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初的时候说,《跨过鸭绿江》早在一月份就大有预定全年剧王的趋势,看来我草率了。《觉醒年代》这部戏真的很用心,我看资料写的从2018年就开始筹备拍摄了,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确实肉眼可见地制作精良。相比而言《跨过鸭绿江》就显得有点赶工了,虽然也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但估计是中美贸易战之后文艺口才全速快马加鞭制作,确实不少地方赶工痕迹明显。《觉醒年代》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几处戏,比如毛泽东、鲁迅出场,陶然亭观雪,辫子军进城,都做到了艺术性、思想性与观赏性俱佳。
来看下面这段戏:
点击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FSm7jG28T350f5ci-A2qw
青年毛泽东出场的气氛烘托的太足了,这就是影像表达的魅力,往往能够传递文字边界意外的体验与情感。看了下面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联想?用西方的说法叫救世主降生,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叫圣人出世,用日漫的说法叫天降猛男。这一段铺陈手法,从影像到配乐再到内涵都真的下功夫了。
众生都在躲雨,而他在看着众生。
再来看鲁迅先生,每个大佬的出场都仿佛叠满了buff:
点击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FSm7jG28T350f5ci-A2qw
这部戏用心就在这些地方:开头士兵们唱的小曲,有它也行,没它也不影响“人血馒头”的主题表达;但是加上去了,就说明功课做到位了,细节丰富更耐看了,表达的情感与内涵更饱满了。这一段戏里,砍头的、围观的、起哄的、蘸人血馒头的——总而言之这些麻木的、愚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们一一被展现了出来,一些台词如“这刀不如戊戌年间的快了”更是点睛之笔。已经把鲁迅《药》中的文字跃然于大屏幕上,演活了。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鲁迅,《药》。看一看文字,再看一看上面那段视频,可以体会到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法的魅力。
《觉醒年代》讲的是袁世凯复辟后到军阀混战这一段历史。虽然推翻了大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国家依然积贫积弱,袁世凯和张勋两次复辟,帝国主义依然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国家出路在什么地方?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当时每一个仁人志士都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看网上有些评论说,觉得台词有点尴尬,都是什么群情激奋的口号,演员有点用力过猛。这就是当代年轻人过得日子太好了,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那一段岁月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耻辱感。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社会上,普遍引发大家正义感的事情都是什么呢?就近期来说,比如拼多多员工过劳死,比如印度人在西南边境挑衅伤害我军战士,比如英美政客在疫情期间对我们的种种污蔑。但是那个年代民众们天天听见的新闻都是什么:今天割了几块地,昨天赔了多少款,洋人大使又用治外法权包庇杀人犯,又有几个省军阀争地盘开展了,昨晚一场雪,前门楼子下又收了几十具冻死的尸体……
你要生活在那个年代中,你要是不天天的义愤填膺,天天的紧张迷茫与焦虑,天天把救亡图存、思考民族的出路当成头等要务,只能说明你接受的现代教育失败了。所以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否则就只能像《三体》中生活在繁荣年代的人类,不能理解执剑人罗辑为何如此紧张、随时保持战斗状态一样了。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就是当时的局势。而写这首诗的陈天华,刚过完三十岁的生日就在日本跳海自杀,抗议日本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并试图用自己的死唤醒同胞。
正是当年那种绝望与压抑的局势,才逼出了一群为民族、为国家而战斗的“天降猛人”。所以一定要从历史的视角、历史的态度去看这部戏,这才能感受到作品背后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才能体会到那些历史人物心潮澎湃的感情。茨威格有一部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而那一段历史则是近代中华民族的“群星闪耀时”——无数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立场的仁人志士们,为了“救亡图存”四个大字,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才智、青春甚至生命,这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一段岁月啊。
