。因为“心灵的不约而同”然后用法律去固化他。
然而违背“心灵的不约而同”这是经常发生,经常可见的,他是各种缘由造成的――最大的缘由也许是文辞能力不足。与社会演变过程关系也很大,我曾写过一个情况:我们这代人(50、60、70)熟悉一种语言“工业战线”、“农业战线”、“文艺战线”、“体育文卫战线”…,“战线”满天飞,今天已很少见了,逐渐淡出人们的语言,大都被“领域”这个词取代或直接就省去,形如“工业”、“农业”、“体育文卫”;在必须强调他的封闭性、界属性的语境下才用。这与我们的社会变迁有关:中国经历过1949年的巨大社会变迁,社会被巨大撕扯形成过两大集团,战斗、流血和集团对抗处处留下痕迹,“战线”就是其中之一。社会恢复常态后,语言的惯性仍将持续一段时期,比如人员归籍后仍会将原来单位中使用的语言带到新场所。
可能还与人们某种“心灵需求”有关,比如“工业战线”、“农业战线”很少听到了,可“文艺战线”还时不时飘入我们的耳朵。不知我说的有没有根据,好在我们现在网络统计工具发达,不难证明的。我猜“文艺”事关人们的心灵活动,而心灵世界充满冲突斗争,这种潜意识下将“文艺”看作战场,反而不觉得“文艺战线”有什么不妥。文艺发达的两宋人被金人打得满地找牙,也许这个经历,“文艺”与“武事”的格外关联反而见怪不怪,皇权与梨园的黏着关系久有传统,成了我们一大文化特征,这或许也是个原因;文艺与黑社会的奇特关联(比如香港、韩国、日本等地),也许又一大原因。这些都与某种“心灵需求”有关。
前几日关于中国外交是否“战狼”的争论,中外媒体互不相让,外国人一再咬定中国外交“战狼”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再批驳。我看中国外交是最最羊兔的,何以给外人留下“战狼”的印象?其实这是个语言陷阱。中国外交以及诸多方面受文艺青年影响较大,不仅文艺青年遍布各行各业――他们似乎比其他青年更容易走上领导岗位,所使用的语言更受各类文艺作品影响,比如《战狼Ⅱ》就是前几年一部上座率很高的电影,这个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外交确实应该警惕!不能过于“文艺”了》。
我看还可能为加强某种“气势”、“气场”、“语言气势”、“威权”、“威势”,或诸如此类有关,这多半与某领导在场有关。多年前有一条搜狐新闻《广州战区数起演习作假事件公开 旅长被就地免职》,还是底色加黑的,我曾为此写过一篇《“就地枪决”有,什么叫“就地免职”呀!!!》。我猜想这篇文章的作者为加重语气,模仿“就地枪决”的用词就用上了“就地免职”;事实上我国干部处罚规章中并无“就地免职”这条,需要免职的话要经过必要的程序,提请、批准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军队,再权威的领导他也没法将犯错的下属随便免职的。
×××××××××××××××××××××××××××××××××××××××
今天我看到《河北新增4例本土确诊13例无症状感染者 石家庄宣布进入战时状态》这篇通讯稿,忽然想起这件事,“战时状态”似乎用词不妥。什么原因呢?
文辞能力稍逊?与社会演变过程有关的语言惯性?某种神秘的“心理需要”?文艺青年的语言习惯?某领导在场有关的加强“气场”、“威势”需要?
在我的词汇库中似乎“紧急状态”更恰当。事实上内地播发的境外消息,经常使用的也是“紧急状态”这个词汇,比如美国某州新冠病毒原因而进入“紧急状态”。这肯定是中英文翻译上的对等需要,但他们自己的语言肯定也应该是对应的。“紧急状态”还可以划分若干等级,给予命名比如红色、黄色、蓝色。更周到些,不同等级还可对应不同标识,比如日本对红色、黄色、蓝色不同等级的台风,就在相关场所悬挂相应的灯笼。
语言是心灵的反映,是心灵世界的外化;为何“就地枪决”就会联想到“就地免职”? 为何选择“战时状态”而不是“紧急状态”?为何“战线”满天飞?这些固然与词汇贫乏有关,与中国社会特殊进程有关,我看更与人的心灵活动有关,与某种强权心灵有关,与强权和文艺的奇怪结合有关,与“嚣”、“凶”、“戾”、“枭”之气有关;其中一些文艺感特强的人,我看他们大可穿越到两宋,被金人暴打一通再穿越回来。
这是心灵世界的真实反映,绝非一两个词汇问题。近代传教士来华时经常有“华人怯战”的描述,似乎与他们曾经开疆扩土的祖先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种族,我看绝大部分并无恶意,而是描述贼准确(比如罗素等人),所谓“强横”只是流于文艺和文辞间,近来外国人说中国外交过于“战狼”,我看他们把错脉(或者故意把错脉);中国外交过于文艺,将《战狼Ⅱ》或其他文艺作品中的词汇用到外交场合,外国人故意误读罢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