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回旋收放自如
【德国《明镜》周刊8月12日一期报道】题:临近世界末日
谢尔盖·赫鲁晓夫,67岁,导弹工程师,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之子。1991年作为政治学家到美国布朗大学讲学,1999年加入美国国籍。谢尔盖·赫鲁晓夫最近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谈到了其父亲在苏联大清洗过程中的表现、柏林墙的修建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事件。
斯大林·大清洗·赫鲁晓夫
《明镜》周刊:赫鲁晓夫教授,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期间,您的父亲即使没签署上千项死刑令,毕竟也签署了几百项。
谢尔盖·赫鲁晓夫:……我知道,他跟我讲过斯大林是怎样进行大清洗的。当时斯大林拿来一份名单,说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人都是人民公敌。他们应被处以死刑,所有核心领导层的成员都必须签名,当然我父亲也签了。
《明镜》:但他毕竟不仅仅是被动参与的。
谢:不是,从1938年起他担任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当时内务人民委员找到他,要求逮捕某些团体的成员。当时如果不同意的话,只会自身难保。
《明镜》:这么说令尊没有回旋余地?
谢:还是有的,但很小。有一次,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指责著名诗人马克西姆·雷利斯基是民族主义者,因为他用乌克兰文写诗。我父亲对此予以反驳,最后给斯大林打电话:“斯大林同志,诗人雷利斯基被捕了,但是他毕竟用乌克兰文写了一首非常好的赞美您的诗,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斯大林说:“别担心了。”于是雷利斯基获得释放,但这只是一个例外。
《明镜》:甚至就连您在二战中阵亡兄长的遗孀都被逮捕了。
谢:几乎每个家庭都受到了牵连,人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人。斯大林甚至连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的妻子都抓了。而莫洛托夫还是一个坚定的斯大林分子,当他向斯大林询问逮捕他妻子的原因时,斯大林回答说:“我不知道,内务人民委员部也逮捕了我的许多亲戚。”斯大林就是如此玩世不恭。
《明镜》:令尊也做了一些有利于你妻子的事吗?
谢:没有。但是莫洛托夫的例子说明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不幸中的万幸是她只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
恐怖·揭露·反省
《明镜》:您的家庭如何评价斯大林?
谢:只要他活着,就根本不敢议论他。对平民百姓来说,议论斯大林是危险的,将随时招致灾祸,就连我们周围也都布满了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为了保护我们,家父甚至不让我们跟其他领导人的孩子们接触。
《明镜》:这真是生活在恐惧中。
谢:有一次我在家里放一张苏联爵士乐的唱片,家父当时说了句“关掉”,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你最好把这张唱片扔了。”
《明镜》:为什么呢?
谢:家父担心我可能被指控为美国从事谍报活动。
《明镜》:您怎样评价斯大林?
谢:当1953年他去世时,我放声痛哭,但是我不理解家父为什么没有掉一滴泪。后来我才知道,他在1938年前后曾经建议他的一位儿时好友加入苏共。当时那位朋友回答说,他不愿参加一个进行血腥清洗运动的党。家父说:“在这方面我们也不会忘记斯大林的。”
《明镜》:从外表看,他没有注意到他已经对这一切产生了怀疑。
谢:他能做什么呢?反抗?
《明镜》:1956年令尊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中为什么要揭露斯大林的罪行?
谢:他认为,我们不能建立一座由带刺铁丝网围成的伊甸园。
《明镜》:他不想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外吗?
