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乔良,应该算是个知名学者了。他的这篇文章(《美国混乱背后:这是写世界格局最透彻的雄文!》),我两年前就批判过。今年又开始在网上转发,吹得天响。乔教授,你如果是个严肃的学者,至少要修改一下文章中的“硬伤”:
文章的这句话:“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
我上次写文章时,已经指出过你的硬伤:戴高乐1969年4月,宣布停止执行共和国总统职权,隐居科龙贝。1970年11月9日,在科龙贝病逝。注意,一个1970年11月就去世的政治家,不可能1971年8月还作出决策!其他专业一些的错误或许可以商榷,但是,史实性的硬伤,反复发表,又吹得那么高,却不加修改。这个,研究问题的态度极不严肃,是不能原谅的。
正文:
楔子
2019年2月19、20两日,一篇名为《这是一篇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最透彻的宏文》的文章,被热点时事经典美文、湘东鹰派、无极人走四方、WPR、军事论坛、楼市侠客行、军情第一线、掌上供应链、威欧斯等公众号转发。编者介绍说,“此文是中国著名军旅作家,空军少将,军事理论家,乔良将军所做。对全球局势高屋建瓴,解析了世界几大经济体的前世今生,读完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值得多看几遍(原文有删减)。”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应该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工作者写的文章,文章缺乏最基本的国际关系、经济金融知识,逻辑上破绽百出,完全谈不上什么“高屋建瓴”,不知道谁读了这种文章会“茅塞顿开”,我却觉得文章事实不清、逻辑不明,不可容忍、不可原谅。作者对基本历史史实的了解掌握及思考问题的能力,约略相当于一个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应该不是著名军事学者乔良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只会让人越来越糊涂,怎么可能让人“茅塞顿开”!
现将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经济金融史作以简要整理,供大家批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质上是全世界的大国抢夺世界经济金融主导权的战争,也是世界主要大国抢占塑造世界市场、抢占世界市场的战争,对世界经济金融主导权、世界市场的抢占,以控制世界贸易、控制定价结算权、控制世界各国商品链的塑造为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全世界自殖民时代以来,所有新旧殖民主义争夺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全世界市场资源的占有,争夺的办法,有军事占领、政治统治、思想文化侵略等。为了控制全世界经济金融主导权、最大限度地控制世界市场,各新旧殖民主义大国提出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控制理论,诸如制陆权(地缘政治)、制空权、制海权、制信息权、制资源权、制天权、制电磁权、制气权(环境、碳排放)、制金融权、制科技权、制媒体权、制网络权、制科研权,还有制贸易权、制规则权、制思想权、制文化权、制话语权、制道义权、制舆论权、制教育权等等,其目的就在于控制全世界世界,即制市场权。这些所谓制权,有些已经尽人皆知、非常著名,有些还不那么突出,还有些制这权制那权,笔者也无法全部列举。应该看到,新旧殖民主义都是帝国主义,都是为了维护扩大其殖民统治,根本没有考虑全世界人民包括其本国人民的利益,方法论上属于机械唯物主义。所以,他们的制这权制那权,都是术而不是道。剥削阶级立场的反动性,决定着他们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不敢依赖人民群众、更不敢相信人民群众,他们必然欺骗、压制人民群众、必然千方百计与人民群众为敌,这决定着其思维方法的机械性、肤浅性和片面性,这就决定着他们思维是二流的,提出的所谓战略必然是二流的、破绽百出的,当遇到马克思主义之后,这些思维的缺陷就完全暴露出来,在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反击下,他们必然节节败退。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过程、结束前及结束后,相关的大国都在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保住或者扩大本国资本集团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份额,加深控制程度。美国华尔街财团因为隔岸观火,参与战争较晚,在究竟是和苏联联合、英国联合,还是和德国联合方面,美国人从控制战后世界经济金融、构建自己市场范围的角度,对这场战争及何时、采取何种对策介入,进行了长期的思考观察。最终,美国人决定抛弃英国人、德国人,而和苏联人联合瓜分世界市场,控制全世界经济,塑造其主导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美国人要联合苏联而抛弃英国,我想并不是因为苏联在战争显露出潜力强大。恰恰相反,当时的英国虽然本土遭到重创,但其殖民体系还在,就所控制的领土、资源、人口、地理范围来看,其实力和潜力或许不比苏联小多少,甚至如果战后能够恢复其“日不落”殖民体系,那么,其实力,在机械资产阶级机械唯物主义者眼中,甚至比苏联强大得多。美国人之所以选择实力相对小的苏联、抛弃实力潜力相对较大的英国作为安排战后世界市场的合作伙伴,恰是因为英国的殖民体系太大、苏联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的世界体系。因为,英国的这些殖民地,在美国人看来,恰是其瓜分的对象。英殖民者也算是怀璧其罪。
