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巴格达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高级官员纷纷发表谈话,指责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积极和拼命地”试图制造核武器,并扬言要坚决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总统布什也频频展开外交攻势,试图说服国际社会加入美国的“倒萨运动”,多灾多难的伊拉克又一次站在了战争的边缘。
战争箭在弦上
随着美国的战争威胁不断升级,伊拉克国内的紧张气氛也日益浓厚。大街上荷枪实弹的共和国卫队士兵不知不觉间多了起来,他们和警察一起站在街上,盯着来来往往的车辆,随时准备应付任何不测。在市区内开车经常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看见黑洞洞的机关枪口,弄得人紧张兮兮的。据一些经常出入伊拉克的商人介绍,在沙漠地区的公路上还经常能看到军车的调动。
此间媒体最近报道了一条让人不安的消息,伊拉克已经关闭了与伊朗交界的东部边境的所有通道,武装部队、执政党复兴党基层组织以及国家安全部门正对这些通道进行昼夜监视,严防“美国和以色列的代理人潜入伊拉克从事侵略破坏活动”。政府的谨慎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猜测:政府采取这样的行动,肯定是感觉到严峻形势的威胁了。
由于美国的“倒萨”运动已经进入倒计时,随时都有可能对伊拉克发动袭击。在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候,伊拉克国内的反对派很可能会乘乱闹事,因此萨达姆自然会勒紧手中的缰绳,严防祸起萧墙。据逃亡在外的反对派透露,当局今年以来已经多次实施大规模的清洗行动,对不忠的官员和军官以及图谋叛乱的平民坚决予以处置。此外,伊拉克当局也加强了政权的管理,坚决打击腐败官员。最明显的是加强了出入境检查,以前塞些美元就能免检的做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或许是由于局势的原因,现在的伊拉克人比以前更加关注新闻,尤其是有关美国和布什的一举一动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美国文化也在不经意间成了伊拉克人民追逐的热点。当地报纸总是连篇累牍地刊登布什、鲍威尔、赖斯、拉姆斯菲尔德等人的讲话和大幅照片,不知从哪儿得来的小道消息也总能见诸报端,电视上更是每天都在放映诸如《泰坦尼克号》、《蝎子王》之类的美国大片,连收音机里都放着“美国之音”的节目。面对这些现象,伊拉克文化部的官员认为,新闻报道可以帮助人民对当前的局势作出判断,而美国文化则能让人民认清美国社会的黑暗。
平静一如往常
尽管美国已在伊拉克周边布下重兵,但是在巴格达,人们的生活却还是一如往常的平淡和安静。大街上依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老式咖啡馆里喜欢怀旧的老人还是在抽着水烟,喝着咖啡;年青人还是在疾驶的敞篷车上又唱又跳;人们在伊拉克获得西亚杯足球赛冠军后还是欢呼雀跃……许多伊拉克人仍然希望战争不会爆发,他们渴望和平的生活,二十多年的战乱已使得伊拉克人疲惫不堪。然而,战争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了巴格达人的心头。
提到战争,记者见到的几乎每一个伊拉克人都会说“不怕,习惯了”。一位当地人对记者说:“美国有先进的武器,这我们比不了,但他们既然来了,我们就没有选择。我们必须保卫自己的国家,就像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保卫自己的国家一样。我们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争,现在的也只不过是上一次战争的延续而已。我们真的习惯了。”其实,他们嘴上说着不怕,真正表达的却是一种无奈。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战争的威胁下,上床睡觉前要想一想会不会让防空警报惊醒;没有谁愿意生活在制裁的重压下,把政府分发的勉强维生的食品配额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但这的确就是大部分伊拉克人十几年来的生活!
