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跟疫情有关的两个事儿。
先说现状,据官方发布:3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52例。
其中,本土病例1860例。而再其中,吉林1456例:长春市1044例、吉林市393例、四平市11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7例、白城市1例。
第一个事儿就是跟吉林有关。
据凤凰新闻转自健康界的报道,吉林一位叫小婉君的女孩因为急性喉炎,在2022年3月11日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人民医院就医,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以进行下一步治疗时,永远地离开了父母。
就是图片中这位可爱的小姑娘。
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显示:小婉君的直接死亡原因为「呼吸、心跳骤停」,引起疾病为「急性喉炎」。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红日说:“在我近20年的儿科从医经历中,只遇到过1起因喉炎导致的死亡病例。
李红日还说,喉炎的致死率很低,只要治疗及时,患儿预后都很良好。
既然喉炎并非一个会轻易夺走儿童生命的严重疾病,那么小婉君为何会遭此不幸?
报道显示,患儿家属将责任指向了「医院推诿就医」上,认为接诊医生机械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对患儿的治疗不及时,造成病情恶化。
据接诊的农安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也向健康界承认,自己看过患儿诊疗的监控录像之后认为,整个接诊过程的时间,「的确过长」。
他表示,患儿救治资料已封存,希望能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家属和解。
媒体报道的事发过程是这样的:
3月8日,家住农安县龙王乡某村的小婉君感觉不太舒服、嗓子有点痒,还有点喘气,于是她的妈妈江女士带着女儿到乡里的诊所看病。
医生诊断,小婉君患有喉炎,当天给打了消炎针,并且做了雾化治疗。第二天,小婉君又去诊所做了雾化,但没有打针。
3月10日,据吉林省卫健委通报,3月9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65例,全省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79例。那是本轮吉林省本土疫情以来,吉林省首次日增本地确诊病例过百。
3月10日,因疫情严重,诊所接到通知「不能接诊」,医生便让小婉君的家人带她去大医院就诊,并且叮嘱:「这个病不严重,但是得赶快去,如果耽误了,是很危险的。」
3月11日下午,小婉君父亲刘先生、母亲江女士、奶奶宫女士,带着小婉君一行4人,前往农安县人民医院就诊。
当天14时21分,一家人到达医院后,先挂了儿科急诊。据江女士表述,儿科大夫诊断小婉君患有喉炎,便对患儿及家属说,喉炎儿科管不了,得去隔壁五官科。
14时27分,一家人又去到五官科就诊,五官科大夫也确认患儿所患疾病是喉炎。据宫女士表述,五官科大夫没有提出诊治措施,要求患儿及家属等待。
江女士说,她及家属考虑到自己家住农村,离医院较远,如果孩子回去后病情出现变化,疫情期间来回折腾太过麻烦,便向医生请求办理住院。
医生随即同意住院,并按照住院规定,要求提供患儿及陪护人员的核酸检测报告。
3月9日,长春市2022年第1场(总第2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宣布,3月9日至10日,长春市将进行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因此,宫女士及儿子、儿媳已于3月9日下午17时左右在农安县龙王乡做过核酸检测,但截至3月11日下午,他们通过手机查询相关页面,显示检测结果还未出。
而小婉君并未做过核酸检测。医生要求4人都要做核酸检测,给开了检测单,需要到离医院步行5、6分钟距离的一处彩钢房做核酸检测,2小时出结果,核酸检测费用40元/人。
据该院一篇发布于2020年5月的新闻通稿显示,该院是吉林省第一家可做核酸检测的县级医院。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等候时间,抗体和核酸,只选择其中一样进行检测,结果呈阴性即可入院,最快50分钟出结果,和去长春检测相比可减少1-2天时间。其他门诊就诊患者不需要做核酸检测。
14时45分,宫女士一行进入彩钢房做检测,14时57分结束。
她们又回到医院4楼五官科。据宫女士回忆,医生当时还特地叮嘱:办理好手续之后,可以去3楼的过渡病房,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中间多次周折后,直到15时28分,此时,小婉君已表现出明显不舒服的迹象。
据宫女士回忆,家属问病房护士说,因为孩子难受,能不能先开点药、打针缓解一下症状?
护士说,这是过渡病房,是给大人打针的,孩子打针得去4楼。
家人只好再去4楼,找到之前看诊的五官科大夫,要求给孩子打针。医生说:你核酸报告没出来,你得上1楼过渡病房打针。
于是又回到1楼过渡病房。但护士表示不知道该给小婉君用什么药,因为这边是给大人打针的。
小婉君还是打不成针,她们只好带着小婉君又上到4楼找五官科大夫。
这次五官科大夫同意给孩子打针,也找了一位女性大夫来对接。
一行人再次回到过渡病房。正准备打吊瓶时,病房医生摸到孩子有点发热,于是给量了体温,37.8℃。
据宫女士回忆,医生说:发烧不能打针,你得上发热门诊。
这时候,小婉君已经非常难受,跟母亲江女士说道:「妈妈,我不舒服,我不想走。」
宫女士见状,便对医生说:能不能先给孩子把针打上,我们几个大人去发热门诊?