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人在布雷顿森林开会,安排其盟国之间经济金融关系,以期形成自己主导的市场体系,形成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历史史实乔良的文章讲得很明白。乔良先生的毛病在于: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不是个世界体系,而是个局部的经济金融体系,准确地说,是美国主导和控制的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体,范围上只包括西欧、北美、拉美、日本、南朝鲜、旧中国等地方。作为美国今后的冷战对头、也是战略合伙人,苏联此时也安排了自己的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当然,也是局部的,即社会主义阵营体系。二、即使是在北大西洋公约体系之内,美国对盟国的霸权,也还仅仅是一定程度上的经济金融控制,并非如今天对中国这样的为所欲为。三、即使美元是其体系内的通用货币,但是,因为各国货币均和美元挂钩、而美元和美国存储的黄金挂钩,那么,美国的金融控制权就受到了其黄金储量的限制,还不能随意“购买世界”,更不敢“量化宽松”随便印钱。总之,美元还远远不是什么“世界货币”。乔良先生把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成是“世界体系”,这是不可容忍的错误。此其一。
其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把蒋介石的旧中国纳入了美国的殖民控制之下。但是,出乎美苏英法等国意料的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取得解放战争迅速而彻底的胜利,把代表美国利益的蒋介石官僚买办集团赶到了台湾岛上。新中国采取“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的对外经济金融政策,中国,这片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居然死里逃生,取得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独立自主,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文化主权、经济主权、金融主权、市场主权。尔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再接再厉,又出乎全世界意料地决策出兵朝鲜并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此后,中国开始“一化三改”,大力发展工业。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坚定地支持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建立了第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苏联的修正主义阵营体系,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占尽上风,所向无敌,把美国、苏联打得手忙脚乱、节节败退,控制、瓜分世界市场的企图,几乎完全落空。甚至,到19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即美国的殖民体系瓦解,美元信誉扫地,美元霸权不复存在,连欧洲的乞丐都不愿意接受美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近乎瓦解。忽视中国、忽视第三世界集团的壮大,作为一个著名的理论工作者,犯如此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此其二。
乔良先生在论述二战以来美元霸权时,完全忽视了美苏之间的配合、斗争,忽视了苏联的存在,忽视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及第三世界经济集团的存在及其巨大优势,忽视了美元霸权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时的终结。此其三。
当然,乔良先生也看不到,终结第一次美元霸权的领导力量,其实,就是中国,下文将分析论证。
据此三个重大缺陷,我判断此文的作者要么对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冷战史没有了解,或者虽然有了解,但是,在考虑世界经济金融沿革、考虑美国霸权兴衰时,没有考虑进去。如果是不了解战后世界历史史,那是知识量太少的问题,如果是了解这段历史而在思考美国霸权兴衰时没有考虑进去,那是思维能力不够的问题。
从二战结束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人建立自己的市场体系(带有殖民地性质),主要地还不是依赖金融霸权,而是依赖军事霸权和经济生产能力。相信美国人不是不想依赖金融建立自己的霸权,可惜,美国人走错了路子,布雷顿森林体系里美元与黄金挂钩、体系内各国货币再和美元挂钩,这种国际货币关系,还是有些公平性的。因为有苏联及后来的新中国这两个重大竞争对手存在,美国人如果对自己的盟友不够公平,那是很容易为苏联、中国所剩的。这个公平意味着,美元不但不是世界货币,甚至也不是布雷顿体系内的唯一结算货币——尽管美国人感觉自己的占世界黄金储备80%的黄金使之有资格把美元当作体系内的通用货币,美国基本上不能随意操纵布雷顿体系之内的各国间的货币汇率。黄金本位本身,就意味着美元是个有限货币。其实,货币,如果真的想稳定,都必须有自己的“锚”,而“锚”必然对金融构成限制以维护其信用,所以,所有的货币都应该是有限的。黄金这个锚的存在,意味着美国人的金融霸权梦必然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贸易逆差的剧增而破灭。
