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民粹主义右翼崛起及特朗普重返白宫,国际政治正式开启了新的格局。这表明全球新右翼浪潮进入新阶段,它已成为最具影响的重要政治力量。这是自二战以来民族民粹主义首次取得全球性影响,预示着国际冲突很可能进入到非理性阶段及世界性重大政治危机的到来。面对这样的大变局,有必要提高警觉。事关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对此进行理性的分析、解释非常必要。
然而,主流舆论倾向于以表面的和孤立的方式看待这一新动向。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将特朗普的回归视为美国的战略收缩和美国政治的内部撕裂。这是一种肤浅和危险的看法,是完全被新闻和对方的宣传牵着鼻子走。民族主义主张本国本民族利益而具有离散性或孤立主义倾向,但在欧美,基于文化历史的同根同源、经济政治的紧密联系及共同的国际对手,它们很容易实现重整与联合。笔者曾分析和预测欧美新右翼的崛起及战略前景,认为乌克兰战争最为吊诡的现象是俄罗斯没有向左转,而是俄民族主义意识急剧升腾,这反而很可能促成俄罗斯回归欧洲,从而给中国的能源安全等问题造成重大威胁。[1] 国内政治方面,美国民主党加速政治激进化,强力推动全球颠覆活动,甚至史无前例地挑衅核大国。另一方面,特朗普与MAGA运动实际上成功改造了美国传统共和党。左右翼相互呼应,将原有的左人权右生意的拉拢模式变成了左直拳右摆拳的对决姿态。这种政治的结构性转变颇具欺骗性,分裂仅仅是表象,联合攻击才是实质。
欧洲情况更隐晦一些,新右翼似乎着眼于自我保存,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外部兴趣。这仅仅表明它们的国际政治的追随地位。但历史教训提醒人们,民族主义主导型政治的高度不稳定。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党(Nazi)在悄悄清除内部左翼人士后,迅速调转枪口攻击苏联。如果说希特勒和纳粹的表演十分成功,以至于今天也无法给予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那么,今天这一特别的意识形态则要明朗许多。乌克兰十多年来政治局势的演变充分展示了自由民主意识形态与新纳粹间的勾连与合作关系。实际上左右翼的激进化就是一种全面社会动员和极限聚能的形式,当超级大国呈现如此态势,世界很可能离灾难就不远了。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左翼政治的直接竞争者。整体而言,东方世界的民族主义兴起与社会主义理念模糊化几乎是同一过程,这进一步削弱了人们政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为应对当下状况,东方大国需要将战略上的底线思维提升为常态思维。但情况恰恰相反,人们似乎被新近的成就所陶醉,沉浸于对经济竞赛的盲信与乐观氛围中。
旧的游戏将终止,中美对抗并进入新冷战几乎是必然,这是由美国统治集团的宗教愿景和已被历史证明的征服意志决定的。将中美竞争归结为大国利益之争是一个陷阱式话术,利益之争常常可以以妥协解决,越是现代化场景,妥协的可能性越大。但人类历史的重要节点很大程度是由信念和意志创造的。两千年前,基督教捣毁了罗马帝国的城墙;20世纪,诞生了红色的苏联,然后半个世界幻出了光彩。因此,合理推断,即使当下主导世界的国际垄断集团最终愿意妥协,那至少是经过长期冷战对抗后不得不接受的结果。事实上,诸多信息表明,它已认识到这一历史节点,要么对方认输,要么对决。从东方世界整体看,东方大国的处境恐不比50年前更好。尽管独领风骚,但也身处孤境。她需要在不同的竞赛规则下证明自己,展示战斗意志、寻找价值之锚与主义的真谛,如此才能令世人信服并追随。这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真实素描。
冷战的关键字是战,而战即意味着以自身代价换取对方的认输和死亡,此时经济计算让位于战略博弈,故那种认为美国依赖中国产业链而不敢脱钩的说法是荒谬的。从实际动作看,美国利用关税大棒等手段驱使中资出海,也可视为重建产业链的举措,它用声东击西的方式悄悄做着准备。另一方面,西方垄断集团娴熟地操弄两面派手法,在俄精英默许和配合下,西方棒打俄罗斯击碎俄民众的自信心后,右翼正准备递上胡萝卜。如此看来,中国面临重大节点可能仅有几年时间,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面对愈发紧迫的重大危机,战略预警应全面升级,底线思维须常备化。
事实上,由于北方大国即便是最困难之时也拒绝左转,这已经蕴含重大讯息。中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以免在风云突变下张皇失措而被击垮或错失生机。因此,我们强烈主张迅速启动瓦罕走廊建设,并借此连通阿富汗和伊朗乃至伊拉克。中国需要与这几个伊斯兰国家建立稳固战略同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外部威胁,在为它们提供安全保障并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缓解自身的资源安全隐忧。现有的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奠基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战略设计,它并不能应对极端形势。瓦罕走廊则代表一条生命路,它也像一根定海神针,同时向两翼护佑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没有这一支撑则一带一路很容易受国际形势左右。为了国际使命和自身安全,中国在必要时需要展示和发挥大国的实力,强势确保一个稳定的地缘政治与安全的地缘环境。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可以保障瓦罕走廊免于敌对势力破坏并顺利运行。
2021年后,阿富汗塔利班赢得并稳固了政权,它事实上已成为阿富汗人民的合法代表。随着塔利班全面禁毒以及禁止其他组织从事威胁邻国的活动,有关联合国早年对塔利班个人和组织的制裁已不再构成发展中阿两国关系的障碍。中国接受阿富汗临时政府派遣新任驻华大使并向中国国家领导人递交国书,这不仅是务实的也是理性的做法。但实际来看,阻碍两国发展经贸关系乃至深度合作的因素依然存在。双方都有合作的客观需求,却囿于观念上的隔阂难以推进。[2]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值得思考。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东方大国精英的危机意识淡漠,相当多的舆论则有故意怂恿盲目乐观情绪之嫌。这削弱了底线思维,迟滞了相应的战略安排。