据江女士回忆,医生说,按照规定,孩子不能留。
于是,宫女士和小婉君的爸爸再次抱着她去发热门诊。一路上,小婉君一直喊:「奶奶,我难受,难受。」
报道显示,去发热门诊路上,要经过一处小玻璃房,这里离过渡病房大概50米。
到达玻璃房后,护士要求量体温。宫女士表示之前已在过渡病房量过体温,37.8℃,能不能先给孩子打针,孩子太难受了。
据宫女士回忆,护士说: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得走流程。护士测温发现,女童体温仍为37.8℃。
测完温之后,护士领着宫女士一行穿过一条小通道,从后门进到发热门诊。宫女士抬头一看,才明白发热门诊就是之前做核酸的彩钢房。
据宫女士回忆,与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一番沟通后,发热门诊的医生让家属带着孩子回过渡病房打针,并且给了一份签字盖章的说明。
从过渡病房到小玻璃房,再到发热门诊,再回过渡病房,整个过程大概耗时15分钟。
16时38分,她们回到过渡病房,小婉君跟江女士说:「妈妈,我想喝水。」
江女士想到女儿还没打吊瓶,便说:咱先不喝水。
小婉君又说:「妈妈,我想上厕所。」
于是江女士便抱着女儿去厕所,裤子还没脱完,小婉君便突发呼吸不顺,脸色惨白。
宫女士在外面听到厕所里情况不对,赶紧冲进来,抱着孩子冲到大厅,喊医生急救。当时是16时40分。
这场抢救,据签字记录显示,有8名医护人员参与。据急诊科急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显示,由过渡病房送入急诊科时,小婉君已无意识,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放大,颜面口唇紫绀,颈动脉无搏动,脉搏测不到。
16时50分,医生宣布小婉君已无生命体征,「经会诊后,患者已临床死亡」。
宫女士无法接受,抱着孩子持续拍打其背部时,听到孩子肚子里传出两声「咕咕声」,同时发现小婉君面部紫绀有所减轻。
「瞅着脸色,就跟正常小孩睡觉了似的。」宫女士回忆道,于是,她及家属要求医生继续抢救。
医生继续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经过约1小时抢救,患儿仍未恢复意识,无自主呼吸,心电图呈等电位线。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患儿已临床死亡,家属要求放弃治疗,抢救结束。
17时46分,医生宣布小婉君临床死亡。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显示:直接死亡原因为「呼吸、心跳骤停」,引起疾病为「急性喉炎」,发病致死亡的大概间隔时间为「约5分钟」。
资料显示,农安县人民医院有74年历史,坐落于松辽平原腹地农安县城,这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2014年农安县人民医院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和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
3月14日,农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雪东对健康界表示,自己看过患儿诊疗的监控录像之后,个人认为,整个接诊过程的时间,「的确过长」。
据王雪东透露,因为疫情来势凶猛,五官科基本上不收治病人,就开好药方,让患儿到过渡病房去打针,而因为患儿发热,过渡病房不敢打,提出患儿需要先到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等结果出来以后,再回来打针。
事发后,医院跟患儿家属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通过医调委双方进行调解,如果医院的工作存在疏漏,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另一个是走法律途径,就是患儿家属到法院去起诉医院。
不知道你们看完过程心情是怎样的,但是我很心痛,很心痛。
说完一个很心痛的,再说一个让人很愤怒的事儿。
今天,一篇《回不了燕郊的家,又不让返回北京...》的文章瞬间刷屏了。
文章说的什么呢?
原来是几个在北京工作住在燕郊的几个小姑娘,因为燕郊的【防疫政策】,禁进禁出,不给进燕郊。
她们想返回北京,因为有弹窗+从燕郊进京,不给进京。
所以只能被困在北京——燕郊这座桥上,上不去下不来。
发文章求助的时候已经被困了6个多小时。小姑娘说:我离家只有2公里,却像隔了一条银河。
总之她们折腾了很久很久,仍旧没人管她们。
过程是这样的:
7:27
打了一夜刚刚终于打通了电话,居委会说,不管。
我说,那我就在桥上过吗?
“那您自己想办法。”
7:36
打通了街道办的电话。
质问我为什么要出燕郊工作。
我问不工作我怎么活?
对方质问为什么其他人都可以不工作可以居家只有你不可以?
我无语,我也想知道我,为什么,需要工作。
讲着讲着他生气道“去了北京你又为什么要回来?”
我说,我健康宝弹窗了。
他嗤笑:现在不怕耽误工作了?
7:59
再次拨通了110。
询问如果没有人管,我是不是要冻死在桥上?今天晚上零下3度。
110又报给其他电话,说他们管不了。
我质疑现在不是防疫问题,是民生问题,我现在要活不下去了。
110机械却夹杂着愤怒回答他们解决不了。
我要求出警,对方表示出不了。
我气上心头,吼道“是不是我杀人了你们就出警????”
对方挂断电话。
小姑娘在文章说:我理解并服从所有防疫规定,但是制定规定和实行规定的人并没有作为一个【人】去思考问题。他们只知道——“你不可以进燕郊”“你不可以进北京”,那我该去哪里?我能去哪里?
哪怕,他们在路边支个能遮风的棚子。哪怕,看到小姑娘冻的趴在路边时,招呼人家上车坐会儿。我都不会在今夜,如此失望透顶。
没有人喜欢双城生活,没有人夜里十一二点才能回家是故意找麻烦,没有人冒着严峻疫情形势去工作是有的选。但在他们的心里,你似乎只是——添麻烦。
刚刚我们注意到,这篇文章已经自行删除。
好了,事儿说完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