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切尔诺贝利 掀起盖头来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6-1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切尔诺贝利 掀起盖头来 《华盛顿时报》:核泄漏余波未平《洛杉矶时报》:已开办“历险旅游” 【美国《华盛顿时报》6月9日文章】题:在白俄罗斯,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 掀起盖头来


《华盛顿时报》:核泄漏余波未平《洛杉矶时报》:已开办“历险旅游”
【美国《华盛顿时报》6月9日文章】题:在白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余波未平
教堂墓地的土壤仍然有核辐射。他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已是空荡荡的。61岁的伊万·卡楚博最近回到了这片禁止进入的核辐射区,以纪念他的童年和已故亲人。
由于通往鲁德尼亚什利亚吉诺村的沥青路变成了崎岖不平的碎石路,来访者会看到一块“禁止进入”的牌子。在1986年4月26日发生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事故16年之后,通往这一地区的所有交通依然是被禁止的。
卡楚博感到悲哀是因为他不能定期前往安葬他母亲和姐姐的墓地吊唁。那片教堂墓地位于禁区内。他说:“我们只获准一年来一次。即便这样,我们还必须贿赂警察才能进来。对我而言,回到这里是令人伤感的。这个地方已融入了我的灵魂。”
失业和贫穷还迫使许多人非法生活在辐射区内。禁区内母牛在吃草,尽管这里的核辐射远远高于放牧的合法标准。数千名儿童,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因受到牛奶中放射性碘辐射而患上了甲状腺癌。根据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预计患甲状腺癌的人数将急剧上升。 
拾荒者不仅将树木带出了该地区,还将不同种类的蘑菇和草莓拿到外面市场去贩卖,没有人能确切知道他们购得的东西是否受到过辐射。
由于有受到核辐射的危险,35万白俄罗斯人中的13·5万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撤出或被重新安置。在白俄罗斯东部受到严重辐射的戈梅利地区,人均寿命从1986年至2000年缩短了5年。
【美国《洛杉矶时报》5月11日文章】在火警?望塔上,尤里·扎耶茨突然举起望远镜指向远处的一片白桦林,激动地喊道:“它们在那儿,在森林边吃草。”
接下来,大家坐了近两个小时的车,穿过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形成的荒野,这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群野生普氏野马进入大家的眼帘。
当大家纷纷挤出汽车打算瞧瞧这种个子不高但体格强壮的野马时,切尔诺贝利生态中心的动物学家丹尼斯·维什涅夫斯基告诉大家:“等在这里别动,它们会到我们这儿来的。”
切尔诺贝利信息中心是负责组织游客参观前往反应堆周围“隔离区”的机构。切尔诺贝利旅游项目成为乌克兰的热门话题是在1月份后。当时联合国的一篇报告要求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居民学会怎样安全地生活———如只食用隔离区以外生产的农产品,此外还建议开展专项旅游活动,从而开辟为该地区创收的途径。
切尔诺贝利信息中心副主任米科拉·德米特鲁克说:“联合国的建议晚了12年,因为我们从1994年开始就创办旅游了。”
基辅的一些旅行社已经在他们的网页上宣传他们的旅游项目,但是到目前为止,隔离区当局还不愿大力宣传。德米特鲁克说:“很多事情我们还不清楚。我们把危险告诉给所有人,包括科学家在内。”
核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见,认为这里是一个毒物丛生的荒野、毫无生机的核沙漠,任何神志正常的人是不会想来这里旅游的。然而事实上,由于停止了工业化开发、滥伐森林、耕种开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的退出,核辐射已使这片区域变成了欧洲最大的一块野生动物聚居区。目前这里有270种鸟类,其中31种属于濒危品种——这里已成为欧洲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看到黑鹳和小雕等稀有鸟类的地方。因此,到切尔诺贝利成了一种历险旅游。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