记得为美国人设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人叫怀特,是苏联间谍,看来,斯大林还有怀特等苏联人,对国际经济、金融、货币、贸易的理解,远远高明于华尔街财团的草包们,说明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家,眼光、思维远远高于资本主义的专家学者。当时的美国专家,居然看不出怀特方案的陷阱。
不过,话也说回来,怀特方案虽然让美国的金融霸权无法建立,但也推迟美元金融对美国工业体系的侵蚀、缓解了侵蚀程度,使美国保留了较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军事工业、高技术工业,为上世纪80年代美国再次称霸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
联合国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烂组织,安理会五常中的任何两常、三常,都曾经联合行动以对付另外的三常、两常。但是,一个国家同时对付另外四常的事,只有新中国经历过。当然,毛主席擅长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它们,让它们无法在遏制中国上形成完全的联盟。
应该看出,关于二战以后世界经济金融市场的瓜分,美苏英法甚至包括中国在内,既有斗争,又有配合,其中以中国与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最为激烈、最为明显、影响最大,也是战后世界历史的主线。请一定注意,战后世界历史的主线,不是冷战,而是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与美苏为代表的第一世界的斗争。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才是战后世界历史的主角,美国、苏联,是第一配角。
为了打击英法等旧殖民主义国家及日本,遏制新中国等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斗争又配合的关系。配合,以从英法等旧殖民主义国家手中取得殖民地;斗争,在于从英法等旧殖民主义手中抢出亚非拉美等地殖民地之后,如何瓜分。统言之,美苏关系是表面上斗争、暗地里配合;具体问题上斗争、宏观问题上配合;表面上斗争,在于用对方的强大吓唬自己的盟友以便巩固本阵营的团结,暗地里配合,以便从盟友那里取得市场控制权。
美苏这种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的做法,我相信英法中等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邱吉尔、戴高乐等人,甚至是朝鲜、越南还有亚洲非洲其他国家的革命领袖,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中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人物,都应该是明白的,只是因为他们面临的情况、立场、思维能力问题,采取的办法有的高明、有的愚蠢而已。高明愚蠢的分野在于,是否维护了或者尽量维护、扩大、巩固本国在经济、金融、市场上的独立自主,即经济主权(独立完备的工农业生产科研体系并不断发展)、市场主权(本国市场保护)、金融主权(本国货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发行权、定价权、结算权),还有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控制能力,形成自己主导的相对独立的世界经济金融体系。
战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本国建立了自己的工农业和科研体系,金融并未资本化,金融业完整独立但并不如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发达”,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准确地说,社会主义对于金融业资本化、赢利化是坚决排斥的。所以,苏联建立、巩固自己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办法主要是工业援助和利用工业援助相要挟。就是说,在工业援助之时,苏联是留一手的,并未把全部本事都交给自己援助的国家使之有了独立自主的工业能力。这样,就可以通过工业援助的办法控制自己的盟友。
也请注意,工业化,是当时全世界所有新兴国家的梦想,苏联以工业化诱饵,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美国人的办法是金融输出、经济控制,也是形成自己主导的产业链之类,让各国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以便加以控制。
当然,军事援助,美苏中法英等国都在用。
新中国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工业、农业、科研先天不足,如果按照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物质基础或者说综合实力、综合国力的角度看,新中国完全不具备从美苏霸权之下死里逃生的可能,其命运只能是作为其中一个大国的殖民地存在,或者一分为二、为三、为更多。
