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美欧关系:怨声未已 若即若离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4-17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欧关系:怨声未已 若即若离 美国傲慢欧洲嫉妒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4月15日一期文章】题:欧洲的嫉妒,美国的傲慢?(作者 保罗·约翰逊) 美国前总统西奥'...

美欧关系:怨声未已 若即若离


美国傲慢欧洲嫉妒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4月15日一期文章】题:欧洲的嫉妒,美国的傲慢?(作者 保罗·约翰逊)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嫉妒和傲慢是一块黑水晶的两面。”他这里指的是劳动力和资本。但如今,拿这句话来形容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仍然适用。对美国的嫉妒是欧洲目前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法国和德国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
德国对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嫉妒由来已久。我们不要忘了在1945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职业化的军队。随着希特勒的倒台,德国人失去了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德国目前的军队规模小、经验少、资金不足、装备低劣、士气低沉。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德国的自豪感主要源于经济———“德国奇迹”。高度资本化、生产力持续增长、出口势头强劲的经济使德国重新找到了自尊。然而现如今,德国的经济也在衰退。德国有430万失业人口,外流的资本高于引进的资本。和“国防军”一样,“德国奇迹”已经成了过去。
相反在这两个领域,美国都一马当先,而且看来势不可挡。美国向世人证明,它能够像德国过去发动“闪电战”那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动战争。德国人对此嫉妒不已。尤其让他们眼红的是,美国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扮演了现在的超级大国角色,而且没有对自己的经济造成任何损害。
法国也对美国怀有强烈的嫉妒,不过其中的主要成份是怀旧情绪。法国的军事实力曾在世界上保持300年的领先。如今,它正设法重新组建一支职业化军队,但空军可用来打仗的战斗机寥寥可数,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多半时间都停在干船坞里。
法国的嫉妒有着更深的根源——源于文化上的仇恨。法国人每天看到本国宝贵的文化、法国语言的精髓遭到以美国化的形式出现的“第五纵队”的破坏,他们会作何感想?
不过,如果说在大西洋的这一边充斥着嫉妒的话,那么另一边就一直存在骄傲自大的事实。美国人向来说话傲慢十足,它的总统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布什的国情咨文就是个例证。布什讲话时,他不只是在对美国人说,还是在对全世界说。西奥多·罗斯福清楚地知道,傲慢会招致嫉妒,所以他才反复讲这句非洲谚语:“说话和气,但手持大棒”。
如今,整个世界都知道,美国手拿一根大棒,而且随时准备挥舞这根大棒。在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前,布什应该自问:“这会不会让人感到趾高气扬?”“我听起来傲慢吗?”“我用这个形容词、或者比喻或者强调是出于必要还是出于骄傲?”经过这样的反省,他的声明会更具威力。
北约内部分歧多
【英国《金融时报》4月10日文章】题:一个正在寻求担任何种角色的联盟(记者 朱迪·登普西)
尽管北约“大张旗鼓”的扩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但这一联盟仍然处在危机之中。对于该联盟为何要扩张的问题,无论华盛顿还是欧洲几乎都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实际上,布什政府内部在北约将来如何发挥有益作用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
