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刊文章中国需要灵活的劳动力市场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3月14日一期文章】题:中国需要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作者 尼克松中心中国问题研究部助理主任丹·尤因)
由于中国经济已经向世界上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开放,中国明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即将到来,而中国效率低下的国内产业将会被压垮。受影响尤深的产业,例如农业和汽车制造业,失业大军有可能再增加。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能够充分吸收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唯一办法就是对早已过时的
户口制度进行改革。
劳动力市场是经济的生命线。工人们离开奄奄一息的产业,进入蒸蒸日上的产业,通过这种流动实现经济的调整。但一个劳动力市场要成为高效市场需要具备三个特性:使工人们能重新就业的能力;工人们能获得新的工作技能的机会;信息的自由流动。根据这三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劳动力市场还极为僵化死板。地方方言和文化障碍妨碍了到外地寻找工作的人,而中国的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市场商品。这意味着雄心勃勃但已下岗的辽宁钢铁工人会发现,要学习新科学技术,例如网络设计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对中国劳动力市场限制最强的一个问题是户口制度,这是一种将农村居民限制在他们的出生地,使他们无法到其它地方寻找工作的制度。这一制度带来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而且悲惨的后果,那就是农村成了下层社会。这一制度使出生在农村的人一直留在农村,在农民和相对富裕的城市人之间筑起屏障。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僵化死板局面有所松动。后来,中国修改了户口制度,允许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新释放出来的多余的劳动力建立了乡镇企业,但也有一部分劳动力流入城市。中国城市大搞建设,为大批低技术工人拥入城市创造了机会。今天,有1·2亿民工在城市里寻找工作。由于没有在城市居住的正式资格,他们只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尽管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上亿农民也愿意离开农村,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有3/4的人生活在农村,远远高于1/2的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竞争优势是其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这已经吸引了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外国投资。然而,要把中国剩余劳动力的好处完全利用起来,中国必须有效地将劳动力与资本匹配起来。流动的劳动力市场能够提高生产率和工人的工资。这样的劳动力市场还将有助于中国从经济冲击中尽快恢复,使得中国经受的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困难时期更短一些。
从本质上说,户口制度是世界上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一个最大规模的实验。建立一个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对人民生活只进行最小程度的干涉——人民必须享有获得可靠信息和作出合理选择的自由。但北京担心如果这样做,潮水般的农村居民将拥入城市,带来动荡不安的浪潮。但如果不进行改革,一个黑龙江的下岗汽车工业工人如何能在广州纺织行业找到新的工作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