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魔都再一次出圈了,满屏都是对上海速度和迪士尼烟火的赞叹之声。
的确,10月31日晚,3万人烟花之下的紧急核酸检测,加上面向全市的紧急排查,值得赞美。
只是,这样的数万人规模的紧急检测,并不是上海首创。
比如,成都去年12月份的疫情,就是检测跟着流调走逐渐扩大范围的,最终的检测,也就覆盖了成华区一个较小区域和郫都区全区(含被托管的高新西区)。其中,只有中高风险的几个小片区在封控时段内保持高频度的检测。
本来么,“精准”防控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得有清晰的传播线,并且得是病例在传播的早期就被发现。
否则,如七八月间南京-扬州那一波、最近西北旅游团这一波,早已经扩散至全国多个省市,而在局地已经形成相对复杂的传播链的情形下,局地只能作全员检测,以期早日将确诊病例及其密接给筛查出来。
奈何,有些人硬是要将魔都给“神话”,并且还是用踩其它小地方的方式。
然而,江西铅山只出现一例病例,就紧急阻断交通,当地有关部门被外地网友骂的时候,当地人却说还好,理解这种临时性的管控。
有居民做了上百次核酸的瑞丽纵然难,群众虽然也有各种牢骚和怨气,但大多数人面对地老鼠般不时冒出的确诊,对严格防控的措施还是理解的,发声也仅仅是希望外界能有更多的关心,希望当地能对某些不合理的细节做些调整——与缅甸为邻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彻底放开,会面临怎样的灾难性后果。
这种拉踩,值得让人深思。
文中列出了四大原因解释为什么2400万人口的大魔都会井然有序,而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却晕头转向。
这四大原因是:无序社交少、家庭交往半径短、基层运行严密、外国信息多而广。
看到这里笔者忍不住笑了。
要说这四条,今年以来历经软性封城、地处边境的瑞丽可是一条都没拉下啊。
可为什么千难万难的瑞丽就成了某些人口中的负面呢?
其实,10月31日夜的魔都,不只是烟花绽放的迪士尼。
在那些地方,其实就不见得那么好了。这是微博网友“史老柒”当晚在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的真实经历:
忙,乱,队伍长都可以理解。
但在这样缺乏防护、人挤人的环境下检测,只能是去赌,赌队伍里没有确诊病例。但凡有一例,就必然会在周边造成传播。
这足以表明,当基层组织力量不足的时候,烟火照不到的地方,国际大都市,其实也和其它小城市一样。
这还是三甲医院数量在全国排第二,每千人医生数、每千人床位数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魔都,在国内钞能力极强的魔都。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天水,哪怕是甘肃第二大城市,但在省会兰州的处境更为严峻的情况下,只能硬抗,全员核酸检测都是紧急抽调卫校的学生去做的。
其实,紧急情况下动用医学生做检测,全国不止一个地方都是这么做过。
此前,在武汉前线战斗过的不止一名医生都表达过这不太合适,因为正常来说,三级防护对没啥经验的新手而言,要确保不出问题,至少需要一周的培训时间,但是就是因为没人,又不得不上,所以只能是理解和心疼这些小师弟小师妹们,眼看着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挑起防控的大梁。
他们不去,又谁去呢?
而这一次不是大专生、不是本科生,而是卫校生,就相当于高中生,然后目前为止,卫校已经有7名孩子感染了——这是让人颇为痛心的事。
天水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的主任因此双双被免职。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那篇文章,恐怕更能清楚他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文中,对第四点“外国信息多而广”的具体解释:
在国际上,反正原来严格防控的新加坡、韩国,最近都先后躺平了;放开对工厂的管控,工人马上逃回乡下老家的越南,他们是看不上的;而这些人更加重视的英美则从来未站起来过,任由病毒肆孽。
说得很清楚,“谈冠色变”,都是选择性的传播信息,自己吓自己的;国外的真实处境,魔都人自能通过自己在国外的人际关系了解。
这其实就说,还是得以国外为样板,学会共存,反正也不是啥大事——也正是如此,见过世面的魔都人才会对核酸检测,“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
他们只看得到国外的躺平策略,以此佐证自己“不过是大号流感”的观点,却看不到国外民众的无奈、焦虑与想逃而不得。
看得出来,这是“不规范写作”的拥趸。
只是“不规范写作”,在7月底用南京试水“承压测试”,鼓吹“共存”后,沉寂二十天也终于改口,彻底、全面地支持动态清零了。
当然了,不只篇首提及的那篇文章,这其实是某些精英的共识:
这就有意思了,他们看起来是夸赞魔都的“精准防控”,暗地里打下的楔子却是要向西方一样“共存”。
本来么,由于境外的防控不利,我们不得不做好长期防控,打持久战、打小歼灭战的准备,硬是被他们生生给拗成了应该与病毒长期共存。
边境小城瑞丽难了快一年了,国内大范围的散发也变得频繁起来,而国际上原来选择斗争的那几个也先后投降,眼看着还在一线坚决与病毒做斗争的差不多就剩我们自己了。
这是战略相持的艰难时刻。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全国一盘棋,越需要保持足够的定力,对共存论有足够的警惕。
否则,一旦国门洞开,以我们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床位数,整个医疗体系和社会秩序都有可能会随之而崩。
要知道,去年武汉和湖北和可是举全国之力才扛过来的啊。
在病毒未明显的变异为低传播率或低毒之前,"动态清零"依然是最有效、最负责任的做法。
战略相持的艰难时刻,对“共存论”要尤为警惕。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