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总统和他的战争决策小组
因曝光“水门”事件而名声大噪的《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新著《战争中的布什》里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美国《新闻周刊》11月25日一期文章】题:在作战司令部(作者埃文·托马斯)
在去年秋天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出钱收买的敌军将士比杀死的还多。有一次,中情局向一个塔利班军阀许诺,如倒戈就给他5万美元。这个军阀要求给他点时间考虑考虑。于是,特种部队的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在他总部的隔壁爆炸了。第二天,中情局的人再次拨通这个军阀的电话,提出新的价码:4万美元怎么样?这一回,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在鲍勃·伍德沃德的新著《战争中的布什》里,这类采自阿富汗秘密战争的花絮随处可见。本书用部分篇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不到500人的地面部队(110名中情局特工和316名特种部队队员)是怎样利用技术、策略和人的贪欲搞垮塔利班并把阿富汗从“基地”组织的控制中解放出来。相比之下,伍德沃德对乔治·布什总统和他的战争决策小组如何在一场全新的战争中摸索着与藏在暗处的敌人斗智斗勇的细节披露虽然没那么惊心动魄,但也称得上有血有肉,令人信服。
美国间谍用于收买的资金达一两亿美元
最初因为曝光“水门”事件而名声大噪的伍德沃德利用自己对华盛顿决策过程的当下历史记述创造了一种惯例。伍德沃德身上有某种不可抗拒、无法取代的东西。他就待在那些权势人物和助手的门外,直到他们开口说话,并且拿出机密文件。通过这种方式,他得以用信息获取更多的信息,最终从高层作战决策班子和中情局秘密电报中挖出一批手写笔记和正式会议记录。说他使用诱惑手段也好,施加压力也好,总之似乎没有哪位高层官员能够抗拒伍德沃德,他们最终都透露了从自己那个角度看到的真相。
深刻剖析人物内心是伍德沃德的风格。他保持着客观的语调;但在他笔下,一些人物的形象要好于另一些。从伍德沃德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后悔自己在“9·11”之前没有劝说总统(无论布什或克林顿)授权中情局暗杀乌萨马·本·拉丹。但是,“9·11”之后,特尼特则以一个直率的强人出现在书中。他为中情局申请到捉拿拉丹的无限制许可。他还为布什准备了一份“重金收买阿拉伯联络机构”的情报“调查”。伍德沃德援引特尼特对总统的话说:“中情局将‘收买’关键的情报部门,(包括)埃及、约旦和阿尔及利亚的情报部门。”根据伍德沃德的说法,中情局在阿富汗花了7000万美元,以便让那些朋友和盟友为自己服务;美国间谍为收买伊拉克军官和其他秘密特务积累的资金已经达到一两亿美元。
鲍威尔和拉姆斯菲尔德暗地较劲
“9·11”之后的几周里,中情局冲在最前面,五角大楼却在后面蹒跚而行。在伍德沃德的叙述中,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给人的印象不仅是暴躁,而且还有点狡猾。拉姆斯菲尔德与作者的合作似乎不太密切。根据伍德沃德的叙述,有一次,他在五角大楼外碰到拉姆斯菲尔德,后者用三根手指戳他的胸部,差点让他摔了一跤。“9·11”后的周末,战争最高决策小组前往戴维营。伍德沃德描述说,当国防部长发言时,国务卿科林·鲍威尔面带怀疑。伍德沃德用他那一成不变的叙述性口吻写道:“拉姆斯菲尔德的问题比别人多。鲍威尔认为这些问题是聪明的伪装,是花言巧语,目的是逃避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
在书中,鲍威尔的形象总是冷静沉着,带着一种轻蔑的幽默。他担心总统和他的顾问们会不征求他的意见就作出决定。在伊拉克问题上,鲍威尔抱怨总统总是听信那些更为好战的顾问,比如拉姆斯菲尔德和副总统迪克·切尼。按照伍德沃德的说法,鲍威尔和他的副手理查德·阿米蒂奇开玩笑说,国务卿给放在了“冰箱里,只有需要的时候才被拿出来”。
