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新极右幽灵在欧洲徘徊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4-2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新极右幽灵在欧洲徘徊 勒庞出线引发全球震惊 【德新社巴黎4月22日电】今天,法国各地超过10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极右派政治家让—玛丽·勒庞进入法国总统'...

新极右幽灵在欧洲徘徊


勒庞出线引发全球震惊
【德新社巴黎4月22日电】今天,法国各地超过10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极右派政治家让—玛丽·勒庞进入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
抗议者中很多都是尚未到投票年龄的中学生。他们走出课堂来表达愤怒。示威者在20多个城市举行和平游行。他们举着的标语中称勒庞是种族主义者和法西斯,并将周日的选举结果称为法国的耻辱。
【法新社华盛顿4月22日电】极右派偶像让—玛丽·勒庞在法国大选中胜出,在全球引起了震惊。几小时后,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汤姆·达施勒警告欧洲面对反犹太主义“最黑暗的阴影”。
在勒庞挤入与希拉克进行的决定性选举后,布什政府拒绝发表评论,等待5月5日的最终投票结果。
【俄塔社莫斯科4月22日电】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卢金评论21日法国举行的第一轮总统选举时说,法国极右组织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没有任何获胜的机会。但第一轮选举结果表明,“右翼极端势力相当活跃”。这一倾向不仅在法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
杜马右翼力量联盟议会党团副主席鲍·纳杰日金称勒庞能进入第二轮选举,对西方民主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欧洲现象具有社会背景
【法国《人道报》4月22日文章】题:一种欧洲现象:奥地利、意大利和丹麦之后轮到了法国
继奥地利、意大利和丹麦之后,法国现在也面临极右势力迅速发展的局面。这种现象先后在欧盟各国出现,每次都有各国自己的特点。约尔格·海德尔(在奥地利上届议会选举中赢得27%的选票)精明:他利用国家面临的困难,战胜了社民党;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华而不实:他利用自己传媒大亨的地位、借助两个后法西斯主义和种族主义盟友的支持,登上了意大利国家权力的顶峰;还有丹麦极右翼女领导人蛊惑人心:她利用丹麦人对外来移民的恐惧心理(丹麦其实是欧盟接纳外国移民最少的国家),公开宣扬种族主义政策。
但是这种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把它看成一种欧洲共有的现象。每一次,不管是奥地利、意大利、丹麦还是法国,极右势力的上升都有着同样一触即发的社会背景:政客们似乎越来越远离老百姓平常关心的问题。
排斥移民可能愈演愈烈
【英国《泰晤士报》4月22日文章】题:酒吧中刺耳的政治声音响彻欧洲
酒吧中对外来移民表示不满的声音突然进入了欧洲政治的大雅之堂。是勒庞的胜利使得这种声音变得响亮。
经济的衰退——对失业的担心——和移民(廉价的、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问题是重要的因素。“9·11”恐怖袭击使这种忧虑公开化;伊斯兰势力的威胁和我们中间的恐怖分子不再只是剃着光头的蛊惑人心者大肆宣扬的内容,而是成了正常的政治讨论的主要话题。
所以,海德尔所引发的隐忧现在正在欧洲大陆蔓延开来。
去年秋天,反移民的丹麦人民党获得了12%的选票,使它在议会中的席位几乎翻了一番。在瑞士,克里斯托夫·布洛克通过发表反移民言论拉到了23%的选票。在挪威,走中间路线的政府由卡尔·哈根领导,他曾鼓吹在北极开辟流放地。下月荷兰将举行大选,结果必将令人震惊。
实际上,右派在欧洲取得胜利,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不安情绪,这种不安源于自己所熟悉的货币遭到废弃以及在主权问题上的让步。丹麦人就对欧元采取了抵制态度。
丹麦人似乎和法国人一样,变得不愿意让别人分享他们的繁荣。在欧洲各地,人们不再感到本国繁荣的未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利用潮流转变极右形象
【日本《每日新闻》4月23日报道】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的党首勒庞在法国战后政治中,首次进入总统决胜阶段选举,这是最近一两年来极右政党在欧洲政治中显著抬头的象征。但是,如果仅仅把这件事放在左右的坐标上来考虑,那就会忽略极右现象中的新动向。
90年代,欧洲政治的对立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欧洲统一及全球化的进展,过去的左右意识形态的对立已不复存在,今天主要变成了“赞成”还是“反对”欧洲统一及全球化的对立。
欧洲的极右政党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潮流,实现了自己形象的转变,博得部分选民的支持。从这个角度说,它们决不是以往的“极右”意义上的政党。
过去的执政党如保守党及社会民主党强调“效率”、“竞争”、“自己的责任”。相比之下,极右政党是从大众的不满、对领导层的不信任、对治安状况的不安等这些大众的生活感觉出发提出政治口号。
欧洲政治今天正在向多党化发展。正因为如此,可以认为,极右政党将作为保守联合政府的补充势力,对其政策发挥影响,并日益突出自己的存在。
法国马赛22日举行反对勒庞的示威游行(路透社)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