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莲花茎”上好风景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4-09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莲花茎”上好风景 世界上像澳门关闸和珠海拱北之间的口岸地区并不多见:同属一个国家,却由不同的边检和海关机构各自管理;同样飘扬着五星红旗,口岸两侧却'...

“莲花茎”上好风景


世界上像澳门关闸和珠海拱北之间的口岸地区并不多见:同属一个国家,却由不同的边检和海关机构各自管理;同样飘扬着五星红旗,口岸两侧却施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两侧居民进出境管理施行严格的验放制度,却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线,代之以一个俗称“三不管”的缓冲地带。这个“三不管”地带,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海市间颇有传奇色彩和历史渊源的“莲花茎”。
澳门特区由一个半岛和两个海岛组成,从空中俯视,澳门的版图犹如一株亭亭玉立的莲花,而澳门半岛与她的母亲祖国大陆相联结的地带,就是全半岛最狭窄的“莲花茎”。这个只有几百米宽的细茎,承担着人员往来、货物运输的重任。可以说,“莲花茎”虽细,却为咽喉要道,围绕它,也有不少有意思的趣闻逸事。
由来:曾被称为“三不管”的缓冲地带
数百年前窃踞澳门的时候,最初只占有澳门半岛南端的极小一部分,仅限于从今天澳门市中心“大三巴”至“水坑尾”一带。直到中英鸦片战争时期,葡萄牙人才将殖民统治范围北推至现在的关闸附近,并于1870年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西洋“凯旋门”式的“关闸”门楼。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后,葡方在西洋式关闸北方约10丈处,偷偷地设立了一个岗亭,企图将“边界”继续北移。由于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理会。
1952年,新中国成立已经3年,澳葡当局仍然没有将岗亭撤回关闸以南。7月25日,发生了驻守岗亭的澳葡士兵向驻守粤澳边界的中国边防军士兵武装挑衅事件,后演变为武装冲突。在当时负责中南局工作的叶剑英的领导下,中方军民与澳葡当局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澳门同胞也积极行动,对抗澳葡当局。澳葡第一次见识到新中国的强大军事能力和组织力量,一时惶惶不可终日。后来,澳葡接受了中方“道歉、赔偿、撤退”三项要求,不但递交了“道歉书”,还赔偿中方人民币4万多元,并将偷偷北移的岗哨后撤至关闸门楼以后。这样,在中方和澳葡实际管理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现今被称为“三不管”的缓冲地带。
历史当铭记,中华民族承受屈辱的日子却早已荡然无存。随着澳门的回归,“莲花茎”地带现在成为了“一国两制”的交汇点。
景象:川流不息的“北上消费”人群
很多香港人节假日爱到澳门消遣休闲,澳门也因此被形容为香港人的后花园。而现在,风景秀美的珠海正在悄然成为澳门人的后花园,每天都有大量的澳门同胞往返珠澳两地。无论是珠海低廉的物价、丰富的货品还是开阔的空间和齐全的美食,都在吸引澳门同胞“北上消费”。在关闸稍微多停留一会儿,你就会看到川流不息的“北上消费”人群。每到周末和节日的时候,关闸地带就更为繁忙,很多澳门人举家前往珠海,他们用不到澳门消费1/3的价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就餐、购物、泡温泉了。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在关闸地带,又能够见到大批酒足饭饱的澳门人从拱北返回澳门,他们的手中、包里、车内,往往也塞满了采购来的日用品、食品,甚至是家用小电器等商品。
长期在关闸附近工作的人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以前,关闸地带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返乡探望“表叔”、“表哥”的澳门人,往往会应内地亲友的要求携带上很多当时内地紧缺的电器、时装和进口食品等。在一段时期,方便面、电子表、太阳镜等是内地乡亲们最欢迎的物件,澳门人捎上一些过去,往往会成为亲戚间时髦的礼品。如今这种有趣的倒流现象,正形象地说明了澳珠两地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局面。由于两地间信息交流快、交通便捷,因此往来也极为方便。比如说,如果一个澳门人在澳门看到珠海一家餐馆开业的广告,有可能20分钟以后他已经出现在那家餐馆里用餐了。
“水客”:蚂蚁搬家式的“微型走私”
