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处处陷阱(六·完)
金融诈骗
盗用身份、操纵股票交易、窃取信用卡——因特网使这些阴谋诡计比过去更容易上手。过去搞诈骗需要几天或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策划,因为骗子需要办公室、电话和邮政服务,如今利用网络几分钟时间就可搞定。而且在这几分钟时间里,他们可以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成为潜在的诈骗对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络主管约翰·斯塔克说:“因特网改变了骗子们的作业场所。”
《商业周刊》估计,网上金融诈骗每年使企业和消费者损失220亿美元。圣迭戈一家非盈利的反身份盗用机构说,网上盗用身份去年造成了120亿美元的损失。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去年提起公诉的网上股票操纵案给投资者造成了15亿美元的损失。据估计,网上股票操纵案10起中只有一起报案,实际损失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骗局不难找到。《商业周刊》记者访问了雅虎网站的讨论区,并被引入秘密讨论组,即所谓的因特网继传聊天(IRC)。从那里很容易进入DALnet,买卖窃取的信用卡号的人经常在此出没。访问其中任何聊天室,比如#thecc、#thacc、#cchome或#shell—root,就会发现,黑客买卖每个信用卡号的价格从50美分到1美元不等。在#thecc聊天室,用户xsythehell发出求购信息:“需要‘发现’卡,有意者请给我发信息。”不一会,用户kamusapa发出信息,给出了几个“发现”信用卡的卡号。
骗子也很谨慎,为免自己上当受骗,在成交前都要先检查信用卡的卡号是否有效。留言板上有一个程序可以查验16位数的信用卡卡号。好几个无效的卡号很快被检查出来,一连串将要买卖的卡号经检查有效。然后,交易转入秘密状态———买卖双方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联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人们很容易就成为骗子的猎物。在这篇报道成文过程中,本文一位作者的信用卡号被盗用,骗子企图用这个号在网上购买30个英特尔奔腾4芯片。由于订单要求将货发到亚特兰大的一个地方,而持卡人住在纽约,于是网上出现了警示符。网上零售商打电话对这宗货价为6700美元的订单核实后取消了订单,但谁也不清楚持卡人的信息和电话号码是如何被窃取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