鲍威尔和拉姆斯菲尔德表面上彼此很客气,暗地里却在较劲。伍德沃德说,阿米蒂奇曾劝说鲍威尔要求总统与他单独见面,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落在拉姆斯菲尔德后面——后者经常与布什私下会面。8月5日晚上,鲍威尔在白宫与总统会面,双方讨论了对伊拉克的战争问题。鲍威尔对布什说:“说我们可以采取单边行动没有问题,但你不能这样做。”于是,为了让总统向联合国申请就伊拉克问题作决议,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场斗争直到最后时刻才分出胜负。按照伍德沃德的描述,当总统9月1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时,鲍威尔一字不差地听着。伍德沃德写道,在某一时刻,鲍威尔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那句关于联合国决议的话没了!他没说这句话!那是最关键的一句”。但是,后来,总统的确临时插入了那几个迷人的字眼,这标志着鲍威尔最终在和主张采取单独行动的鹰派的斗争中赢了一回。“鲍威尔松了一口气,”伍德沃德写道。
决策时刻的总统
在描述总统每天早晨都要收到的《威胁之源》(原文为Threat Matrix,是中情局向总统及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高层官员每天发送的最高机密文件,提供了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最新情报———本报注)时,伍德沃德表现了一种内在的焦虑。副总统切尼似乎被生化武器袭击的威胁搞得心神不宁。布什坦然地告诉伍德沃德,第一夫人劳拉对此“从不担心”。但是,劳拉也参与了这次采访,并且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我刚才还觉得很担心,”她承认。
“噢,我根本不知道,”总统插话说。“我还以为自己一直很关心你呢,”他又笑着说。
“我甚至从未过多地谈论这个问题,”布什夫人说。“我有时在半夜醒来,我知道他当时也醒着。”她对伍德沃德说。
这在夫妻之间是个尴尬的时刻,但也很感人。
战争决策小组召开的会议经常是随意散漫的。战争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中间出现过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布什曾考虑派遣由成千上万名美国军人组成的地面部队,但塔利班却在2001年11月中旬出人意料地垮台了。
有一次,拉姆斯菲尔德情绪失控地说:“这是中情局的战略……你们说了算……我们跟你们走就行了。”
阿米蒂奇说:“我不知道谁说了算。”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都沉默着。
“我说了算,”布什说。
“不是这个意思,”阿米蒂奇马上解释说,“我想知道谁在那边说了算。”他指的是在阿富汗。
经过这次会议,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把拉姆斯菲尔德拉到一边说:“唐,现在这已经是一场军事行动,你确实得负起责任来。”
布什打趣似地告诉伍德沃德,赖斯“总是像老母鸡关心小鸡那样关心我”。10月底,赖斯向布什报告说,他的顾问们因为战争进程缓慢感到焦虑。伍德沃德写道,“总统急促地问:‘焦虑?’他极其憎恨这种想法,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第二天,布什把人马召集起来,给他们打气鼓劲儿。“我只是想知道你们确确实实都同意这项计划,是不是这样?”他有针对性地对他的战争顾问团说。伍德沃德写道:“他环视四周,目光从每张脸上依次掠过,就差让大家发誓了。”
今年8月,伍德沃德送给布什一份20页长的备忘录,详述了他所知道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布什在得克萨斯的农场会见了这位来自《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并接受了他两个半小时的采访。他告诉伍德沃德,他从父亲的失误中汲取了教训。“远见很重要,”布什说。“我做事的时候不依照规范,而凭借直觉。”但在谈到自己的战争计划时,布什却相当谨慎。伍德沃德写道:“他(布什)说,他还没有找到对付伊拉克的可行计划。他必须要小心且耐心。”他还写道,总统告诉他,“可以在我要讲述的”征服塔利班的过程和秘密的反恐战争中“找到我对伊拉克战争决策的蓝图或模式”。从伍德沃德这本书看来,布什的战争顾问团偶然会偏离正路甚至迷失方向,但却在不断向前,越来越深地走入未知的世界。
2001年9月29日,特尼特(左四)、赖斯(左二)和安德鲁·卡德(左一,白宫办公厅主任)在一张阿富汗地图前向布什(左三)介绍情况。
2001年9月17日,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接见部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