“北上消费”成热潮,还造就了澳门一个灰色行业———“水客”。由于两地之间副食品(特别是蔬菜、肉类)等存在较大差价,一些居住在关闸附近的澳门家庭妇女往往在回澳门时购买一些自用物品,时间长了,发现有利可赚,就逐渐演变成了专职的“输送队”。她们每天往来两地七八趟,去珠海时携带点免税的香烟出售给珠海的烟摊,回澳门时再携带点蔬菜出售给澳门菜贩。据说一趟下来也能挣个二三十元钱,一天能有多少“利润”,也就很容易计算出来了。
人们说“水客”是在法律边缘“趟水”的特殊人群,因为她们携带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大多超过了两地海关的具体规定(根据澳门特区法律,澳门居民入境只能携带自用数量的副食品,且不得携带生肉、带叶蔬菜等),但由于情节轻微,她们往往又不足以被处以重罚,加上这些“水客”们夹带物品使用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手段,令人防不胜防。因此,虽然每天都有被两地海关人员检查出来的违规“水客”,但这种蚂蚁搬家式的“微型走私”,还是在顽强而执着地进行着“老鼠躲猫”式的游戏。
长期固定的“水客”数目有多少?有说三四百人的,也有说七八百人的,具体无法统计。但在关闸“三不管”地带,你一定会见到那些紧张地往小包中收拾整理蔬菜、往衣服中塞带香烟的人群,甚至还会有人主动找你搭茬希望能帮他“带点东西过去”。最近,两地的边检和海关人员还注意到“水客”队伍中出现了新面目,一些男性也加入到了“水客”大军之中。面对这些生活艰辛的底层居民,真是让人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台胞:像走亲戚一样频繁和方便
珠海市有70多万人口,而手机用户竟然有90多万,手机普及率之高比较罕见。其实,这种手机的高普及率也是两地的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随着在内地投资、消费、置业的澳门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为了联系方便干脆在珠海的中国电信或者中国联通上网,办理一个内地的移动电话卡,这样在内地的通讯既便宜又方便。于是,在“三不管”地带,就常能见到很多边走边为手机换SIM卡的人,很多人嫌换卡麻烦,干脆买两部手机挂在腰间。在过关的队列中,常见有人关掉一部手机打开另一部,边排队边打电话说:“喂,我还有两三分钟就到内地”或者“喂,我正在过关”。
关闸和拱北是澳门和内地人往来的主要通道,也是台湾同胞进入祖国大陆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每天的过关人群中,操闽南话和国语的台湾同胞占有相当比例。由于澳门与台湾之间航班密集,再加上台商在珠江三角洲有大量投资,因此取道澳门经珠海进入祖国大陆,成了很多台胞的首选路线。他们从澳门机场下飞机后,搭乘开往中山、东莞、广州的直通大巴,一两个小时后即能抵达。
随着台胞数量的大幅增加,为了加快他们的通过速度,珠海边检部门特地设置了台胞专用通道。听边检的资深工作者说,最初台胞到祖国大陆都充满了好奇,见到什么都要合影,见了边检战士也要问长问短,那是由于多年隔绝造成的亲切中的陌生。而今,台胞从珠海进出祖国大陆已经是熟门熟路,对于珠江三角洲也可谓轻车熟路,完全像走亲戚一样频繁和方便了。听这些等候过关的台胞交谈,也会感到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华南地区的生活之中,他们挂在嘴边的话常会是:“最近去上海没有?”“你在广州的房子升值了。”或者“珠海新开了个东北菜馆,过两天一起去吃猪肉炖粉条”。
交通:“左进右出”与“右进左出”的车道
两地口岸间的“莲花茎”地段,除了是人员往来的要道,也是两地车辆进出的必经之地。悬挂有两地车牌、拥有过关资格的车辆从这里排队过关,这一地段也就成为一个临时停车场。由于澳门和内地交通规则不同,澳门车辆为左侧行驶,因此这里出现了有趣的“左进右出”或者“右进左出”的车道。刚开始驾车过关的新手也许并不适应,但老司机们早已是得心应手了。
目前珠海拱北口岸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陆路口岸(仅次于深圳和香港之间的陆路口岸),全年进出境已经超过4000万人次,高峰期一天过关就超过18万人次。珠海的口岸大楼已经于澳门回归前夕重建,新大楼气派非凡,宽敞明亮的大厅能够容纳高峰期过关的长龙。相比较而言,澳门现在的关闸大楼就显得狭窄一些,常常出现人满为患的场面。特区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报中央政府和与广东省有关方面协商,已经开始开工兴建一座新的关闸大楼,预计明年就可完工。按照规划,澳门新的关闸大楼基本上与珠海拱北口岸大楼衔接,也就是说,随着新关闸大楼的竣工,原来的“三不管”地段也就不复存在了。

走出珠海拱北口岸大楼

穿行在“三不管”地区的旅客

具有西洋风格的澳门关闸牌楼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