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纽约扛起反恐旗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9-12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纽约扛起反恐旗 “9·11”距今一周年了,纽约市民正在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市长布隆伯格对新闻媒体说,纽约纪念活动突出追忆过去和展望未来两个主题,'...

纽约扛起反恐旗


“9·11”距今一周年了,纽约市民正在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市长布隆伯格对新闻媒体说,纽约纪念活动突出追忆过去和展望未来两个主题,而重点是展望未来——纽约需要重现往日的辉煌。布隆伯格上任9个月来参加的公众活动鲜有与“9·11”无关的,只是惨兮兮的追思会越来越少,新项目落成、华尔街公司回迁一类活动越来越多。
“我们不能老哭哭啼啼”
《纽约邮报》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47%的受访者在“忆旧”和“前瞻”之间选择了后者,选择“忆旧”的只有36%。昆士区的一位受访者说:“‘9·11’是无法令人忘怀的,就像纳粹大屠杀无法令人忘怀一样,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哭哭啼啼,我们得往前走。”
在回答另一个调查题“你主张慈善捐款继续用于救助‘9·11’受难家属还是用于其它需要财政支持的项目”时,63%的答案是后者。上周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的庆祝美国足球赛季开始的音乐会上,成千上万的歌迷和球迷为摇滚乐手的表演喝彩,构成时代广场一年来少有的风景线。
不过纽约人对这个城市的安全仍然不太放心。他们在一年前那个万里晴空的早晨发现纽约并非同想像的那么安全,而一年后的今天,他们觉得它依然不安全。《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民众为自身安全担忧,认为再次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是有的。调查还显示,美国民众对当前时局心中无数,行事听天由命。绝大多数人预料美军会同伊拉克开战,但只有1/4的人认为伊拉克“构成了威胁”,现在就应对它采取行动。2/3的人认为采取行动应该得到盟国支持,更多的人主张行动之前应先得到国会同意。
4万警察难保市民安全
纽约800万市民享受着近4万名警察的保护,号称世界上警员力量最雄厚的城市。即便如此,世贸中心还是倒掉了。这不能怨警察,因为警察没有受过反恐训练。传统的警察受命打击流氓犯罪,而不是防范民航飞机撞大楼。“9·11”以来,纽约警察开始懂得要跟上形势。
现年61岁的纽约市警察局长雷蒙德·凯利是出生在布鲁克林区的“本乡人”,在纽约干了31年警察,拥有法学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3年世贸中心发生爆炸案时他曾任警察局长,今年1月又应布隆伯格召唤再次出山。最近他频频亮相,感慨地向记者表示,1993年世贸中心挨炸时我们就提出反恐建议,但是从上到下无人理会……
当记者问他上任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如何保证纽约的安全时,他说:“我们正在做,我们需要做更多,但我们钱不够。”
布隆伯格和凯利今年上任伊始,就在纽约市警察局内增设了反恐办公室。办公室的两个头头领有副局长衔:一个是美国前海军陆战队中将弗兰克·利布迪,另一个是在中央情报局干过35年的情报专家戴维·科恩。纽约市不再只靠联邦执法机构来保护安全了,它扛起了自力更生反恐的大旗。
惶恐之中练反恐
现在,纽约的专职反恐警员从1年前的20人增加到900多人,其中120人是新组建的反恐特遣队队员,另有90名侦探协助利布迪搜集和分析情报。27名阿拉伯文翻译被招募进局,“派上各种用场”。其余反恐警员大多被派到世贸中心旁边的布鲁克林大桥、市最高建筑帝国大厦等要地执勤。他们携带重型武器,有意展示反恐态势。凡棒球赛之类的大型公众活动,必有反恐警员在场。警察局新设了反恐热线,平均每天接到四五十个报案电话,警员认真对待,但至今没有一个案子得到侦破。警员们常被突然通知集合,参加代号为“第29号命令”的反恐演练,项目之一是对付恐怖威胁,如处理放置在大桥上的炸弹之类。过去1年里该市53000名武装警察和便衣中有6000人接受过这种训练。
尽管如此,有着28年联邦调查局工作经验的纽约州长反恐顾问卡尔斯特罗姆,仍然把目前的纽约称作恐怖分子眼里“不设防的目标”。其疏漏之一是联邦机构掌握的恐怖嫌犯的资料数据无法及时通达纽约地区,纽约只有60%的电脑装有处理有关信息的设备。对讲系统失灵被视为消防队员未能及时从世贸中心高层撤退的罪魁祸首,而纽约市警察局至今还没有配齐高频有效对讲机。警察局的一些直升机也已有了年头,无法在空中通过电脑发送照片。
对此,凯利有难言的苦衷。布隆伯格承认今年纽约市有5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故而不得不紧缩开支。警察局得挨一刀,砍去7%也就是1·2亿美元的预算。少花钱能多办事吗?凯利这位法政专家确实遇到了难题。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