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种地”
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朗克成功地设计了世界上最高的无土栽培植物墙,它有30米高,生长着300种植物
【法国《新观察家》周刊1月16日一期文章】题:帕特里克·布朗克对垂直的热情(作者 让·马塞尔·布凯罗)
原文提要 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这位热带森林专家揭开了巴比伦花园的秘密。
帕特里克·布朗克成功地设计了世界上最高的无土栽培植物墙。它有30米高,上面生长着300种植物。来到香榭丽舍大街,在由安德烈·皮特曼装潢的豪华的潘兴饭店的内院里,我们可以一睹它的风采。布朗克开玩笑说:“一两万年来,人们都是在水平面上耕种,而我这二十年来却试图垂直‘种地’。”
布朗克一直在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致力于热带灌木类植物的研究。他的研究对象可不是随意而定的,他研究的是那些生长在热带雨林乔木层下、仅靠1%的光照生存的灌木类植物。
在克雷泰伊市的一条死胡同里,有他培育的几堵郁郁葱葱的植物墙。布朗克详细解释植物叶片的布局:“有一些是叠合的,其余的全是锥形、圆柱形或是束状的,以避免叶片的重叠覆盖。”这样,叶片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光照。在一间杂乱而又生机盎然的小屋子里,摆放着一些玻璃缸,种植各种花草。这里到处都是植物,简直成了红腹鸟和蜥蜴的天堂。水缸下面,水槽里漂着浮萍,点缀着这里的气氛。沙发上,散乱地摊开一份关于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地区植物群落的研究报告。
布朗克对垂直的热爱,始于5岁那年对一个玻璃水草缸的痴迷。8岁时,他又对隐棒属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水生植物很难人工栽培,它生长在水下,叶片形状随光照情况的不同而有差异。他说:“这真是大自然的神话,人们只知道它们原产于马来西亚和婆罗洲。”16岁时,他在一本德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如果将喜林芋的根部浸在水缸里,它就会吸收掉水中的硝酸盐,从而净化水缸里的水质。他说:“我做了这个试验,果然很灵验。我明白了,原来植物居然可以脱离土壤而生长!渐渐地,我把喜林芋的根攀附在格子架上。然后让水缸里的水流出并渗入支架。支架是用硬的合成毛毡制成。之所以不用纯棉,是因为纯棉很容易腐烂分解,且不够结实,无法很好地保持水分和固定植物的根系。”
青年时代的布朗克去过马来西亚,在热带雨林里观察隐棒属植物。他在朱西厄学院将其作为研究课题。但疑问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在缺乏光照、无风、极其潮湿并且几乎没有温度变化的环境里,这种植物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比较和鉴别的能力,他接下来去了美洲、非洲和亚洲,到处考察游历。他想通过对这几个彼此分开一亿多年的大洲进行比较,弄清楚环境的影响及物种自身的演变。他研究了这些植物的分布方式,并由此重现了这些森林的演变史。
在热带地区多次考察游历后,布朗克注意到,那些生长在表层的植物,或是依附在树干上,或是委身于覆有青苔的花岗岩上。他执着追求着自己无土栽培植物的梦想。他认为,这些植物的生长必须有一种坚硬的支架,还要一层可使植物扎根的薄层。“最后,我使用了硬塑料,上面覆盖了一层聚酰胺。”他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结构形式。灌溉装置上每10厘米钻有小孔,受钟表机械装置控制。他说:“人们永远不会知道巴比伦花园是何模样,但我相信自己是第一个摆脱了垂直重量和高度束缚的人。每平方米毛毡和支架的重量不超过15公斤,整个结构极其轻便。”
1994年,布朗克参加了肖蒙国际园艺节。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对他的工作感兴趣,其中有造型艺术家,特别是还有建筑师。透过他们,人们看到了一个领域,一个现在以“绿色建筑”的形式存在的领域。而这个领域竟是萌生于一个5岁孩童的玻璃水缸里!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