天幸的是,中国人的领袖是毛主席,他是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中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个马列主义政党,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组成的。共产党毛主席的特殊之处在于,凡事,他们并不从物质基础、综合国力、综合实力看,不采取机械唯物主义的办法,而是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办法。这个办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力性,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动力,愚公移山、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和传统文化的人定胜天非常相似,所以,如果那些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弟子们,能讲一下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道理,我是非常赞同的。只不过,他们从来不讲这样的道理、从来都是绕开这些道理,所以,我说他们对传统文化要么并不理解,要么是打着弘扬传统文化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他们这些弘扬传统文化的口是心非、不学无术的家伙,我要骂他们,见一个批一个、见一回批一回,绝不留情、决不姑息。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者,才是传统文化的批判者、改造者和继承者,才有资格对传统文化进行解释。
新中国刚一建立,做的第一件事是确立自己的外次原则:“一边倒”“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简单地说,凡是1840年以来,满清时期、民国期间、蒋介石时期,中国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条约,一概废除!这就切断了帝国主义通过投资、合资、企业、商品输出等方式形成的对中国经济金融主权的侵略和控制,中国人民经109年的革命斗争,终于恢复了自己的经济主权、市场主权、金融主权。如果说毛主席是伟大的经济家,那么,“三原则”的确立和实行,是其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的最伟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强大的根基和前提。
“另起炉灶”原则涉及蒋介石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当然也在废除之列。但是,考虑到中苏关系情况特殊,毛主席亲自赴莫斯科谈判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大事,中国损失于苏联的经济主权、领土主权,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标志,被毛主席收回。当然,此时还仅是纸面上的收回,真正收回要等到中国人民经过抗美援朝的重大考验才变成事实。
老实说,自从抗日战争胜利时起,美苏两个准备控制全世界经济的大国,并没有打算“给予”也从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发展壮大问题,我们中国的发展壮大也不能指望任何外国“给予”而只能靠我们自己的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美苏想到的是如何联合起来,把中国这片旧殖民地瓜而分之,这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确定了。出乎美苏及蒋介石意料的是,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决定出兵东北、迅速打败蒋介石、跨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等连续胜利,完全打乱了美苏两国瓜分中国的步伐,让他们针对中国的所有计划都失败了,但,遏制中国的图谋并不因为其屡次失败而放弃。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以后,中苏关系迎来“蜜月”,其实是苏联对中国的策略发生了变化:此前和美苏联合瓜分的策略,演变为美国对中国的全面封锁、苏联对中国的工业输出以便将中国纳入其经济体系之内,控制中国经济、市场和金融。但是,毛主席及时察觉了苏联的图谋,自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中国顶住同时来自美苏印等国的压力,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和党内右的干扰,重新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道路。
中国在加强本国经济建设的同时,在国际上,在美苏的战略夹缝中,无私而坚定地支持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和全世界人民一起,在亚非拉美等被殖民国家地区挫败了美苏英法等势力的殖民企图,为中国经济打开了国际视野、拓展了国际舞台,奠定了联合西欧、斗争美苏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基础。
三
在美国对中国全面封锁、禁运时,中国大力开拓国际贸易空间,打开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
