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的末日
【美国《新闻周刊》9月23日一期文章】题:男性的末日(作者 艾伦·扎伦博)
女人去上班,男人待在家
很多男人抱怨说,在学校和工作领域,女人抢了他们的地盘。这种抱怨其实站不住脚。无论商业还是政治,占据最高层的主要还是男性。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或哪种行业(时装模特除外)给女人的工资比男人还高。尽管如此,男性还是面临着危机:在工作金字塔的最底层(工作人数最多的部分)已经开始酝酿一场巨大的变动。全球竞争使终身职业逐渐消失,在很多国家的文化中,终身职业曾是男子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的保证。在世界各地,教育越来越成为求职中最为重要的条件;而在受教育方面,女性要么比男性强得多,要么正迅速赶上。
男性“受压迫”的现象在富国最为常见。20年前的美国,一名有高中学历甚至不到高中学历的男子可以在工厂或船厂找到工作,赚的钱足以养家糊口。但如今,蓝领工作正迅速减少,都转到了劳动力较为便宜的海外。服务经济的崛起几乎把各地的雇佣重点从体力转向脑力和魅力。
在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期,男性其实处于不利地位。参加工作的男性从1970年的80%减少到2000年的75%,而参加工作的女性则从43%上升到60%。搬回家与父母同住的男人空前之多。他们看来宁愿不工作,也不愿从事像护士或教师这些传统的女性工作。欧洲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经济学家阿格妮塔·斯塔克说:“有些失业的男人宁愿坐等父辈甚至祖父辈时代那样的劳动力市场再度出现。但那样的市场不会回来了。”
不难看出是什么打破了男性在求职市场上的垄断。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上,除了利润和成本以外,雇主无力关注其他,包括某项工作该让男人干还是该让女人干。通常说,女性不仅能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且愿意随着工作迁移。因为她们的经济处境往往比男性更加危急。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在最近出现的全球移民激增中占绝大部分;某些国家的新移民中,女性达70%,南欧国家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女性优势一:工作不挑肥拣瘦
与此同时,服务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职位。在这种经济中,学校教育至关重要。根据美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如今大学学历平均使一个人一生的收入增加125万美元。在欧美各地,获得本科、硕士和其他专业学历的女性比男性还多。波士顿东北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德鲁·萨姆提醒人们,男性在经济上的衰落将导致监狱拥挤、劳动力短缺、家人生活更加艰难、甚至成功女性找不到配偶。他主张实施旨在帮助500万美国男性接受大学教育的计划。
男性日益增强的不满情绪反映在许多方面,包括越来越多的“新时代”男性权益支持组织、大批像《男性权力神话》这样的书籍、反移民情绪在一度自由的欧洲日益蔓延等。心理学家、《愤怒的男青年》一书的作者阿伦·基普尼斯说:“我们对玻璃天花板相当警觉,对玻璃地下室却没有那么强的意识。如果女性在学校或董事会表现不佳,我们会说这种体制对她们不公平。如果男孩不成功,我们就会寻找性格上的原因。他们太骄傲啦,不够灵活啦,得服药治疗啦等等。”
在美国,男性遇到的挑战将非常艰巨,因为这里的工作竞争比意大利或日本等生育率较低、对工人需求增加的国家更激烈。富国里消失的工厂工作常常被转移到穷国,那里的年轻人口较多,求职竞争更为激烈。但那里的男子同样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只出于女性更容易被剥削利用这一个原因。女性乐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自己组织起来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更能忍受生产线工作的繁重乏味。国际劳工组织反歧视部门的负责人康斯坦丝·托马斯说:“在孟加拉,这些妇女需要工作,什么工作都行。”
女性优势二:持家训练得益多
即使在最穷的国家,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说明,男性在未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妇女受教育程度落后于男性的地方,她们在家里接受的持家训练,往往使她们比那些三十年来一直开叉车或组装发动机的男性更适应新工作。墨西哥经济学家罗赫略·拉米雷斯说:“母亲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她能以富于创造力的方式解决家庭问题,特别是家庭的经济问题。当受过这方面训练的女性遇到一份正式工作时,她们适应起来远比男性容易。”
这意味着男人会发现自己在求职方面越来越输于女性。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对职业妇女开展的民意调查就得出了这一结论。这股趋势已在从中国到墨西哥等多个国家迅速蔓延。70年代,在美、墨边境上刚开始发展的外资工厂里,女性承担着装配线上的大部分工作。如今,情况仍然是这样,但她们已经沿着就业阶梯向上攀登。在出口工厂密集的边境地区,你时常会听到男性老板这样表达他们的雇人倾向:“男人常常喝醉,女人总能按时上班。”如今,分类征聘广告往往分成“男”、“女”两栏,而后者更长一些。要当心,男子汉们!如果不表现好点,这就是你们的未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