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搜索——核酸检测阳性标准最新政策,有——品读健康信息——有《中国防疫政策首次重大调整!核酸检测标准调整!隔离政策调整!》内容如下: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对我国防疫政策首次作出重大调整。
《方案》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1.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收入定点医院,避免造成医疗机构床位紧张。
2.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修改,由核酸检测阴性改为核酸检测Ct值≥35。
3.出院后隔离14天改为7天居家健康检测。
4.核酸检测Ct值大于35时,不算作核酸阳性。
其中两条比较引人关注:1.核酸Ct值大于35不再算作阳性;2.轻型患者不用住院。
核酸Ct值是什么?
核酸检测“Ct值”:Ct值是阈值循环数(Thresholdcycle),也写作Cq值,荧光信号大于荧光阈值时PCR循环数。
简单地说,Ct值代表人体内病毒含量的多少。判断新冠核酸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的标准,看的是Ct值的大小。
Ct值的数值越大,代表病毒含量较少,传染力就越弱;Ct值的数值越小,代表病毒含量较大,传染力就越强。也就是说,Ct值的数值与病毒含量、传染力成反比。CT值越高,就越安全。
我国一直采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Ct值>40,核酸阴性;Ct值<40,核酸阳性。这次的《方案》中,将Ct值从40降低到35。也就是,Ct值>35,核酸检测就是阴性,不再是确诊病例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核酸检测阳性的标准下调了。
张文宏——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的解读:
张文宏说: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发布的最科学、最合理的一版诊疗方案。
张文宏说: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张文宏说: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
张文宏说: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
向张文宏请教几个问题:
你说“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发布的最科学、最合理的—版诊疗方案。”那以前的1-8版诊疗方案就是不够科学也不够合理啦?方案最基本的改变就是:由核酸检测阴性改为核酸检测Ct值≥40,改为>35。出院后隔离14天改为7天居家健康检测。.核酸检测Ct值大于35时,不算作核酸阳性。也就是说以前的核酸检测阳性标准Ct值≥40是既不那么科学也不那么合理。可是就是你说的这个不够科学也不够合理的核酸检测阳性标准却保障了中国实现了动态清零,保障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稳定发展。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核酸检测阳性标准Ct值≥35(一直就是),就是科学、合理的标准。请问为什么美国现在感染总数达到了8000多万,死亡逼近100万?与核酸检测阳性标准定在35有没有直接关系?
你说“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 几乎没有传染性,到底有还是没有传染性?几乎没有那还是有传染性,科学来不得半点几乎,必须准确,拿数据说话。
核酸检测阳性标准Ct值≥40,降低到35。请问:核酸检测Ct值40——35之间的人,以前是归为阳性,要隔离治疗。现在变成了阴性。这部分人肯定是病毒携带者,可是他现在变成了阴性,不是他携带的病毒被消灭了,是阳性标准降低了他就变成了阴性。他既然是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正常生活,就是他可以到处活动,那他携带的病毒就不播散吗?吉林、长春、上海感染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全员核酸检测中没有被封控、隔离的人群总能发现无症状感染人群,与这些因为降低核酸检测阳性标准,变成阴性的感染人群是否有直接关系?
任何标准的改变必然引发系统的变化,标准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符合国情的标准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标准。不能说与美国的(那怕是国际标准)标准一致了就是最科学、最合理了?不能搞洋奴哲学。
降低核酸检测阳性标准这是天大的事情,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搞不好我国的防疫会前功尽弃,吉林省、上海市疫情苗头不对,有肆虐蔓延的可能。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