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吃热战京苏大菜
【台湾《新新闻》周报4月24日一期报道】题:京苏大菜热战台湾小吃(记者 吴德亮)
原文提要 随着台商大举进驻苏州,号称地道台湾口味的台式小吃餐厅也林立街头,成为苏州的新景观,许多在台湾享有盛名的美食,在苏州也都大受欢迎,连百年来吃惯了苏州卤鸭面的当地人也趋之若鹜前来尝鲜。
苏州菜因独具一格的烹饪技艺而名满天下,号称“苏帮菜”或“京苏大菜”。但对许多台湾朋友来说,苏州菜或许稍嫌“甜腻”了些,因此90年代末期台商大举涌入之后,从早先不断要求厨房“糖少放些”或“尽量清淡些”,到现在自动改良以投台商所好,苏帮菜竟也有些许的台湾味了。
形势比人强,即使各方的统计数字不一,苏州台商的总数少说也有20万人以上。百年老店动辄近千元人民币的豪华筵席包厢大多为台商所订,苏帮菜的“台湾化”自难免。随着台湾流行风的吹袭,苏州近些年更出现许多以小吃为主的“点心城”,卖的虽是苏式小菜或卤味,却以自助方式取菜填单,餐后再依单结账,经济实惠且能享用不同菜式,因此大受当地民众欢迎。
台湾美食抢占古城
“观前街”命名来自于香火鼎盛的道教圣地“玄妙观”,远从西晋时代即“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历经1800多年的沧桑变迁,无论政权如何更替,一直都是“物倾东西、声烁古今”的精华商圈。不过,当观前街从过去一条宽仅3米余的石条路,到1999年9月拓宽整治变为今日名店林立的大街后,当地居民才猛然惊觉,许多台湾旗帜鲜明的商家早已悄悄进驻。除了一窝蜂抢进的婚纱摄影、服饰精品、鞋城还有宝岛眼镜外,台湾小吃也赫然在目。
早期台湾餐饮娱乐业登陆苏州,多半集中在台商聚集密度最高的昆山。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台湾料理也逐渐蔓延至整个苏州市。塔圆路与长江路一带,上岛咖啡、台湾面担、古早人等餐厅一字排开,香喷喷的鲁肉饭与咖啡香飘四周。
台北人再熟悉不过的傻瓜干面、卤白菜、蚵仔面线等乡土小吃,或苦瓜炒咸蛋、姜丝炒大肠、客家小炒等家常菜全都上了台面,不仅满足了当地台商的口腹之欲,也逐渐受到苏州人的喜爱,甚至还吸引了附近苏州乐园的大批游客。至于路边随处可见以店面方式经营的“台湾槟榔专卖店”,规模绝不亚于台湾常见的槟榔摊。似曾相识的霓虹店招在入夜后发出暖味光芒,多少也抚慰了台商们的乡愁。
两地小吃捉对厮杀
在塔圆路上开设“台湾面担”的李登伟说,早先家里看好大陆的餐饮市场,先由哥哥在上海开设“美好家宴”餐厅,没想到生意出奇的好,因此才又增设了昆山店与苏州店。开业初期做的几乎都是台商生意,尽管当地台湾高科技产业多设有员工餐厅,明?电脑的员工餐厅更号称四星级酒店标准,但大部分“台干”还是喜欢到这里尽情吃喝,地道的台湾风味应是最大的诱因。楼上楼下共可容纳150位客人,周二、周三经常客满。尤其店内还能看到当日的《中国时报》,与过期的《时报周刊》、《新新闻》周报等,资讯不致与台北脱节。问他每月订费多少,年轻的小伟显得有些尴尬,原来每天总有台籍主管将公司看过的报纸或杂志带过来,算是资源共享吧。也有许多厂商干脆在此长期包饭或要求外送,甚至还有高达25元人民币天价的订制便当。
而苏州古城内,不仅百货超市内标榜台湾进口的新鲜水果琳琅满目,就连台湾小吃也与苏州点心捉对厮杀,包括观前街附近直接以“台北小街”命名的餐厅,以及临顿路上的“台中小吃”等。此外,也有以速食店型态出现的“正宗台湾鲁肉饭”,每碗外加蛋花汤与酸菜各一,标价每份人民币10元,在当地算是高价位了,居然也高朋满座,令人咋舌。
猪脚也是苏州传统美食之一,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同里古镇的“同里酥蹄”与周店古镇的“万三蹄”。不过显然多数台商还是习惯台湾口味的卤猪脚,炖得酥烂且香气四溢,就连当地居民也往往忍不住前来一尝究竟。
台湾餐饮业的崛起,会不会对京苏大菜构成威胁?当地餐饮业的普遍回答是不会,因为苏州菜主要以“大菜”为主,台湾则多为乡土小吃。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老美用肯德基、麦当劳登陆,台湾则以鲁肉饭抢滩。”而且百多年来苏州人吃多了卤鸭面,换换台北地道的傻瓜干面也不错。
尽管许多苏州人不服气地表示,“台湾人老是嫌苏州菜太甜腻,台湾菜还不是猛放酱油,而且老是弄得黑乎乎的,不如苏州菜讲究色、香、味,起码端出来要好看多了”。但愈来愈多的苏州市民爱上台湾风味十足的小吃,却是不争的事实。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