现在,面临着一场可能是毁灭性的战争的威胁,伊拉克人竟然表现得有些麻木了。巴格达的布拉希米还是按部就班地重复着以往的生活。虽然邻居们都在忙着储备食品和水,但是她却没有任何动作。她说她并没有任何紧迫感,她的家人还清楚地记得,1991年海湾战争时,他们家储存的大批食物都因断电而腐烂了。
但是有能力的人还是愿意作些努力。有些家庭已开始慢慢囤积粮食、瓶装水、煤气和发电机用的柴油等生活物资。食品价格总体上是稳中有升,不过市场上还暂时没有出现抢购风潮,估计一是因为大部分人的余钱并不多,二是因为战争还没爆发,商品供应并没有中断。至于汽车和大件家用电器等奢侈品已经卖不动了,有钱还不如留着,当然了,最好是用美元的形式,因为说不定哪天一麻袋第纳尔还换不来一条羊腿。
伊拉克政府最近下达了一个紧急通知,要求工作人员在9月初就到供应中心统一领取10月和11月的食品配额,并陆续分发给每户家庭。由于伊拉克至今仍受到联合国的经济制裁,理论上它只能通过“石油换食品”计划购买到各种食物或生活必需品,然后按人头发放给所有伊拉克人。每月的配额包括勉强够用的面粉、糖和香皂等十多种物品,这些是绝大多数伊拉克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有知情者透露,这次之所以这么快就发放两个月的配额,是因为当局害怕美国军队一下子把仓库全部炸毁,还不如先把东西分发给老百姓,免得“全军覆灭”。另外一下子发放两个月的配额,万一战争爆发,也算是战争储备,其实很多人也真的只能靠政府的这点补助来进行所谓的备战了。
9月8日是伊拉克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记者随邻居家6年级学生法蒂玛来到了附近一所普通的学校。明媚的阳光下,满脸稚气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列队站好,体态丰腴的女校长意气风发地拿着麦克风在讲话,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祥和。然而在记者身旁站着的一位老师却表达了她的不安:“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但我们不知道这个学期能不能这样平静地结束。你知道,美国人要发动战争了。”
寻找避难场所
一位叫拉阿德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家已经和乡下的亲戚联系好了,要是局势再紧张些的话就搬到亲戚家去。他解释说,一旦战争爆发,巴格达的供水很可能会中断,他担心家里的三个孩子喝不上干净的水。
据记者了解,目前的确有些巴格达人已经搬到乡下,或者计划搬走,但是规模远远没有海湾战争爆发前那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钱。那时的巴格达人几乎个个都是有钱人,到了外地很容易就能租到房子。但是长达12年的经济制裁已经耗尽了大部分伊拉克人的积蓄,再加上目前老百姓的工资水平极低,很多人即使到了外地也没钱租房子,除非是沦为难民。有钱又怕死的人老早就跑到国外去了。
至于出国,那就更加负担不起了。光是签证就要40万第纳尔,办理护照和其他手续也要10万第纳尔,这样一下来就得花掉50万第纳尔,虽然折合人民币才两千多元,但是现在大多数伊拉克人的月薪也才一两万第纳尔,一点都不花也要攒上好几年。而且大多数家庭工作赚钱的往往只有一个人,花钱的却是一大家子。
既然逃不出城,钻到地下也是一种方法。作为一个多年处于战争或半战争状态的国家,伊拉克修建了不少设施齐全的防空洞,里面有电、有床、有空调,还能看电视。此外,还有不少机构也开始把地下室改装成防空洞。记者所住的曼苏尔区有个萨达姆儿童医院,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把医院的地下室改装成可容纳500人的防空洞,里面储备了充足的食物、药品和水,一旦打起仗来,可以让二百多名儿童、病人加上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躲到里面。
但是也有不少人觉得防空洞的作用有限,他们相信可怕的不是美国的巡航导弹,因为绝大部分导弹都会精确地落在总统府或一些公用设施上。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巷战、流寇和生化武器,特别是后者,一旦使用,躲到哪里都没用,那无疑将是一场大灾难!
伊拉克女学生(摄影 张淑惠)
伊拉克老人在咖啡馆里聊天(摄影 张淑惠)
美国战机瞄准镜中的巴格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