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滥开支票 陈水扁“作秀”拉拢选民债台高筑 民进党“政府”面临破产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0-1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滥开支票 陈水扁“作秀”拉拢选民债台高筑 民进党“政府”面临破产 【台湾《商业时代》周刊9月13日一期文章】题:中华民国政府破产倒闭!?(作者 杨方儒) '...

滥开支票 陈水扁“作秀”拉拢选民债台高筑 民进党“政府”面临破产


【台湾《商业时代》周刊9月13日一期文章】题:中华民国政府破产倒闭!?(作者 杨方儒)
12年来,政府负债比率暴增近24倍!1990年,政府债务总额还只有2000亿元,但预计到今年年底(2002年),国债赤字将高达47769亿,不仅压得中央与地方政府喘不过气来,连纳税的市井小民,也被迫要一肩扛起中华民国沉重的财务负担。
经济低迷 债务庞大
以台湾2300万总人口数来计算,每个人负担的国家债务为20·77万元,也就是说,每一个呱呱落地、拥有中华民国国籍的新生儿,在睁开眼、初次见到这个世界时,所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20万元的负债,每位国民注定一开始就要背负政府与日俱增的庞大债务。
如果再进一步推估,在扣除儿童、青少年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后,以将近950万的就业人口来承担这笔天文数字的国债,这群挑起台湾经济成长大计的青壮年族群,每人平均更要扛起50·28万元的债务。
财政赤字倍增的无形压力,在政府“隐恶”的观念下,一般老百姓始终不清楚政府财政的困窘与严重性,但却要随时承担财政赤字所可能增加的“纳税义务”。
举一个实例,近来健保调高费率,纵使民众动员上街头抗议反对,但亟需看病的社会大众,还是只能乖乖拿出荷包里日益缩水的钱看病;健保这种“小事”况且都要全国老百姓来承担风险,更遑论政府欠下的庞大债务,全民更是跑都跑不掉,如同一位政治人物所言:我们这一代不仅在蚀老本,还侵吞了下一代的资源,下一代将承接上一代所积欠下的庞大债务。
眼见历年来呈现等比级数增加的财政恶化速度,企业家出身、曾任中钢董事长的立委王钟渝更忧心忡忡地说:“一家公司关门大吉,在商场中可说是家常便饭,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政府,同样也有破产倒闭的可
能性!”  
审视台湾12年来国债增加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尤其是经济景气不佳、产业萧条,使得政府税收减少、国营事业释股不顺、资产变卖不易,更让债务大幅攀升,让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加上大环境、经济情势异常严峻,政府财务失血更是不见止息迹象。举例来说,政府近来全力推动金融重建,原本所需的基金认列为1400亿元,但财政主管官员则说需要3400亿元才够,但日前财政部长李庸三又强调需要1·05万亿元的天文数字,如果这笔数字确定属实,全体国民每个人又要增加约4·5万元的负债,总计负债25·27万元。
“钱坑法案” 杀鸡取卵
除了金融重建基金备受争议外,躺在立法院中的一干“钱坑法案”,同样虎视眈眈老百姓荷包里的钱。以“八二三战役参战官兵晚年生活照顾特别条例草案”为例,在国防委员会争论再三后,目前仍待二读、三读审查通过,如果正式上路,第一年就需要编列54亿元的经费,以后每年还要从国库中支出52亿元。
至于与“八二三战役参战官兵补偿法案”性质类似的案子,迄今在立法院中还有14件之多,如“陆海空军军官士官服役条例修正草案”、“社会福利基本法草案”、“中华民国敌后受难归来人员处理及补偿条例草案”、“‘9·21’震灾重建暂行条例修正草案”等。可以想见的是,如果这些法案全数通过,将使拮据的国库更加严重,甚至将中华民国政府的负债从47769亿推升到10万亿之多。
“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这些法案是否执行,或是实际执行的预算,都还要经过立法委员的层层把关;但是,如果单纯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法案都将会让政府负债再度提高!”政大金融系教授、现任立委李桐豪认为,为了照顾人民,政府当然要执行各种社会福利公益法案,这是与一般民间企业经营大不相同的一点,也成了政府财务赤字屡创新高的因素之一。
王钟渝则补充说,如果这批法案全数通过执行,初步估计将再增加将近6万亿元的预算,为了要筹措这笔天文数字的经费,政府势必将举债因应。届时,中央政府不是修法提高举债上限,就是要对现有岁出项目重新调整分配,政务推展将呈现“既臃肿又拥挤”的景象。
入不敷出 破产在即
其实,想要了解政府的债务如何形成,不妨以一个家庭的收支来作为比喻,就能轻松了解为何政府的财政会越来越吃紧。一个四口的小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外是双亲的固定薪资或者是理财所得,而支出部分,包含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开门七件大事,子女的教育、补习费,乃至于医疗、娱乐等基本开销,也是支出的项目。
