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老朋友回来了!”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9-2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老朋友回来了!” 9月16日,由中国前驻外大使华黎明带领的老外交官代表团一行7人在抵达阿富汗仅10多个小时后,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陪同下赶往喀布尔'...

“老朋友回来了!”


9月16日,由中国前驻外大使华黎明带领的老外交官代表团一行7人在抵达阿富汗仅10多个小时后,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陪同下赶往喀布尔以北60多公里的帕尔万,重访他们为之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多少年来魂牵梦萦的土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离开阿富汗已将近30年了。
“欢迎,欢迎,老朋友!”中国老外交官的汽车尚未停稳,七八位须发皆白、满脸沧桑的阿富汗老人就已经伸出双手,走到车前。
当中国老外交官即将重访帕尔万的消息传来后,兴奋不已的老人们一大早就已经等候在帕尔万水利工程电站的门口。
上午10点30分,中国代表团在帕尔万省省长阿曼·阿明尼的陪同下抵达时,大门口的卫兵都肃立敬礼,这些曾经长期和中国专家一起工作的老人们再也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
“Mr.刘,Mr.刘,是你吗?”曾经作为翻译在帕尔万水利工程工作生活过5年的老外交官刘长宝一下车,现年65岁的帕尔万水利灌溉局局长赛义德老人一下子就认出他来,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语调哽咽:“没想到还能再见面!”“刘翻译,刘翻译,你回来了!”几位阿富汗老人也都跟着惊喜得叫了起来。刘老的眼睛湿润了,他用流利的达里语问候:“大家还记得我!老朋友,你们好吗?”几双颤抖的手握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
一位叫阿卜杜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年在电站维修处一起与中国专家工作的12位阿富汗工人,有的去世了,有的在内战中被杀了,还有的重病卧床。他说:“我早就盼着你们回来,盼了好久了。”
“‘卡恰卢’先生回来了!”刘老突然冒出了一句玩笑话,阿富汗老人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让陪同访问的孙玉玺大使和帕尔万省省长阿曼·阿明尼都颇感奇怪,在他们的追问下,刘老给大家讲述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原来,“卡恰卢”在达里语中是“土豆”的意思,据说阿富汗古代曾经有一位波斯来客,在潘杰希尔河边伐木造船,要在这条岩石密布,水流湍急的河流里航行,被阿富汗人民讽刺为“土豆先生”。当中国专家70年代开始在帕尔万修建水利工程时,当地人都不相信中国人能翻山越岭把潘杰希尔河水引到帕尔万来,所以背后称中国专家是“土豆先生”。但当水利工程建成通水时,帕尔万的老百姓都赶来了,他们看见清澈的河水真的流过来时,激动得又唱又跳,以后他们再也不说中国专家是“卡恰卢”先生了。
赛义德老人满怀歉意地说:“我们的技术、管理都是向中国专家学习的,中国朋友的勤劳智慧,阿富汗人有目共睹,当年阿富汗人都下班了,中国专家还都在工地上忙碌。没有帕尔万的水,我们恐怕早就被迫离开家园了。我们希望中国能帮助我们建设新的工程,新工程就意味着新生活!”孙大使和阿明尼省长会心地笑了。
在阿富汗朋友的陪同下,中国老外交官们先后参观了工程倒虹吸、发电站以及前中国专家驻地,每到一处,无不感慨阿富汗的巨大变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们既为工程在历经战争劫难后仍能为阿富汗人民发挥作用而高兴,又为它被严重破坏的现状而担心。
阔别阿富汗31年的华黎明大使望着潺潺的流水满怀深情地说:“我在任期间曾经无数次到过这里,阿富汗虽然经历20多年的战乱,我们修建的水渠依然生机勃勃,我感到无比欣慰。”
阿明尼省长说,阿富汗正在重建之中,“孙玉玺大使几次来考察,我穷得只有一把椅子来招待他,但今天我一定要请你们品尝帕尔万的葡萄,因为这是用你们引来的潘杰希尔河水浇灌出来的!友谊的纽带永远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31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当年英姿飒爽的少年如今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中阿人民的友谊就像那雄伟的兴都库什山脉,像那奔腾的潘杰希尔河一样永存。(摄影 高山)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