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台湾50岁对大陆30岁两岸隔代人才战(下)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3-2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台湾50岁对大陆30岁两岸隔代人才战(下) (续昨)另一股刺激大陆年轻人向上成长的动力,则直接来自经济压力。贫穷的童年,贫瘠的物质生活的旧记忆,离他们并不很'...

台湾50岁对大陆30岁两岸隔代人才战(下)



(续昨)另一股刺激大陆年轻人向上成长的动力,则直接来自经济压力。贫穷的童年,贫瘠的物质生活的旧记忆,离他们并不很远,许多人因此要加倍累积财富,一举致富。经济压力甚至让原本想从事学术工作的知识分子,也只好到高薪的外资企业找工作。
大陆人才的重大缺陷
但是大陆人才虽然具备拼战精神,也有令人头痛的地方。例如,最常被举例的问题:忠诚度极低,为更高的薪资工作,说跳槽就跳槽。
“中国最糟糕就是缺乏过程,什么都用跳的。年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但是做到那个位置(指管理者)就是做人。”实力媒体大中华区总裁李志恒说:“大陆30来岁这一代没有价值观,很难建立公司文化,每个人都在卡位,来不及搞文化。”
因为没有忠诚度,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也很没有安全感。“大陆的人才说起来并不很真,而且经常搬家和换手机号码。”近年来台北、上海两地跑的博士博数位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陈亦珍发现。
陈亦珍还发现,大陆人才的第二大缺点是喜欢吹嘘夸大。第三,部分大陆年轻人的诚信也有问题。
由于普遍对企业忠诚度不高、个人诚信待考验,来大陆投资的跨国企业或台港澳企业,对大陆30世代的信任度多颇有保留。
台湾人才仍有优势
当大陆精英人才纷纷渴望与国际接轨,很多人甚至已经有海外求学、生活经验了,台湾凭什么领先?
21世纪的竞争关键在人才。当大陆人才急起直追时,台湾人才还有什么竞争力?其实,台湾过去数十年教育普及、经济稳定发展的结果,使得台湾人才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优点。二三十年来,台湾企业逐渐成长、茁壮,甚至成为跨国营运的国际级企业,企业内各级人员的管理能力日渐提高。在按部就班的磨练下,台湾的人才普遍说来比较敬业、懂得团队合作,而且处事较圆熟而细致,也较专业。
“台湾比较讲求专业伦理。所谓专业,是做你应该做的事,但在大陆,是做他喜欢做或想做的事。”上海昱泉国际董事长李慈泉指出。
由于台湾人才处事较圆熟而细致,因而当台商需要管理背景复杂的大陆员工时,往往要借重台湾人才。而当他们需要“比较粗放”的营运、执行面人才,则可以用薪资水平相对低的大陆人才。在一些需要管理复杂体系的行业上,台湾人才就更显得不可或缺。
美商IBM大中华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张台杰认为,两岸的科技人才各有强项、弱点,不过重点不在跨国比较,而在全球化的挤压使得跨国企业对人才要求已经到了“非常专业”的地步。张台杰说,与其担心大陆人会不会抢台湾人的工作,不如回头加速提升自己的专业。
台50岁一代须合光同尘
面对大陆人才崛起,形成既是威胁又是机会的矛盾情况,台湾50这一代要如何因应?
“借用老子的话,‘合其光,同其尘’,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两岸人才应该是结合运用的概念。”上海昱泉国际董事长李慈泉就指出,他们的电脑游戏软体,都由台北软体人才策划,但是九成以上的美术工作在上海完成。
两岸分工、追求最大管理综效,已是企业经营不变的原则。但是,台湾50这一代仍然心情复杂。
贫穷曾逼迫许多台湾老一辈企业家出人头地。隔了一两个世代,时空环境逆转,全球化战鼓雷动,他们想要在全世界开疆辟土,但看着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台湾30多岁一代,满足于舒服的环境,总想“Play safe”(安全地优游于工作环境),他们真的担忧。北电网络的缪茗华警告说:“如果不扬弃岛国心态,台湾就没机会。从现在起,台湾应该真正以国际观为本位,现在还不晚。”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