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哥大公布珍藏 掀起“少帅学”热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6-12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哥大公布珍藏 掀起“少帅学”热 【台湾《中国时报》6月10日报道】题:哥大公布珍藏 势掀少帅学热 少帅写日记时是“阶下囚”,做口述历史时是自由身,写日'...

哥大公布珍藏 掀起“少帅学”热


【台湾《中国时报》6月10日报道】题:哥大公布珍藏 势掀少帅学热
少帅写日记时是“阶下囚”,做口述历史时是自由身,写日记写到总统要空一格,口述历史则痛贬蒋介石。研究少帅生平的人,增添了珍贵的两极对立材料,“少帅学”势更加热闹。
张学良并不是一个勤于写日记的人,他捐给哥伦比亚大学的日记本,从1937年开始到1990年。少帅写日记呈“不规则状态”,经常跳日子写,有时数日、数周或数月未写,有时用钢笔、毛笔或铅笔,晚年多用圆珠笔。早期比较用心写,也比较真实,到后来看管他的警卫监视太严,蒋介石把他当成天字第一号政治犯,少帅精神压力甚大,日记就写得像是“标准本日记”。有好几年的时间,少帅甚至用同一册日记本写几年的日记,如1956年日记本(台北出版的“青年日记”本),从1956年写到1960年。
窥见心情的一扇窗
蒋经国曾送少帅一本1957年中央印制厂特别为蒋介石印制的日记本,但少帅并未使用,还是继续用1956年的日记本。哥大把少帅的日记装在22个硬皮档案盒里,因有些日记本是一年一本,有些是数年一本,哥大在目录上(已上网)都有注明,查阅方便。
张学良相关文件和口述历史,皆保存于哥大巴特勒图书馆(即哥大图书馆总馆)六楼善本与手稿室,这间手稿室窗明几净。张学良、赵一荻夫妇的“毅庵书斋”,乃是手稿室中的一个小房间,仅展览张氏夫妇的一些照片、信件、图章及礼品,并非供阅读之用。
蒋介石把少帅关成了举世闻名的英雄和传奇人物,哥大自6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张学良文件和口述历史之后,使用者连日络绎不绝,有学界人士,有媒体记者,也有一般民众。但哥大规定,每日只能有4个人阅看信件、日记和文件,因这些材料都是原件,必须妥善照顾;至于要看口述历史的人数,限制不怎么严,少帅口述历史近100册,都是影印本。
身陷牢笼乐观以待
张学良是个乐观、不屈的人,从他的日记里可看出他虽身陷牢笼,甚少露出沮丧、恨世之情,对生命仍充满希望,这也许是他克享高寿的原因。如1937年1月23日日记:“拟定起居表8点起,运动10分钟,如厕、洗面等至9点。9点早餐,读书一两小时,习字半小时。12点半至1点午餐,走一走约15分钟。1点半至2点半午睡,一两小时。4点读书1小时。10点至11点睡。”张学良年轻时好玩、抽鸦片,是个花花大少,被软禁后,开始大量看书,以经史子集为主,旁及政治、哲学、文学、军事等。1959年2月18日,少帅拿了一笔钱托情报局长到香港买书,日记上并未说买什么书,也许是大陆出版的古籍或研究古籍的著作。少帅是很大方的人,情报局长帮他忙,他送了大礼(洋酒、火腿、茶叶和派克61型)。蒋介石御医熊丸帮他看小病,也送一支派克61型。少帅知道这批人必须好好打点,否则日子难过。
少帅很喜欢读《明儒学案》,此间曾盛传他是明史专家,还是过揄之词。少帅最喜欢的也许是照相,每次有机会出游(都有警卫在旁),少帅和赵四就拼命照相,1956年2月9日从台北回竹东井上温泉“拘地”,少帅与赵四“在大溪公园和桥头照几张照片,经过关西,在一溪边野餐,又照了几张照片”。
回赠送礼加上谢函
从少帅的日记中,也可看到国民党官场送礼风气的盛行,少帅每次都会把礼物内容记下来,宋美龄送最多礼物,过年过节必送,平时也送,礼品包括皮鞋、烟、酒、水果、茶叶、火腿、肉松、衣物、桌灯、糖果、咖啡和月饼等,少帅都会回赠,加上谢函。少帅的东北老乡、曾任考试院长的莫德惠,很尊敬大家长,常送重礼。其他官员送礼物,少帅都会记下“某某人送礼,回绝”。1958年圣诞节,蒋经国送卡片、酒、香水给少帅,少帅则回赠蜀刻明版《三国志》和一套女睡衣给蒋方良。1959年过春节,少帅送四盆洋兰(在台北中山北路购买)给蒋经国,小蒋回送年糕、火腿。1959年6月15日,蒋经国送一部轿车给少帅,算是大礼。
对小蒋颇为恭维
蒋经国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对少帅“有兴趣”,因少帅一直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禁脔”,小蒋甚少介入少帅事务。但因少帅是由士林官邸和情报局负责监管,而小蒋是情报头子,又是接班人,故很自然地慢慢管起少帅之事,与少帅关系不错,因小蒋对少帅很客气,少帅心理上觉得很舒服,在口述历史中对小蒋颇为恭维。尽管如此,少帅和赵四当然知道小蒋的厉害,赵四在口述历史中说,什么人要去看少帅,都需经过小蒋的过滤(只有张群、张大千和王新衡等极少数人例外)。少帅住在高雄西子湾时,一些国军高级将领曾获准去看少帅,如王叔铭、彭孟缉、刘安祺等。
少帅的文件、遗物能够永存哥大,乃是中外学界一大盛事,遗憾的是,口述历史存在太多缺点。哥大本身在6年前少帅夫妇捐出文物时,即闹过笑话:少帅的英文名字是彼得(Peter),赵四小姐是伊迪丝(Edith),少帅夫妇根本未出席捐赠仪式,结果1996年11月15日出版的哥大校内刊物《纪录》,登了一张少帅儿子与媳妇在典礼上的照片,照片说明是“张彼得及其妻子张赵伊迪丝”。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