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饿死”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2-0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饿死” 根据联合国今年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受冲突影响,巴勒斯坦人失业率达到50%。以色列对西岸60万巴勒斯坦人实行戒严期间,失业率升'...

“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饿死”


根据联合国今年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受冲突影响,巴勒斯坦人失业率达到50%。以色列对西岸60万巴勒斯坦人实行戒严期间,失业率升至63·3%。巴勒斯坦,战争频仍,冲突不断;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凋敝,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可是,现年60岁的马特尔骄傲地对我说:“无数巴勒斯坦人流血牺牲,却从来没有一个人饿死。”动荡不安中的巴勒斯坦人,究竟靠什么活下来?
斋月互助
现年60岁的阿布·马特尔这天回家吃开斋饭时,显得格外高兴。儿女一问才知道,今天他去加沙地带北部贾巴利亚难民营,给10户生活困难的难民送钱,由此代表全家完成了作为穆斯林在斋月的一项义务:开斋捐。
伊斯兰教规定,凡是有能力的穆斯林,必须在每年斋月结束前,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可以是物质救济(如粮食),当然,直接送钱更好。这种救济在阿拉伯语中称作“费特尔费”。在巴勒斯坦,救济金额至少是6谢克尔(1谢克尔约合2元人民币),上不封顶。最好在斋月过半,开斋节前完成开斋捐,否则一个月的“把斋”(每天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得进食、饮水)无法圆满。
马特尔全家16口人,按照规定至少拿出72谢克尔的开斋捐。但这次他送出去4000谢克尔。因为马特尔不但完成了开斋捐,同时缴纳了今年的“天课”(有能力的穆斯林每年将收入的2·5%用于救济他人)。
去贾巴利亚难民营之前,他作了一番“调查”,确定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咨询亲戚朋友以及事先到难民营实地考察,选定10个寡妇和“烈士”家庭作为帮助对象。大方施予,却不能让受助者尴尬。马特尔说,这是完成开斋捐的注意事项。所以,进入难民营后,他径直奔向援助对象家庭而不引起邻居们注意。敲开门后,说一句“节日好”,对方立即明白是什么意思。握手时,马特尔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进对方手里,悄悄完成了援助。
“巴勒斯坦目前面临严重经济困境,政府难以关照每一个人。所以更需要我们通过传统办法互相帮助,”马特尔说。
他在每个“红包”里装了200—300谢克尔。这些钱够一个巴勒斯坦家庭添置生活用品、买几身新衣服或者供两三个孩子在公立学校上一年学(巴勒斯坦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每年只需缴纳大约100谢克尔的书本费)。
两星期前的一天,加沙大型建筑承包公司“扎菲尔”门口突然排起了长队。这家颇具实力的公司挑选斋月中一天救济穷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百多人来到公司门口。签字之后,每人领到了100谢克尔。
个人慷慨解囊,企业大把出手,就连受到帮助的穷人都要拿出至少6谢克尔救济比自己更贫困的人。这种救助是自上而下的,这样大家就都有钱过节了。
家庭自救
现年31岁的卡米尔在加沙城里经营一家建材公司。二十多年前父亲开创公司,卡米尔长大后接手,目前两个弟弟也在这里工作。“公司是我们家的,我们全家都在公司工作”——他这样解释家庭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因为是一家人,公司不实行股份制,而是将所有收入放在一个钱箱里,谁需要钱就拿,但是必须征得卡米尔同意,称得上“按需分配”。
为避免矛盾,家庭开支实际上实行“平均主义”。全家用收入盖起一栋3层楼房,卡米尔全家、父母、两个弟弟的家庭以及尚未出嫁的妹妹都住在这里。添置家具、购买日常用品,甚至儿童玩具,几乎都是每家一份。
卡米尔擅长经营,公司业绩颇佳。两个弟弟能力稍差,如果自谋生路,恐怕难以立足。通过家族管理公司的方式,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当然,“平均主义”无法避免需求不一导致的家庭矛盾。但在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保护每个家庭成员利益才是首要任务。像卡米尔这样相对富裕家庭尚且如此,贫困家庭就更需要“抱团”了。有固定收入的子女供养年迈父母和尚未成家的兄弟姐妹,在这里被视为天经地义。即使不生活在一起,经济责任仍然不可推卸。
许多巴勒斯坦家庭从在海湾“石油大国”打工的亲人那里得到支援。统计数字表明,过去20年里,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总收入的25%来自海湾“打工仔”汇款。但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科威特驱逐大批巴勒斯坦人,这项收入锐减。
外援保障
穆娜站在巴勒斯坦银行营业窗口前,出示难民身份证和领款通知单,取出了150谢克尔,她兴奋地把钞票举到嘴边亲了一下。这笔钱是“开斋节”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办公室发给难民及贫困人口的“过节费”。追根溯源,这笔费用来自海湾国家对民族权力机构的捐款。除了富人济贫、家庭自救以外,各种国际机构捐款、食品援助是巴勒斯坦人日常生活、乃至民族权力机构运作的最重要保障。
援助主要来自四条渠道:穆斯林社团(主要来自海湾国家)、基督徒组织、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捐赠。1994年至2001年间,为了表示支持和平进程,各国承诺援助巴勒斯坦约57·37亿美元,占巴勒斯坦需求金额的83%,其中67%已经兑现。大约15万巴勒斯坦人在民族权力机构或巴公共部门工作,他们的工资几乎完全由海湾国家捐赠及欧盟贷款支付。阿拉法特签署命令,所有巴民族权力机构工作人员工资的10%用来救济失业工人。据此,每个失业工人每月可以领到500谢克尔。
联合国福利与就业机构最近增加向巴勒斯坦人发放食品的数量。国际红十字会不定期发放食品券,领到食品券的巴勒斯坦家庭到指定店铺领取食物。食品券面值最高达到300谢克尔,但不能用于购买烟酒。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除了发放食品外,还兴建住宅,安置房屋遭以军摧毁者——不包括以色列“通缉”对象。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如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也参与到救援队伍中,主要方式是提供食品或通过银行发放救济金。以色列军队摧毁激进组织成员家属住宅,这些组织往往出资重建。当然,他们的资金同样来自国外援助。(摄影 周轶君)

贾巴利亚难民营的一家人在吃开斋饭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