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日本右翼鼓噪阻止中国进入海洋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9-0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本右翼鼓噪阻止中国进入海洋 日刊载文说,如果台湾与中国大陆实现统一,中国就会成为面向太平洋的国家,台湾海峡就会成为中国的“内海”,等于控制了日本海'...

日本右翼鼓噪阻止中国进入海洋


日刊载文说,如果台湾与中国大陆实现统一,中国就会成为面向太平洋的国家,台湾海峡就会成为中国的“内海”,等于控制了日本海上通道的生命线。对台湾与大陆的统一绝不能等闲视之。文章宣称日本海上自卫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吹美日联手使中国海军与苏联海军一样走向“末路”
【日本《世界周报》杂志8月20日一期文章】题:中国打入海洋与海上自卫队的作用(作者 杏林大学教授平松茂雄)
我国海上自卫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卫长达1000海里的海上通道”。我国政府、媒体和国民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必须关心海洋,必须保护这一海域。但是,与毗邻日本的俄罗斯、韩国和中国之间,存在北方领土、竹岛和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本报注)等领土问题,我国对上述的周边海域无法行使主权,这就是实际情况。
中国推进海洋战略
特别是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很早以前就开始推进海洋战略,充实海军力量,并以此为后盾,积极进入中国的周边海域。
中国把本国的周边海域即黄海、东海和南海视为“中国海域”,并企图通过控制这些海域,开发、利用这些海域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特别是海底石油资源。中国通过实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结果造成能源紧张,特别是石油生产供不应求。对中国来说,开发大陆周边的海底石油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另外,对中东的石油也予以极大的关注。而且,这些海域是交通和军事上的要道,即使不通过直接战争这样的手段,而是通过威胁海上通道,也能够给日本、台湾、韩国和东南亚以打击。另外,通过控制这些海域,中国可以对其周边国家施加影响。
海上自卫队应发挥作用
从我国以往对中国海洋调查船活动的态度来看,很显然,海上保安厅是束手无策的。必须把警备领海的任务全面地交给海上自卫队,并为此而迅速完善必要法律的时期已经到来。
今后海上自卫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要进入海洋,就必须经过周边海域。周边海域过去曾是保护中国大陆的自然屏障,不过,如果换一种角度,则可以说中国被周边国家所包围,处于被半封锁的状态。中国共产党政权诞生以来,美国利用这一地理条件,从海上封锁中国,曾使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走进海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以正在发展壮大的海军力量为背景,加强对南中国海的控制,而且开始进入东中国海,并正逼近我国的近海。但中国至今仍处于被半封锁的状态。
日本占据战略位置
中国要进入太平洋或者印度洋,就必须打破其被周边国家所包围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极为重要位置的是日本。日本同台湾和菲律宾一起,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网。中国要进入海洋,就必须通过我国西南群岛——冲绳诸岛同宫古列岛之间的海域,或者通过台湾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前者海域的宽度约为350公里,后者海域的宽度不过85公里,因此,通过业已现代化的海军力量能够轻而易举地实施封锁。
在中国面向21世纪继续发展的情况下,日本、台湾和菲律宾处于最关键的地位。如果台湾与大陆能够实现统一,那么中国就会成为面向太平洋的国家,台湾海峡就会成为中国的“内海”,等于是控制了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等日本海上通道的重要据点。对日本来说,台湾是海上通道的生命线,因此,对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绝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之所以坚持与台湾统一,是因为台湾地位重要,台湾是中国为进入海洋而必须确保的地区之一,而绝不仅仅是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同样,我国西南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台湾。如果中国想通过诉诸武力实现与台湾的统一,那么不管是否愿意,我国的西南群岛就会被卷入冲突。另外,对进入海洋的国家来说,尽管是像尖阁群岛那样的小岛,其战略价值也非常大。
美日应合作对抗中国
中国作为具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大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国最高领导人毫不掩饰中国军事力量今后仍会继续增强这一点。7月12日,布什政府首次公布美国国防部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年度报告,同克林顿政权时代的报告相比,这一次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对中国的高度警惕。
即使认为美国同台湾的军事合作关系今后仍会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受到美中关系的制约,自然会有一定的限度,不会发展到联合训练和联合演习的地步。因此,如果中国通过武力实现与台湾的统一,那么,在东亚的盟国和友好国家当中,能够协助美军行动的就只有海上自卫队。
要使中国海军与苏联海军一样走向“末路”,美国海军和海上自卫队就必须不辞辛苦,共同做出努力。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