一个家庭如果收入不够支付开销,就会发生负债的情形,势必要靠借贷(银行或民间),这是属于正常的负债,但是如果负债越来越多,就会发生债台高筑的情形,还会导致破产的可能;如今,政府所面临的窘境,就是为了填补财务缺口,寅吃卯粮,用各种财会手段,挪用既定的预算,甚至达到入不敷出的危险情况。
以2001年度政府总结收支的统计数字为例,政府的支出预算用途(如同家庭的支出)包括,一般政务支出及债务支出约占21·5%、一般补助及其它支出及退休抚恤支出约占11·8%、社福支出约18·6%、教科文支出约16·3%、国防支出约15·5%、经济发展约14%、环保支出约1·4%。总计岁出为16371亿。
岁入(如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赋税收入约占68%,另外则包括营业盈余及事业收入占约22%、规费及罚款收入约占4%、财产收入约占5%、其它收入约占1%,岁入总计为13946亿元,比起16371亿的支出,短差了2425亿。
其中,赋税指的就是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交易税等税收,营业盈余及事业收入泛指政府国营事业缴库的所得,规费及罚款收入则是一般人熟悉的交通罚单、欠税罚款等,而财产收入则是指国有土地、房舍的出租买卖所得。
总计2001年度岁出16371亿,再加计还债的金额1557亿,可以简单统计出,台湾去年一年要花17928亿的支出预算。岁出与岁入的失衡,导致政府必须“举新债、还旧债”,陷入越陷越深的恶性循环。
政府对外举债,主要可分为公债与赊借两大类。政府除了对民间发行公债外,也会像一般家庭一样,向银行公开借贷,包括台银、土银、合作金库等财政部体系的国营金融行库,都是政府借钱的主要来源。
所以,以2001年度为例,政府为了达到岁出岁入均衡,必须举债2425亿,加上还要偿还1557亿的旧债,本来一共要举新债3982亿,不过扣掉上年度结余的所得1212亿,举新债金额降为2770亿。
然而,政府为何年年举新债,而岁入与岁出的差距又为何会越来越大呢?政治大学企管系教授赖士葆分析,以日前刚公布的2003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来说,社会福利总支出,高达2876亿元,较2002年度大幅成长了7·7%,可以显见,政府为了要讨好选民,因此全力投入老人年金等社福法案,社福法案所需要的预算,增加了财政的负担,反倒是口口声声“拚经济”的口号却未见落实,明年度有助于带动经济成长的政府资本支出为3230亿,反倒较今年减少了5·9%。
政客作秀 百姓买单
“拚经济不可能立刻见效,但是实施福利政策,大家都会立即感谢政府!”赖士葆补充说,如同股市是一国经济的橱窗,预算则是政策的具体象征,阿扁政府“拚经济”口号言犹在耳,但是实际所做的事却呈现两样表现,“拚选票”的态度比较真实。
新增加的大笔社福支出,大半来自阿扁总统在2000年大选前所开出的口头支票。即将上路的“3岁以下儿童医疗补助计划”,已经编列了13亿元预算;甫于立法院院会通过的“敬老福利津贴”,也列了160亿元;加上“青年购屋低利贷款”方案,更达到97亿元。政治人物们口头上说得轻松,可是看到了实际的财务预算报表,实在让人心惊胆颤。
“如果将来这些钱坑法案陆续通过,台湾可就不输给北欧诸国,会一举成为世界上的‘福利大国’,每年社福预算将占政府总支出30%!”一位国会助理嘲讽地说,为了利益与选票,民意代表美其名曰是在反映民情、为民争利,实际上,都是为了各自的政治前途考量。
至于政府到底有没有可能破产?王钟渝分析说,政府总预算从1997年度至2002年度岁出岁入短差增加4·8倍,发行公债也增加2·3倍,总预算净增债务暴增16·25倍,各年度净增债务占总预算及特别预算岁出总额之比率,6年来也暴增12倍,从这些惊人的数字中可以发现,政府经济拮据的情形,已十分可怕,政府也有可能像企业一样,宣告关门大吉。
“当政者想的是,只要不在我任内破产就好!”赖士葆更直言地说,如果民进党政府再不开始彻头彻尾检讨财经政策,并且停止滥开社福政策的支票,就很有可能造成政府资产与负债比率失衡的危机,不仅是下一任政府必须接下的烫手山芋,债务的持续累积,更是台湾后代子孙难逃的宿命。
李桐豪则认为,政府总资产迄今仍有25万亿上下的规模,以现有将近5万亿的债务来比较,要到破产田地,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政府资产净值短时间内还可以让人放心,但因为资产生利效果低落、事业经营回馈不良、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持续高涨,他语重心长地说:“政府破产绝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大家千万要有警觉心!”
其实,标准普尔公司在今年6月,鉴于我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弹性降低,表示可能再次调降我“国家主权评等”,而日本在4月间遭到标准普尔4次调降评等,原因就是因为政府负债过多,举债成本过高,早就无法以扩大财政支出手段来刺激景气,加上汇率利率一蹶不振,注定日本经济无法翻身的事实。
中华民国政府是否会面临破产的危机,不仅是现今执政的民进党政府要大伤脑筋的课题,过去执政的国民党政府恐怕也难辞其咎。不管哪个政党该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到头来,小老百姓还是最倒霉的一群,政治利益分享,没份;承担国家债务,可是人人有份。

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