说完了背景知识,再来谈谈这部《觉醒年代》的最大亮点。第一,艺术性很高,有七八层楼那么高。从文章开头两段视频大家已经能感受到了,再来看这一段张勋复辟的段落:
点击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FSm7jG28T350f5ci-A2qw
一个盲人乞丐,和一个小孩,这不就是迷茫、贫弱、无助的广大中国人民的化身吗?他们被迫冲进逆行中的、带着鞭子的军阀部队,这个象征意义太明显了不用我说了。这一段运镜、剪辑都非常可圈可点。尤其是配乐,凄厉的二胡声、鼓点一般的军队步伐声再配上BGM,可谓一气呵成。很少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高水准的配乐了。
第二,对于历史的考据非常讲究。剧中许多对话、演讲都是于史有载的原文,一些演绎也比较符合人物性格。
关于这部戏的历史考证,随便说一个细节——这段历史终于被拨乱反正了:《觉醒年代》中明确提到了,毛泽东当年在日记里写下的原话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可以说这段历史一直以来的被打上的“小补丁”终于被扯掉了。
其实通过查阅五六十年代的文献,一直以来的描述都是: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见下图),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段话就被似乎很不经意地改为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以至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熟知的都是后面这一版本。甚至在不是电视剧而是在历史纪录片中——如2003年纪念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诗人毛泽东》中,就沿用了“与天斗”这种说法。
这种改造历史的补丁看似“不经意”,但其实饱含深意,无非就是想把毛泽东塑造成一个不理智、冲动、攻击性的形象,言下之意:你看他从小就想着“与人斗”,所以他晚年……改写历史需要两根柱子,通过某些群体支持以恒的“努力”,确实有一些“成效”。然而人间正道是沧桑,被颠倒的历史终究要被正过来。
当然,如果真非要吹毛求疵,我提出一个小问题,就是剧中人物的衣服都没有补丁,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即便到了建国后,毛主席也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接见外宾,周总理在重要场合也会特意去选“补丁打得不显眼”的衣服,一方面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另一方面那时候确实艰苦。于史有载,李大钊这样经常接济穷人的“燕赵慷慨之士”,常年穿的衣服都是打满了补丁。这部戏中所展示的体力工人、黄包车夫、校工、苦大兵们的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明显是缺少历史的质感。
另外还有一点,所有历史人物除了辜鸿铭,似乎都默认设定成“不吸烟”的了。当时别说那些大贤了,就是学生都是普遍抽烟的(此处cue到润之),尤其是像鲁迅先生这种“重度烟民”,你让他写稿的时候不烟雾缭绕宛若仙境一下,就没内味是不是。当然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健康观念也在进步,如果制作方有充足的顾虑让他们不抽烟,那就不抽烟吧,也是小问题。
还有一个不是瑕疵的问题,就是那些演劳动者的演员都太“丰满”了,演不出常年饿肚子的人那种感觉,我们来看几张民国老照片,都是选的大城市,也不是饥荒时期,就是非常普通的日常街拍,里面民众面貌是这样的:
这个确实是真的,但是也没有办法,饿过肚子的人面貌风气就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是新社会,上哪找那么多饿着肚子的人来演戏呢?我们可以通过详细的历史考据,通过全面的服装、道具、化妆、特效去复原那个年代,但是唯独找不到一群饿着肚子的群演,这可能就是那个“觉醒年代”的意义吧,他们的义愤填膺与热血沸腾,换来了我们当今许多人难以理解他们那种激情与奉献,换来了我们找不到挨饿的人来演戏了。
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钢产量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而他在一年前也说过“我们要好好干五十年,把工业建起来,要有美国那样多的钢铁”——于是乎这两句话变成了著名的“赶英超美”,一直以来被当做自不量力而被嘲笑的典范。晚年毛泽东依然心心念着国家钢产量的问题,一次大病之后,毛泽东说:“我刚才去见马克思了,但是马克思说你们国家的钢产量还没超过英国,你还不能死,于是我又回来了。”
然而没有人会去留意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口号的本意是“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五十年超过美国”——15年后的1973年,英国钢产量2665万吨,中国产量2522万吨,“赶英”目标基本完成;等到了“超美”口号提出五十年后的2007年,中国钢产量已经接近5亿吨,是美国的5倍有余。只是我们已经不会去在意这个数字了,就像我们不会再去在意农田水利建设、血吸虫病、文盲问题、肺结核和鼠疫、大国的核威胁等等————在我等后辈的时代中能够坦然忘却的,却是你们前辈们所最心心所念的,这恐怕是给革命者最大的慰藉吧。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