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穿越战后巴控区
签了生死协议,五过以军哨卡,闯入以军装甲兵阵地,靠“投石问路”的原始办法走出了十公里雷区,新华社驻耶路撒冷三名记者——
21日以军宣布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作为记者,我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去西岸战后巴控区看看?
签署生死协议
我们立刻被这个想法激动着。在这次长达3个多星期的中东地区20多年来最大的军事行动中,以军相继宣布约旦河西岸各主要地区为军事禁区,外国记者进入采访都无比困难,更不要说是“穿越巴控区了”。
我们开始给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以色列国防军外国新闻处等打电话。最后,我们被告知:如果你们执意要去,那就到国防军发言人那里办理有关“战区采访申请”手续,并签定一份风险自负的“生死协议”,把抵达时间和人数等详细情况告知军方后就可以启程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危险,危险,危险……”这样的字眼一直在我们脑子里游荡;“西岸,西岸,西岸……”的字眼也一遍遍诱惑着我们。
我们新华社耶路撒冷分社的三个同事相互看着,忽然都笑了:我们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太想去了。去!明天一大早就去!首席记者明大军立即给总分社打电话汇报了我们的想法并取得了支持。
五过以军哨卡
一进入巴勒斯坦领土,路上的汽车明显少了。偶尔,我们会碰到正在撤离的以色列坦克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士兵老远就用枪指着我们的汽车,示意我们靠边让他们通行。
路越来越不好走,显然是在多日的军事行动中被以军坦克破坏的。路两边也越来越显示出破败的景象。阳光下,除了鲜花盛开的原野和路边无人照看的庄稼外,我们没看到一个人、一辆车。这种景象,让我们不禁有些恐怖的感觉。
就在这时,我们远远看见了以军的第一个哨卡。在荷枪实弹的以军士兵的严密监视下,我们缓缓地停下车,赶紧出示证件。这个哨卡显然已经接到了以国防军外国记者处打来的电话,士兵在核对了我们的名单后,示意我们可以过去。
我们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认为里面安全吗?”这个士兵丝毫不理会我们的问题,只重复了一句:“你们可以进入了。”事实上,这只是我们一天采访中所经过的第一个哨卡。在随后的行程中,我们先后又经过了四个以军哨卡。
这些哨卡里的士兵都严阵以待,他们并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依然忠实地执行着严格限制行人进出的命令。这些士兵有的对我们很热情,有的则板起面孔,一副冷峻的表情。但是,所有这些哨卡都不允许我照相——尽管我实际上已经拍了不少照片。
闯入装甲兵阵地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以军哨卡位于一个装甲兵阵地附近。所以,我们实际上无意中闯入了以军的重火力阵地。我粗粗数了一下,那里大约有20多辆装甲车,至少6辆坦克。
在中东地区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下,这些坦克和装甲车的旁边开满了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鲜花。在远处,几个巴勒斯坦村镇散落在青山白云之间,清真寺的宣礼塔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由于我们证件齐全,又是一副外国人的面孔,阵地上的士兵很快就打消了对我们的戒备,和我们攀谈起来。我们也获准在阵地上四处游走,随意拍照。明大军还打开一辆装甲车的后车门,仔细观看了里面的物件。
部分士兵已经开始准备回家了,他们打点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等候来接他们的汽车。一名士兵一边走一边甩起包裹,回头挥手对他们已经呆了快一个月的战场说再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有的士兵席地而坐,分食一些简单的方便食品,这是他们的午饭。
士兵们和我们谈得很高兴,而几个军官模样的人则和我们保持着距离。他们不向我们透露任何情况,只说他们相信在杰宁难民营里除了激烈的战斗,“什么也没有发生”。
走过十公里雷区
从杰宁前往纳布卢斯的路已经被挖断了,我们只好从一条小道去拉姆安拉。可是,我们开了20多公里,忽然发现前面同样横着高高的路障——此路也不通。我们再次掉转车头,想从另外一条路开往和拉姆安拉在同一方向的巴勒斯坦最早实现自治的城市之一———杰里科。
路越走越荒凉,同样是一个人也看不到。除了路上明显的以军坦克履带压出的痕迹外,我们看不到任何人迹。路走错了?但地图上和我们问路的结果都显示应该走这里。就在这时,我们忽然同时发现路边的一个警示标志:小心地雷。
我当时脑袋里嗡的一声,心顿时猛跳起来。怎么办?原路返回还是继续前进?经过反复研究地图,我们决定继续前进。我们分析,地雷一般埋在路边,只要我们沿着路中间以军坦克的痕迹走,应该没有问题。
但实际上,这一路我们都在提心吊胆。我们不会不知道巴勒斯坦极端分子的地雷有多厉害:前不久在加沙,一辆以军坦克压到了地雷,不但坦克被炸成废铁,就连坦克里的三个士兵也全部丧生。
突然,我们碰到了真正的难题,当我们沿着坦克痕迹小心地穿过雷区的时候,发现坦克的痕迹不见了!前面的路面显然已经被坦克压坏了,除了泥浆和积水,什么痕迹也没有。仔细一看,原来这里曾经是以军的一个哨所,用沙袋堆成的防御工事依然在荒草中耸立着。
回去?前进?这小小的水潭,成了我们最大的考验。最后,还是明大军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我们几个小心翼翼地找来一些石头,由近及远地向水潭投掷——这一方面是为了试探水的深浅,更重要的是试探到底有没有地雷。最后,靠着这“投石问路”的原始智慧,我们走出了这10公里雷区。
明大军填写战区采访申请
明大军在以军装甲兵阵地
明大军在雷区“投石问路”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