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热评

顾凌英:正因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中国才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字号+作者:顾凌英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06-27 08:4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今天的所谓“民营经济”,成份是很复杂的。搞高科技的民企如华为那样的,从来不会纠缠于国家是不是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性'...

顾凌英:正因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中国才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qvL品论天涯网

今天的所谓“民营经济”,成份是很复杂的。搞高科技的民企如华为那样的,从来不会纠缠于国家是不是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这样无聊的问题。他们一路高歌,飞快发展,从来不会感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会限制了他们的前进,反而社会主义国家是他们发展所依靠的后盾。至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限制过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除非他们是违法了,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了,那当然应该严惩,如许家印那样的,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qvL品论天涯网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封建社会是非常完备的,强大的。它的特点就是:重农而轻商。这就使西方的资产阶级在他们不太完备的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马克思曾经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力呢?”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他们的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的一百年统治中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上,他们是曾经还有过一段光荣的历史。qvL品论天涯网

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从孙中山的国民党的历史看,虽然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但是他们的革命并没有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狱中解救出来。在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站到历史的舞台上之后,在他们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时候。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产生了分化。在孙中山先生辞世之后国民党右翼的买办官僚资产阶级,镇压了主张与工农联合的国民党左派,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在1921年4月12日开始背信弃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制造了国共分裂。qvL品论天涯网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前,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买办官僚资产阶级,采取投降敌人的不抵抗主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危机面前,中国的无产阶级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一致对外的正确政策。中国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国民党丢失的敌占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成为了实际上的抗日战争的主力军。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蒋介石,就证明了谁是抗日的主力军。如果蒋介石真的是抗战的主力,他会三年下来,就被赶出大陆,逃到台湾吗?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qvL品论天涯网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打跑了压迫者,建立了新中国。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那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就不客气地拿出他们的主张和方案。特别在苏联出了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之后,他们的心里就更有底气了。qvL品论天涯网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的尽管有一些失误和挫折,但是从1949-1976年这27年间,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说的,西方资产阶级曾经做过的:“自然力的征服,(北大荒和新疆农垦)机器的采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业建设)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化纤和化肥),轮船的行驶(万吨轮的下水),铁路的通行(无数如成昆铁路这样的铁路建设),电报(农村的通邮)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从五亿到八亿)——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力呢?”这些西方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我们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在战天斗地,一天等于20年的时代,也都已经做到,而且超过了他们!qvL品论天涯网

试问如果1949年,我们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就继续搞与蒋介石差不多那样的私有制“民营经济”,那必然和国民党一样民不聊生,还能有“初级社会主义”生存的条件吗?事实上只能有继续当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一种前途,因为我们一穷二白,更没有原子弹。怎么能有今天改革开放这样的大好局面呢?qvL品论天涯网

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站起来的,还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完成西方资产阶级100年的生产力的发展的。qvL品论天涯网

没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资产阶级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qvL品论天涯网

2024年6月26日qv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