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经常会看到 “公知” 一词,其负面评价极多。通常,一带而过,不做更多关注。
然而,在如今的媒体信息中,“公知”的信息,不见少去,却在增加。“公知”这现象,它如同早些年满大街的狗皮膏药小广告那样,非常难以消除。可以肯定,即便大众们有心助城管们一臂之力,也不可能达到“速战速决”的效果。
应该说,“公知”问题,它的存在,及它的难以轻易“退去”,或不易,不能轻易地将其减少,那些环境保护部门也必定是深有体会的。毕竟,卫生达标的压力是不小的。责任单位嘛,还是需要考核的。通常,这个常理,大众们是知晓的,所以大众们常有帮助环保部门声讨一下的举止,这也是自然的。
( 张忠召将军 论“公知 ” )
没有想到,空闲到网上浏览,又偶然看到网民们跟文史学者刘继兴先生在互动探讨“公知”问题,于是做了一些对“公知”问题的联想。
笔者认为:——其实,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中,就有“公知”了。只是,那时的“公知”,没有现在的“公知”更突出,更明显,更具“公知”艳色。应该说:厚脸皮,不要脸,无耻,诡辩,极端精致主义,没有正义公正之心(——某时假如有,那也是为了更好伪装“公知”面目),钱奴,卖国(公开,或偷偷的),包括经常违背“公知”应有的基础常识的知识,常说些不如大众们低学历的真知灼见,在遭到大众批驳之后怒跳叫骂,等等现象,都是“公知”所具有的外表,及内在的,所具有的东西,或色彩,或标志。
“公知”,它的形象,大约不会离上述特征很远,正确地说,至少是经常可以在它们的身上看到。尽管大众们某时,某地,某个时间段,某个空间的局部中,不会看到“公知”的全部特征。
( “公知” 讲坛漫画 )
如果,研究起来,应该可以看到,在当今,有一部分“公知”们,他们是不愿意自己列入这个队伍当中的,尽管他们已经在做“公知”的事。至于,这种“不愿意进入”的情形,是真,还是假,这只有让大众们去分辨了。
关于“公知”的画像,如果按照上述的大致描述,不知可以达到几分?当然,欠缺,不够丰满,这是自然的,毕竟更多的大众们的意见,或观点,与描述,必定会让“公知”的形象更完全,更饱满,更具有特征的色彩度,亮丽度。
那么,就让大众们多多补充吧!
阿蔡 写于2022年元月15日晚22点18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