另一个因素则更为深刻,那就是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存在问题。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本本出发,脱离真实世界,因而普遍理所当然地将社会主义理解为一种进步主义,准确说,是比所谓的资本主义更为激进的进步主义。正统社会主义模式在社会进步方面确实一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样的认知与保守的伊斯兰文化存在着巨大的沟壑,如我们以现代人权观念向对方提出我们认为非常自然的要求,就可能被视为文化上的冒犯。即使彼此奉行务实策略,实际也难以弥补心理上的隔阂。事实上,进步主义的自我认知也给国内事务造成矛盾和麻烦。如主流学界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笔者认为,强调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从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完全把它用来解释现实和指导未来可能存疑。人民民主是正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理念,它侧重于强调一套完整的集体主义社会和经济系统,政治文化上则体现为必要时的群众集体行动(大民主)。中国改革开放后,上述制度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政治、经济运行理念转向传统主义。这种新型社会主义体制成绩斐然,但无论用西方民主还是人民民主或其变种都难以准确刻画。但理论思维已形成路径依赖,从而形成悖论:越是趋向现代性,越是成为自己的掘墓人。显然,哲学的挽歌与欢呼现代化崛起的乐观声音形成鲜明对照。
中国急需一场思想革命,让脱离现实已久的理论重归现实,否则难以让人民信服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就是尊重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笔者认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根本性差异,前者本质上是一种保守主义或传统主义。这一重要转变肇始于华沙战役时期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争论,其后,毛泽东将斯大林尊重实践经验反对教条主义的精神发扬光大,朝鲜领袖金正日则从理论上进行重大创新,中国的改革事实上以实践方式完成了新型社会主义体系的建构。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便是对这些成功经验总结归纳并进行抽象思考。结论是,古代道德理想、政治理性和正义观念正是实践型社会主义的真正归宿,很明显,它将呈现为反向黑格尔式历史辩证运动,即保守传统不是目的,它仅仅作为手段和过程而获得历史的合理性。[3]
实践型社会主义的灵魂正是政治保守主义或传统取向。鉴于政治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进步文化不可能与保守政治长期共存,作为更为基础性的社会要素,不断进步的文化终将撕扯和颠覆保守政治。另一方面,保守的政治和文化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或现代化并没有根本性冲突,理由是,经济技术发展在其底层乃是一个自然过程,它总体上并不依赖政治或文化等主观活动。当然,后者能够影响经济技术发展的非自然过程,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例子,如东亚模式。同样我们也能从这样的角度合理地指出,为何西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非自然的发展后果必然是不可逆的现代奴隶制。造成这种封闭性结果的原因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因历史偶然形成的宗教、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多因素的成功结合。随着技术进步,垄断集团优势不断扩大,一旦失去有效抗衡(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只能是大国的对抗),它将演变为绝对性控制。
认识实践型社会主义的传统主义政治本质,对于我们与伊斯兰国家深入交往至关重要。首先,对话方式从现代与传统的对抗性转变为传统主义基础上的相互理解。毋庸赘言,在相互理解与达成共识问题上,从保守观念出发与从现代性观念出发,结果会有巨大的差异。其次,保守主义理论更主张以古代人的智慧和教导寻找不同文化的共识,这是长期、广泛深入的合作所需要的牢靠基础。事实上,在基督纪年以前,东西方人们的思想反而大致相通,换句话说,人类不同文化的分歧和差异很大程度是人为制造的。这种保守主义视角不仅具有启发性,正如我们将之用以解释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它也提供了建设性。经济合作需要安全环境的保障,在中国阿富汗伊朗在反恐问题上的深度合作可能是非常必要的,增进政治和文化共识则是深度合作的前提。
国际政治暗流涌动,变幻莫测,仅仅依赖经验和感觉是不够的,须高度重视理性分析思考。今天的中国不仅关乎十四亿人民的命运,它实际还承载着社会主义未来与人类的希望,故在政治稳定及地缘安全上不允许有半点闪失。本着政治优先的逻辑,宁可牺牲暂时一些经济发展也要牢牢把底线安全扎紧。建设高效的瓦罕走廊将成为关键一环,它代表着中阿、中伊关系的紧密连接,应尽快进入实质性议事日程。以三国经济合作推动安全互助,以安全互助保障经济发展。
[1] 从政治哲学论绿色甲醇能源之必要和紧迫
https://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zatan/342544.html
[2] 外交部:国际社会应鼓励支持阿富汗临时政府包容建政温和施政
http://news.youth.cn/gj/202209/t20220928_14030572.htm
[3] 主体思想开启社会主义回归理性之路
https://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24/02/487214.html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