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拾光小贝
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用在毛泽东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毛泽东的父亲原本希望他好好学习如何做生意,将来能够成为自己的助手,也就是成材了。
那时候的毛泽东志不在此,他非常喜欢读书,平时打理贩米小生意,帮母亲做些农活之外,只要有时间就要读书。
毛泽东读私塾的时候,对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烂熟于心。也非常喜欢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时常幻想着自己也能像这些英雄豪杰一样拯黎民于水火,哪里不平哪里有我。
熟读传统经典,在毛泽东的内心里埋下了一颗胸怀天下的种子。直到他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当今中国所面对的弊端和种种问题,如果我中华青年不能奋起有为,国将不国。
环视着列强几乎把中国瓜分殆尽,国家所面临的巨大危难,动荡的社会似乎要爆发各种危机和前所未有的变革,当此危急存亡之际,怎能偏安一隅,怎能畏首不前。
毛泽东说,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焉有不能动者?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能说出如此深刻的言语,可见毛泽东在日后所尊崇的人民路线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源于刻苦的学习传统文化和关注政治、生活得来的。
毛泽东不顾父亲的反对,决定到更宽广的世界去看看,留下了一首《呈父亲》,以示决心之坚毅。
毛泽东的志向跟父亲对他的期盼虽然出入较大,父子之间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是毛泽东从他父亲身上学到了勤奋勇敢、坚韧不拔、刚毅果决、持之以恒、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这些品质几乎影响了毛泽东整个人生轨迹。
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是位善良的妇女,作为文天祥的后人,母亲身上的正气始终影响着毛泽东,造就了毛泽东遇到任何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
深受父母优良品格的传承,受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的熏陶,以及面对现实中国的忧虑和抱负,毛泽东产生了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也造就了不断探索正确的救国救民道路的决心和勇气。
毛泽东在省城求学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生活费都用来买书,毛泽东对知识的渴望超乎常人。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求学的时候,由于班里有不少豪绅子弟,对于从韶山来的毛泽东带有明显的歧视。
毛泽东的班主任说,凡我学堂学子,没有富贵贫贱之分,惟有才智人品之高下。班主任这种一视同仁的精神,也深刻影响了毛泽东。
为了不拖后腿,毛泽东更加奋发图强。早年熟读传统典籍的求学经历,让毛泽东练就了一手好文采,学习上的出类拔萃,传统经典的底蕴和飞扬的文墨,造就了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在那个时代,会写文章就会受到拥戴和尊敬,更不必说像毛泽东这种胸怀远大抱负的青年人。
那段时间,毛泽东虽然在学堂求学,也没有中止关心社会和政治。无论是康梁的主张还是孙中山的宗旨,都给毛泽东带来思想上的巨大冲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通过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的联合,影响了毛泽东日后实事求是看待问题的品质。
那个时候的毛泽东常常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比如《救国图存论》、《徙木立信论》等,这些文章都得到了老师和学者的肯定。
后来在一师求学,毛泽东遇到了一位重要的老师,杨昌济。
毛泽东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埋下了一颗胸怀天下的心,通过在东山学堂的学习,认识了更广阔的的世界。
通过在一师的学习,受杨昌济的影响下,毛泽东把自己的格局和视野看的更高了。杨昌济影响了毛泽东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时代风云变幻及其背后发展的因素,以一种全局观和联系的思维,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毛泽东曾经说,但凡天下之物,只有知其理,才可益穷之。圣人之所以通达天地,知晓未来,皆因抓住了事物的本源。
之所以毛泽东能预判二十年内中日必有一战,之所以能预判中日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速亡论和速胜论,也是通过当年学习所收获的洞悉力。
这也就不难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能够一次次的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和军队,都是毛泽东当年学习文化所造就的洞察力。
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很多人可能会选择躺平,也有些人选择当汉奸走狗,有人迷惘而绝望,有人幻灭而沦丧,也有人在危机中始终把握着国运的命脉,这样的人就是毛泽东。
时局虽乱,但是治乱盛衰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命数和规律。乱到极致就会走向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在冲突和矛盾中层层拨开时代跳动的脉搏,如何在乱世中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发掘一个人无限的潜能。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唯有不断的奋争、前进,才能走在时代的潮头。所谓乱世造英雄,此之谓也。
人才是世间最可宝贵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青年人更要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唯有奋斗二字。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杨昌济还常常鼓励毛泽东要有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本事,这才是真英雄。人一旦有了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即便是遇到困难,也能够力挽颓势,造端宏大。
这样的品质,造就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期间,即便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境地,始终保持乐观和不骄不躁的平常心,始终能从危局之中寻找出正确的道路,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林彪说红旗还能扛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他当年求学时期最宝贵的所得。
毛泽东说,年轻人要想大有长进,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知晓天下万事万物。
这就是毛泽东始终刻苦学习的奥秘,也是毛泽东在以后革命道路和国家建设道路上的深层推动力。
这所有的一切,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片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志存高远,福泽华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