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哈尔”古船驶出《一千零一夜》
凡是到阿曼的中国人,一定要去看一看“苏哈尔”号船。在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阿曼的9天里,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老百姓,只要一谈到阿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总要提到“苏哈尔”号船。“苏哈尔”号富有传奇色彩的马斯喀特——广州之行在这里广为传颂。
马斯喀特的一道风景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布斯坦宫是一座五星级酒店,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曾在这里举行。“苏哈尔”号就停放在距布斯坦宫约200米远的一座人工环岛上。
环岛依山傍海,岛中有一块大草坪,草坪中间有一个大水池,“苏哈尔”号就停放在水池中央。人工环岛地处交通要道,是通往马斯喀特市中心的必经之地。阿曼官员告诉我们,这里已经成为马斯喀特的一道风景,经常来这里参观的不仅有阿曼人,还有外国人。
我们不能靠近船体,只能从稍远处观看。这是一艘双桅木帆船。据介绍,船长80英尺,主桅杆高75英尺。阳光下,从水中也可以看到“苏哈尔”号的倩影,它典雅的造型和非凡的魅力令我们赞叹不已。阿曼官员说,光欣赏它的外表是不够的,只有在详细了解它不平凡的航海史后,才能真正体会它的伟大。
航海传说变为现实
在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航海家辛伯达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一千多年前,阿拉伯航海家辛伯达从阿拉伯历险远航到中国,从而开辟了阿拉伯通往中国的航道。传说辛伯达就是阿曼苏哈尔城的人。
1981年7月11日,一艘阿曼仿古木帆船(船上没有任何机械推进器,全凭风作动力),在海上经历了二百二十多天的惊险航行之后,安全抵达中国的广州。这次航海探险被称作“辛伯达航行”,而执行“辛伯达航行”的船就是“苏哈尔”号。
这次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航行是在阿曼卡布斯苏丹陛下的直接关怀下,由阿曼政府发起和主办的。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它曾拥有最大的海湾贸易船队。阿曼人在公元1世纪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公元6世纪曾到达中国的广州。阿曼的水手名扬四海,阿曼的舰船曾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辉煌的航海史是阿曼人民的骄傲。为提高民族凝聚力及表达阿曼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阿曼政府决定仿造传说中辛伯达当年用过的古帆船,用古代的导航法,沿着古航道远航到中国,将辛伯达航海的传说变为现实。
阿曼官员说,政府把“辛伯达航行”的目的地定为中国广州,有其特殊意义。在历史上,阿曼与广州有着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早在公元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就把阿中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卡布斯苏丹把这艘仿古木船命名为“苏哈尔”号呢?阿曼官员说,苏哈尔位于阿曼北部,在阿拉伯航海兴盛年代,苏哈尔城是当时阿拉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公元10世纪还是阿曼的首都,阿拉伯地理学家把苏哈尔说成是“通向中国的大门”。卡布斯苏丹将此船取名“苏哈尔”号,是为了纪念苏哈尔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它在发展与世界各国文化贸易关系方面的独特作用。
整艘古船没用一根铁钉
建造阿拉伯古船不能使用铁钉,造船用的木板都是用椰棕搓成的绳子连接起来的。这种船既灵活又有韧性,即使撞在珊瑚礁上也不会断开,船反而能更容易地驶出危险区。由于没有任何图纸,只能靠古书上的记载和有关传说来造船,难度可想而知。一些外国造船专家估计,要制造这样一艘船至少需要3年。
阿曼民族遗产和文化部选出30名阿曼造船能手,凭借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加上极其简单的原始工具,开始了造船工作。建造“苏哈尔”号的地点定在具有悠久造船历史的南部港口城市苏尔,从印度运来了造船所需的140吨木料——一种与柚木性质相似的艾尼木和总长度达400英里的1500捆椰棕绳。
30名阿曼造船工匠投入了惊人的工作热情,他们每天从早上6点钟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钟。经过165天的紧张工作,“苏哈尔”号终于建造完毕。
“苏哈尔”号的20名船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的,其中8名核心成员都是阿曼水手。船长由爱尔兰人蒂姆·赛弗林担任。他曾在1976至1977年间驾驶一只兽皮艇成功地横渡大西洋。
七个多月远航广州
“苏哈尔”号的出发时间定在1980年11月23日。阿曼举行了隆重的启航仪式。仪式上,中国方面正式邀请“苏哈尔”号开往中国。
11月23日当地时间上午11点,随着一声清脆的信号枪响,“苏哈尔”号驶离马斯喀特港,开始了它历史性的远航。航行中,“苏哈尔”号历尽艰险:惊涛骇浪和八级大风的袭击、人和鲨鱼的搏斗、陷入赤道无风带的困境、帆桁折断和风帆被狂风撕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勇往无前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首要因素。
“苏哈尔”号途经阿拉伯海、印度、斯里兰卡、印度洋、苏门答腊、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航行6000海里,在七个多月后终于抵达中国广州。1981年7月11日,中国政府举行了隆重仪式,热烈欢迎“苏哈尔”号的到来。船长蒂姆·赛弗林在他所著《现代辛伯达航海记》一书中这样写道:“经过了七个半月的海上航行,等待我们的是非常热烈的欢迎……当‘苏哈尔’号靠近码头时,喧闹声震耳欲聋,乐队高奏迎宾曲,鞭炮声四起……”
没有完结的使命
“苏哈尔”号后经香港被运回马斯喀特,安置在布斯坦宫附近,作为阿曼航海史上的“纪念碑”和阿中友谊的象征,供人们参观。“苏哈尔”号的“辛伯达航行”使命完成了,但作为阿中友谊的象征,它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
为了纪念“苏哈尔”号航行成功,在阿曼的苏尔城存有“苏哈尔”号的复制品;在中国广州,修建了苏哈尔纪念碑。2001年12月25日,阿曼政府在马斯喀特举办“苏哈尔”号航行广州20周年专题讲座,有包括阿曼遗产和文化大臣赛义德、国家委员会主席哈尔希在内的一百多名高级官员和各界人士出席。中国驻阿曼大使赵学昌应邀作了《中国与阿曼友好关系从光辉的历史走向灿烂的未来》的长篇演讲。
2001年10月1日,正值中国国庆52周年,卡布斯苏丹陛下通过阿曼驻华大使侯斯尼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赠送了“苏哈尔”号古船模型。
“苏哈尔”号是阿中友谊的象征,也是阿中友好交往的见证。“苏哈尔”号,我们向你致敬!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