1951年中国成立对外贸易二司,1952年8月成立对外贸易部,负责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叶季壮任首任部长。1952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为团长、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为副团长的25人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国际贸易会议,和英国、法国、西德、日本人讨论开展贸易问题。南汉宸的讲话非常好,不忍割舍,特录如下:“必须在世界和平的条件下,推广国际贸易,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改善世界人民的生活条件。”指出,美国对苏联、中国与各人民民主国家实施封建和禁运,增加了他们的困难。因此,封锁与禁运是荒谬和愚蠢的。不论有无外交关系,都完全可以建立同样的平等与互利的国际关系,包括“促使美国政府取消封建与禁动的措施,以恢复中美贸易的努力,是完全正当的,中国人民对于这种努力,愿意寄予希望。”
不要忘记了,参加这次会议的英法两国,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在反击他们的侵略,中国的援越抗法战争也在进行。
这次会议上,中国首先同英国达成了贸易协定。英国方面要求中国大量购买英国的纺织品。中方提出,纺织品可以买,但说明必须同时买化学品和五金,而且英国要输入中国的农产品,实际是打破美国的封锁和禁运。双方很快达成以货易货的贸易协定,交换数额为双方各1000万英镑(按当时外汇比价折合2800万美元)。这个贸易协定,用捷克代表团的说法,“是大会的原子弹”。
讲到中英开展的这次贸易,我想提醒的是,中方的谈判技巧多么高超灵活。
这次会议期间,中国与西欧11国达成了进出口总额为22373万美元的贸易。这次贸易中,中国是有定价权的,是双方商定价格。国际贸易中,定价权就在于双方商定而不是一方独断;二是这次贸易不是以美元结算,而是易货贸易,这说明美元对欧洲、中国的霸权,是极有限的,并未控制那么多结算、定价权。
莫斯科经济会议,是苏联、法国倡导的,英国、日本等国家参加,这表明,即使是布雷顿体系内的国家,对于美国的经济金融控制,也同样反对。这次会议,也是苏联、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禁运及资本主义阵营的一次进攻性贸易行动。会议表明,美国的布雷顿体系没有太多效果。
这次会议及下文提到中国1957年开始的广交会,充分表明,新中国并不存在所谓“闭关锁国”问题,那么,为什么就有那么一批人要制造新中国闭关锁国的谣言呢?是谁给新中国制造了这种“罪名”?是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的官僚买办资本势力,他们的目的当然不在于让中国推动独立自主的外贸,而是以“闭关锁国”“经济崩溃边缘”为借口,内外勾结诱使中国接受帝国主义的金融资本输出,即“引进外资、出口创汇、开放金融、开放市场、美元结算、储备美元”等,放弃经济主权、市场主权、金融主权,为其资本侵略中国、俘虏中国企业、殖民中国经济打开突破口。
上世纪50年代,随着抗美援朝、援越抗法等斗争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立即着手开展以“一化三改”为主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不久,赫鲁晓夫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全面否定斯大林,出现背叛马列主义的苗头。但对华大规模工业援助仍然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的实力及独立自主性的增强,引起了美苏两强对本阵营控制力的担心。
50年代末,美苏勾结,企图打击中英法等国的发展,启动了“联合主宰”世界、瓜分世界市场的新计划。世界国际关系面临新一轮激变。这一轮激变,为中国走出美苏冷战阴影,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建立自己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战略机会,毛主席极其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世界的传播,新中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美被殖民民族和人民的独立解放的斗争志气和胜利信心,各种反殖反帝斗争风起云涌。美苏中英法都看到了这种势不可挡的革命趋势,不得不附和这种趋势,但因为立场不同,采取的政略完全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收获的果实也完全不同。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苏联合反对英、法、以(色列)三国联合侵略埃及叙利亚、企图继续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行动。
1960年,美苏联合在联合国大会上,联合搞了个《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强迫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给予殖民地独立地位。同年,比利时殖民地刚果(金)独立,立即迎来国内战争和美苏联合主导的国际维和行动,也是冷战期间发生在非洲的唯一一场维和行动。
针对中国、法国,美苏约定,美国负责阻止法国研发原子弹;苏联负责阻止中国研制原子弹。苏联撕毁苏中条约、撤回专家、恶化两国关系、中国“九评”也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些事件,充分体现了美苏两国之间的不留痕迹的战略配合,简直和演双簧一样。
美苏联合主宰世界,使得中国和英法找到了共同利益,美苏越是联合,中国和英法甚至日本、西德的共同语言越多。整个60、70年代,就是美苏联合与中英法联合的斗争,主席称作“两个第三世界”“一条线一大片”。
(待续)
【文/吴铭,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