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全球石油危机之虞
美刊认为,美国提出“摆脱外国石油束缚”的口号是杞人忧天
【美国《新闻周刊》4月8日一期文章】题:石油饥渴(作者 托尼·埃默森 亚当·皮奥里)
几十年来,美国总统始终在制定计划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总有一天,世界主要能源来源石油将消耗殆尽。特别是“9·11”之后,华盛顿的战斗口号已经改为“摆脱外国石油的束缚”。但是,摆脱束缚没有明确定义。
事实上,纵观全球就会发现,不存在供应危机。我们知道,全球现在拥有的石油比20世纪70年代多得多。利用日新月异的勘探器和传感器,我们已经发现全球石油蕴藏量超过1万亿桶,以前估计的是6500亿桶。回到1970年,以今天的消耗量计算,似乎全世界的石油33年内就会用完,也就是明年。今年,按照同样的计算,石油枯竭的日子将在2046年。在美国,包括著名的锅柄状延伸区在内的得克萨斯州大部分地区,油田早就枯竭了,但石油公司在老油田的弯曲角落里发现了新油矿,蕴藏量的预期开采寿命延长了16年。石油短缺的威胁在消退,前提是我们能够开采出地下石油。
今天,购买石油也容易多了。眼下,中东石油卡特尔控制着大约已知蕴藏量的2/3,但是1970年其成员直接向客户出售石油,因此能够有所针对地惩罚客户。如今,石油是在国际市场买卖,有数以千计的中间商和全球期货交易从中调节。这样一种系统大大削弱了欧佩克的影响力。
发生危机的可能性正在缩小。20世纪70年代不会重来,因为美国吸取了不幸年代的教训。面对石油冲击,吉米·卡特想尽办法对石油价格进行微观调控,结果反遭其害。相反,看看2001年初席卷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加利福尼亚州的破产和部分停电后发生的情况吧。由于价格飞涨,加州人开始减少需求,他们把汽车停在车库里,晚上关掉电梯和电灯。新建能源工厂方面存在的管理障碍被清除了,原来担心的第二个夏季发生甚至更严重的断电现象根本没有出现。能源市场在起作用:如果价格上升,需求就减少。于是危机得以避免。
美国也逐渐不再受石油冲击的影响了。1980年,由于两伊战争,油价飞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用在了石油上,因此石油冲击导致了严重经济衰退。1999年,油价上扬,幅度基本相同,但美国将石油开支减少到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且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此次经济衰退程度之轻出人意料,决非偶然。纽约外交学会高级研究员菲利普·弗莱杰说:“毫无疑问,我们今天不那么容易受到冲击了。”
消费者也越来越没有理由惧怕“外国石油”。欧佩克试图抬高价格的举措长期而言将适得其反。价格每升高一次,就有一批新的竞争者挤入市场。每跌落一回,行业震荡就迫使市场参与者削减成本,这样才能在成本日益降低的行业中生存下来。1974年石油冲击发生后,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应对进一步的供应混乱。但是,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罗伯特·普里德尔认为,从此欧佩克操纵市场的结果就成了价格的“繁荣与萧条周期”,趋于“日益降低的水平”。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就连最近价格升高之后,油价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世界油价走热
石油公司产量占全球份额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