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发展航母的利弊得失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0-08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发展航母的利弊得失 【美国《哈佛国际评论》季刊秋季号文章】题:重大误区(作者 尼克·史密斯) 就像不久前的台湾海峡危机和1991年的海湾危机一样,2001年1'...

发展航母的利弊得失


【美国《哈佛国际评论》季刊秋季号文章】题:重大误区(作者 尼克·史密斯)
就像不久前的台湾海峡危机和1991年的海湾危机一样,2001年10月美国对塔利班实施的轰炸很可能会引起发展中世界精英国家的不安——这些国家因此想扩大或制定航空母舰计划,使它们在全球战略图上获得一席之地。
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舰击沉美国战列舰以来,航空母舰已发展为“海上女皇”、传统武器库中的“主宰力量”,重要性仅次于核武器和生化武器。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的6艘航母一举击沉停泊在珍珠港的8艘美国战列舰,蛮横地向世界展示了战争中一个新的现实,航空母舰成为各国最为梦寐以求的军事装备。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伴随着核时代的到来。尽管加入“核俱乐部”能够使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地位,但在20世纪最后25年里,航空母舰仍是各国争取声望的更为有效的手段。
因此,当全球播放的电视画面展示着美国飞机从航母上起飞,用导弹对军事目标展开攻击时,各国政府和军事领导人都试图赶快掏腰包,使自己在国际力量对比中上一个层次。对试图与第一世界竞争者抗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似乎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投资。
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两国曾表示希望购买航母,令印度洋地区感到不安。印度做出此举,最初是因为看到冷战力量均势的瓦解以及海湾战争中美国航母表现出的实力。印度希望购买航母的愿望在1999年明确表示了出来,当时印度海军参谋长提及,要推出3艘航母,把印度海军建成“深海海军”,“模仿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美国舰队,在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部署印度舰队”。虽然印度同俄罗斯就购买“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协商以失败告终,但扩大仅拥有一艘航母的舰队仍是印度海军的一个目标。然而,印度各方对这项开支的作用产生了争议,支持者认为,缺乏防守的海岸线和重要的贸易路线非常脆弱;但就像海军参谋长所说的,扩大航母舰队可能只有一种象征意义,使印度比它的对手、只具备核能力却未掌握航空母舰的巴基斯坦领先一步。
中国声称保卫南中国海的领土至少需要一艘航母。事实上,中国只需运用自己的短程导弹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这个目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海军就在研制航空母舰。一艘中国的航空母舰将成为民族骄傲的象征,并为中国就台湾岛问题进行对抗提供足够的力量。 
除了购买或建造航母本身的巨额成本外,每艘航母还需要一组体积较小的、成本同样昂贵的舰只来保护它不受潜艇和空袭的威胁,并在远离本土海域的地方对航母进行维护。另外,一艘航空母舰几乎无法增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一年之中,每艘航母大概要有半年时间停在船坞进行修缮,而若要使航母舰队成为有效的力量,每个国家还需要花费至少半年时间拿出一艘航母对舰上人员进行培训。这意味着,任何国家,若要全年都有航空母舰能随时待命,必须拥有至少3艘航母。如果把维护舰只、保养和几批舰上人员的因素都考虑在内,获得有效的航空母舰的成本奇高,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的弊端远远超过了战略上的益处。泰国就经历过这样的问题:它在1997年开始使用“扎克里·纳吕贝”号航母以后,就把它进行了改造,用来执行救灾、运送部队和运送王室成员等任务。除了公开展示期间,“扎克里·纳吕贝”号几乎很少执行过与一开始设定的军事目的相关的任务。
因此,虽然退役的苏联航空母舰也许仍充斥着国际市场,但很难找到真正的买主。购买航空母舰获得的只是象征意义,不论能够增加多大实力,永远也无法取代具有更具体的军事重要性的常规武器。
美国“林肯”号航母在海上巡游(美联社)

印度希望购买的俄罗斯“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法新社)

美国“林肯”号航母在海上巡游(美联社)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