“9·11”事件是美国对北约态度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事实上,北约在空运、情报等领域无法给华盛顿提供多少帮助。例如,当德国向阿富汗派遣维和部队时,他们在土耳其耽搁了好几天,因为柏林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不过,在一些资深北约问题观察家看来,华盛顿之所以轻视北约,主要是因为后冷战时代已经结束,而且北约作为一个集体防御组织这一传统作用几近消失。这意味着,美国在需要采取军事行动时要自己“物色和选择”国家或联盟组织,它在“9·11”事件之后就是这样做的。
在某些北约国家看来,东扩是要完成欧洲战后的统一并结束两种意识形态彼此对抗的分裂局面。而对另一些成员国来说,东扩只是为了继续这样一种进程,即北约从一个集体防御组织向一个旨在处理危机和执行维和的政治和安全组织的过渡。北约已经参与在科索沃、波黑和马其顿等地的维和行动。北约一名军事官员说:“现实情况是,原来存在的那些威胁已不复存在。俄罗斯已经不再是敌对国家了。”
在华盛顿,布什至少现在还属于持第一种观点的人。他看来致力于“大张旗鼓”的扩张。五角大楼则不赞成他的看法。防务官员对北约东扩和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只有在新的成员国能够保卫自己并对北约的整个防务作出贡献的情况下,东扩才有意义。
美国国务院则对北约未来角色采取一种视野更为开阔的观点。它认为,东扩是为了扩大和加强欧洲的安全与稳定。
罗伯逊是第一个承认北约并不清楚如何轻松接纳新成员国的人。他说:“在布拉格会议之前必须作出一些艰难的决定。”他还坚持说,北约许多结构带有过浓的政治色彩和象征意义,或“只跟过去相关”。
迄今为止,美国政府一直保持沉默,只是一味寻求北约东扩,而不问北约的未来问题。美国的这种态度进一步加强了北约某些官员的下述看法:华盛顿对于北约本身以及它该如何应对新的军事威胁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构想。正如北约一位高级官员所说:“北约是华盛顿最不愿意控制的一个多边组织。由于它无法确定如何对北约进行改革,因此也就无所作为了。它为此将冒使北约边缘化和疏远其自己的盟友的风险。”
彼此尊重是出路
【美国《洛杉矶时报》4月15日文章】题:美国与欧洲:两个老朋友必须恢复互相尊重 (作者 柏林美国研究院研究员、曾在克林顿执政期间任职于美国国务院的德雷克·乔列特)
听大西洋两岸的言论,人们很容易认为美国和欧洲在走向无法挽回的决裂。不管是关于沙龙、萨达姆还是钢铁,美国和欧洲都没有一致意见。欧洲的许多人认为,布什总统和他的政府是固执的单边主义者,他们不在乎自己的长期盟友的看法。
与此同时,在华盛顿,许多人认为欧洲过分热衷于自己的想法,在军事上又太弱,因此它既不能理解中东这种地方所产生的威胁的性质,也无法就这些威胁做点事情。
双方都是对的,但同时又都错了。华盛顿和欧洲不应互相指责,双方必须改变对待对方的态度。
对于布什政府来说,这需要更加认真地努力把欧洲伙伴拉到自己的船上。迄今为止,布什只是作了口头上的表态并与英国首相布莱尔进行了会晤——但这两件事都没有触及到欧洲大陆。
与欧洲进行磋商的切实努力的缺乏一直是令人惊讶的。国务卿鲍威尔上周对马德里的访问是他今年首次欧洲之行。在副总统切尼为对抗伊拉克寻求支持而进行的10天访问中,他在欧洲停留的唯一地方是伦敦。
欧洲官员说,双方几乎没有工作级别上的磋商。他们抱怨说,华盛顿只是在作出决定后才打来电话。如果连试都不试,华盛顿要想得到欧洲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在美国看来,欧洲需要证明自己是一个重要伙伴,要从加紧改善军事能力以便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开始。
这并不意味着欧洲领导人应该在美国自行采取行动时退避在一旁表示敬意。通常,欧洲所能做的最出色的事情似乎是对美国政策进行事后劝告。如果欧洲领导人认为换一种策略会更加有效的话,那么他们需要为华盛顿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案。
否则的话,预言就会变成现实:欧洲提供的东西越少,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本能就越是得到加强,欧洲就越是被孤立和忽视。
如果欧洲不能改变其看法和态度——如果它拒绝承认新威胁的存在,如果它无法抛弃对美国政策的陈腐批评进而提出更好的设想——的话,那么美欧关系也许会走向许多人所担心的破裂。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它将是历史性的领导失败,双方都应为此受到责备。

我们(欧洲)反对美国对伊拉克采取行动,它背后透着一种傲慢……
(原载美国《洛杉矶时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