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记忆深处不能忘记的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2-0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记忆深处不能忘记的 我长期在党中央外事部门工作,有幸并且有机会同周总理在一起接待过外宾,他的一言一行我都听得清楚,看得仔细。除了这种面对面的直接接'...

记忆深处不能忘记的


我长期在党中央外事部门工作,有幸并且有机会同周总理在一起接待过外宾,他的一言一行我都听得清楚,看得仔细。除了这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外,有时还从上送总理的请示报告中,看到他的亲笔批示,亦如见到他本人一样,感到无比亲切。
1966年10月下旬,由中央第一书记黎笋率领的越南劳动党代表团访华,就越南局势同我党商谈。党中央对黎笋率团来华十分重视。但这时中国已掀起“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主席的工作十分繁忙,同越南党代表团会谈的重任就落在总理身上。
这次两党的会谈是不寻常的,从会谈的时间就可以看出。第一轮会谈连续6天,谈了7次。代表团从上海参观访问回京后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会谈,谈了两次,加上第一轮,总共谈了9次。会谈时间之长,在我工作经历中是第一次遇到,而且每次会谈时间都在三四个小时以上。
接待越南党代表团很辛苦。有几次我看到周总理坐在会谈桌前,多少有几分倦容。我知道总理又熬夜了。不过总理不会让“倦容”过长地停留在外宾面前。虽然有时开始讲话声音较小,速度较慢,但很快他那种昂扬的气势把“倦容”驱散得一干二净。
在那次长时间的会谈中,我和几位同志担任记录工作,一次会谈下来后,要马上把记录整理出来,工作量大任务急,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都要加班开夜车。但总理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鼓舞着我们。
1970年4、5月间,越南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黎笋率团到莫斯科参加列宁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往返途经北京,并同周总理会谈,毛主席也会见了他。5月13日,黎笋离京回国,周总理到机场送行。
客人登机后,总理一面望着往跑道缓缓滑行的飞机,一面若有所思。待飞机升空后,他走到我们跟前说,5月19日是胡志明主席诞辰80周年。胡主席在越南人民抗美战争最需要他的关键时刻不幸离开了人世。在这个时候,我们最理解越南人民的悲痛心情。为了表示对胡主席的深切缅怀和对越南抗美战争的坚决支持,在胡主席80诞辰到来之际,以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名义给越南劳动党中央发一纪念电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离胡主席诞辰纪念日还不到一星期,时间不多,你们回去后立即拟一电稿送我看。
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我们回来后马上讨论电稿一事,单位领导将起草电稿任务交给我,我用一天时间拟好了电文初稿,给单位领导审阅后上报总理。纪念电如期播发和见报。
今天当我再翻阅这份纪念电,三十多年前总理在机场殷殷嘱咐我们起草电文的亲切话语,仍在我耳边回荡。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