谢:当然,斯大林身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一旦秘密警察头子拉夫连季·贝利亚接了斯大林的班,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将被杀掉。家父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他的主要动机是想把犯罪的毒瘤从共产主义思想中清除出去。
《明镜》:劳改营的规模也没有隐瞒。
谢:没有。上百万劳改犯迟早要返回他们的家乡。家父说:他们的亲人会问我们为什么判他们劳改,这样一来他们会让自己为之承担责任。
《明镜》:他想巧妙地打掉可能出现的反对意见。
谢:是的。应该首先公布斯大林的罪行,然后释放劳改犯。当我长大成人后,清洗运动已经结束,没有人再谈论以前曾发生过的事。
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谋杀
《明镜》:几年前您曾说过,1961年8月13日建柏林墙的主意是令尊提出的。
谢:我今天不想谈这个话题。当时我只知道家父更关心具体实施方面的技术细节。现在档案馆里的文献已解密。
《明镜》: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事后宣称,倘若西方在8月13日凌晨出动几辆坦克冲破带刺铁丝网,克里姆林宫就会阻止建墙。
谢:这我不相信。肯尼迪肯定考虑到一旦西方出动坦克,我们就会朝它们开火。美国总统也知道,他不能随意行事,促使事态严重升级。
《明镜》:紧接着一年后令尊又让西方震惊:他在古巴部署了中程核导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险些将世界带入核战争的危机。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部署导弹这件事的?
谢:1962年5月,当时家父结束对保加利亚的国事访问回国。我们在一起散步。当时人们都知道美国人正筹划着对古巴的入侵,并企图推翻卡斯特罗。我问家父他将如何保卫古巴,他说我们将向那里运核武器。
《明镜》:您相信这种解释吗?
谢:我始终相信。
《明镜》:但这不是保卫古巴。令尊的意图是先秘密地将导弹运进古巴,然后公开这一事实,并以此作为跟美国人在西柏林问题谈判中的新筹码。
谢:这是西方的观点,是错误的。美国人的优势高出我们一大截,在古巴部署几十枚导弹就能改变这一格局吗?这不是为了在柏林问题上施加压力,不是,家父的意图是威慑美国人不要进攻古巴。
《明镜》:这个岛对他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谢:最初古巴对苏联来说并不重要。后来菲德尔·卡斯特罗逐渐向苏联靠拢。我还记得我是怎样问家父的,我当时问他我们为什么不跟古巴签署一项防卫条约。他的回答是:古巴离我们太远,却离美国太近,这太危险了。
《明镜》:那为什么他改变了主意呢?
谢:当卡斯特罗说“我是您的盟友”后,家父已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世界大国的领袖,如果他不保卫他的盟国,那他将丢尽颜面。
《明镜》:这听起来好像是卡斯特罗把他引诱到陷阱中去了。
谢:可以这么说。但是您对比一下西柏林的形势,对于美国人来说,西柏林在战略上并不重要。尽管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保卫它呢?原因在于对其盟国的信任。古巴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但是人们不可以说出来。
《明镜》: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随即宣布对古巴进行封锁,并要求令尊从古巴撤出导弹。
谢:这时我们感到松了口气,因为这意味着谈判。毕竟除了中程导弹之外,我们在古巴还有几十件可随时投入使用的核武器……
《明镜》:……这些美国人不知道。
谢:一旦美国对古巴发动进攻,我们驻那里的部队将用这些导弹自卫。美国侵略军肯定会付出伤亡人数超过10万的代价,这时肯尼迪将按动红色电钮。我们已接近世界末日的边缘。
《明镜》:幸亏令尊作出让步,撤回了导弹。这难道是一次失败吗?
谢:这是美国人的说法。赫鲁晓夫向肯尼迪亮出了铁拳,随后又把尾巴缩了回去,尽管如此,但这不是失败。家父达到了其要求美国人不攻击古巴的目的。
《明镜》:美国人声称,他们从未有过直接攻击古巴的意图。
谢:在美国登月后,我们当时也称,我们本来也不想飞到月球上去。美国人当然要发动进攻了,即使不在1962年,也会在1963年或1964年。
《明镜》:1964年令尊被迫下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接管了权力。是他下令谋杀令尊吗?
谢:克格勃官员跟勃列日涅夫谈过此事。但他不是这种类型的人。这只是传言,不足为凭。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
1960年,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在联合国。
黑白双色墓碑象征了赫鲁晓夫功过难明的一生
尼基塔·赫鲁晓夫之子谢尔盖·赫鲁晓夫
1961年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与纳会晤
1961年一名民主德国士兵越过铁丝网逃到西柏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