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黎以争议点萨巴阿农场纪行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9-12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黎以争议点萨巴阿农场纪行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可以说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因为这是以色列第一次被迫从一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上'...

黎以争议点萨巴阿农场纪行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可以说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因为这是以色列第一次被迫从一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上撤离。但此后,黎以边界却并未因此平静下来,黎巴嫩抵抗组织和以色列军队的交火时有发生,与此同时,一个以前陌生的地名——萨巴阿农场频频见诸报端,它几乎成了黎以争端的代名词。
复杂的历史
萨巴阿农场长十余公里,宽两三公里,原先由14座小农场组成,是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3国交界处的制高点,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注定要成为一块是非之地。有关萨巴阿农场的归属问题极为复杂。黎巴嫩原先曾是叙利亚一个行省,该农场被划在黎巴嫩地区。1943年,黎巴嫩独立后,萨巴阿农场又被划入叙利亚的版图,1964年黎叙两国达成协议,确认萨巴阿地区归黎巴嫩。3年后,即1967年,爆发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及相邻的萨巴阿地区。
趁着黎以边界难得的平安无事,我成为第一个实地走访萨巴阿农场的中国记者,一睹它神秘的面容。
虽然黎巴嫩南部已经解放,但为了防止极端分子到黎以边境地区闹事,进出南部必须经过军队岗哨的审查。但一进入黎巴嫩南部山区,公路上不时可以见到黎巴嫩政府军的军车,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白色装甲巡逻车以及各个路口飘扬的黎巴嫩真主党黄色的旗帜。真主党被美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但作为一个抗击以军占领的抵抗运动,它在当地却享有极高的威望,控制着黎以边境大部分地区。
真主党人的誓言
在一位当地朋友的安排下,我在边境地区的一个小镇里见到了真主党南方武装部队的一位负责人。事实上,这次会面并没有想像中那样神秘,真主党的办公室在当地也很公开化。这位一脸大胡子却不愿透露身份的真主党官员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他丝毫没有我所预料的“草莽之气”,原来他在伊朗等地受过十几年的宗教教育。但一谈到萨巴阿农场,他就马上激动起来,手势频繁,语速加快,一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近10分钟,但意思只有一个:以色列不从那里撤走,真主党就不会停火。
真主党对此事不依不饶,不断用反坦克火箭弹和迫击炮袭击萨巴阿农场的以军据点。就在8月29日,真主党又炮击了萨巴阿地区的两个以军工事,有三名以军士兵受伤,其中一人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虽然以色列对真主党这个专打游击战的非正规军恨得牙痒痒,但是它目前却被困于巴以冲突的泥潭中,抽不出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对黎巴嫩和真主党仅限于口头警告。
对真主党来说,如果停止进攻以色列,就失去了它在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的号召力;而以色列撤军后还不分青红皂白地炮击边界附近的以色列村庄,则属师出无名,还会引起国际公愤。因此萨巴阿农场对它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攻击目标,既扛起了反以的大旗,又有收复被占领土的理由。一些资深分析家认为,萨巴阿农场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新热点,任何一方的过激行为将引发一场新的军事冲突。
远眺萨巴阿
在前往萨巴阿农场的路上,我不禁惊异于敌对两方挨得如此之近,也惊叹边境地区的安宁。如果不是来往的军车和边界线上的铁丝网,谁也不会意识到这里会有战事。瓜农殷勤地向路人叫卖西瓜,小青年们开着飞车吸引姑娘们的注意,世界杯期间可口可乐的促销画贴满了小卖部的外墙。无意间打开汽车上的收音机,原来预设的广播频道里却说着一种奇怪的语言,带路的当地朋友说这是以色列广播的希伯来语,贝鲁特的阿拉伯语台因为信号太弱被覆盖了。
在路边的一块开阔地里,看到一位牧羊人,我们停下来同他搭话。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头说一口很土的黎巴嫩南部方言,他说他不怕以色列人,“他们不会朝我开枪的”。除非局势紧张,他每天都出来放羊。当我亮出相机时,老头摆了好几个姿势,非常配合地让我拍照。当地的朋友劝我照完赶紧走,原来几天前就在这里,一位外国记者在拍照时,以军士兵误把他的超长焦距镜头当成了一件向他们瞄准的武器而向他开枪示警。果然,对面一辆车上的士兵正在向我们这里观望。 
路的尽头被一排路障拦住,上面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用阿文、英文和法文写的告示牌:前面危险有地雷。向导指着远处最高的一座山头告诉我那就是萨巴阿农场。这光秃秃的一座山怎么也让我联想不到“农场”两字,就是不打仗也只能种些橄榄、柑桔等作物。不过地理位置之险要却是显而易见的。向导说以军在山上有7个据点,其炮兵阵地的炮火能覆盖周围二三百平方公里。透过山区的薄雾,依稀可以看见以军在各个据点间修建公路,两辆军用卡车慢慢地盘山而上。当地朋友指着路边的石块说,真主党游击队晚上就在这种地方架上迫击炮或是用火箭筒进攻以军据点,然后趁着夜色撤离。从山脚下,看不到以军阵地里的大炮以及所谓的反导导弹,不过暮色中大山巍峨的身影却给人一种压力。
回到贝鲁特后有一天逛旧书市场,意外地发现一本书里有介绍萨巴阿农场冬天的照片:数米厚的大雪使整座山成了一个白馒头,来自以色列国内和其他国家的游客兴致勃勃地在学滑雪。但是如今黎以边界动荡早已使游客对那里望而却步。我想,也许5年或10年后,那里的雪道上又会重新出现蜂拥而来的游人——黎巴嫩人和以色列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