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中国为榜样
“中国人超过了我们”
【美国《商业周刊》3月11日一期文章】题:印度面临中国的挑战(记者 布鲁斯·艾因霍恩 曼吉特·克里帕拉尼)
多年来,印度商人雷迪先生的制药公司一直为国内市场提供抗生素中的主要成份,利润丰厚。但是,从1990年年末开始,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开始以半价在印度出售同样的产品。雷迪先生公司的经理人员认识到他们无法同中国人竞争,于是放弃了这种产品的生产。雷迪先生说:“中国人超过了我们。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我们无法与中国抗衡。”
这种情况在印度各地时有发生。最近几年,中国公司生产的廉价电视机、玩具和其它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印度,给数以千计的印度公司带来很大压力。但上述情况也许还不算太糟,中国人现在已经瞄准了印度一直领先的软件业。
在印度公司采取措施对付中国的威胁时,印度政府也开始觉醒了。在经过十多年不太积极的经济改革后,新德里开始认真考虑国有公司私有化问题,同时考虑开放电信和农业等非常关键的部门,修建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
由于认识到中国的劳动力规定更有利于吸引投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今年2月表示,印度要改革严格的劳动力制度,使公司更容易雇用劳动力。新德里还计划开放更多的经济特区,进一步放松政府的控制。
可以肯定地说,印度现在面临的是一项艰巨任务。中国早在20年前就开始改革的事实足以说明印度的差距有多大。只需访问一下中印两国的商业中心——充满活力和高科技的上海与拥挤、衰败的孟买——就能发现二者的差距。这一切都能说明为什么中国去年能够获得468亿美元的直接外国投资,而印度只吸引到23亿美元。印度议员哈拉贝拉和其他议员去年访问了中国。他对中国的进步感到非常惊讶。他说:“我感到很受启发,我对总理说,我们也必须改革。”
双边关系更加务实
印度人把中国作为榜样说明两国的双边关系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北京和新德里都不信任对方并怀有敌意。现在,两国的经济关系正在蓬勃发展,双边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务实的阶段。双边贸易在1998年只有18亿美元,去年一跃达到35亿美元,并预计在2005年达到1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北京也不再把印度看成一个倾销廉价商品的市场。中国领导人想学习印度软件公司的成功经验。中国总理朱镕基1月份的印度之行就包括访问印度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他对欢迎者说,不要总想竞争,要想互补,应该相互学习。
朱镕基总理在访问班加罗尔时曾批准印度软件业大公司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开设分公司,随后建立软件开发中心。几天后,另一家印度软件公司也在上海落户。一些印度信息技术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发展机会。而且,向中国发展也符合印度政府提出的向其它亚洲市场扩展,减少对美国依赖的发展目标。
目前,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中国软件人员的培训方面。印度一家大型软件培训公司在中国有42家培训中心,预计到2005年将增加到500家。这家公司与北京的清华大学和上海的交通大学建立了伙伴关系。
到中国躲印度官僚
除了这些机遇外,印度公司还发现到中国去是一个躲开印度官僚的好机会。以总部在新德里的大型医药公司兰巴克西公司为例。该公司2001年的总销售额达到5·94亿美元,创利5200万美元,成为印度企业的明星,在全球35个国家中雇用了7100名员工。然而,它的总部一直在一座陈旧的、电梯不能正常工作的办公楼里。这与一个跨国公司的形象很不相称。该公司花了11年才得到政府的允许在城里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厦。但是,在中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该公司只花了5个月就在广州设立了分公司。
印度工业巨头开始纷纷效仿。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印度的塔塔集团是一个年销售额达8亿美元的综合企业,它正在考虑向中国汽车制造商出售钢铁。该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生产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材料,同时向中国的制鞋企业供应皮革。为什么它不在印度生产鞋呢?因为根据印度政府的规定,制鞋业是专门属于小型企业的。
与印度相比,中国的劳动力并不总是便宜。事实上,中国人的工资有时要高出印度人的两倍。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内部结构合理,一些产品不针对中国市场的印度公司也开始在中国生产,再把产品返销到印度。印度一家电子公司说,在广东的工厂生产电扇、微波炉和其它电子产品比在国内生产成本低40%。由于成本低,该公司的产品在南亚、中东和非洲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当然,它的成功也吸引了很多其它印度公司。
印度爱谈“中国威胁”
但是,并不是所有印度公司都看好中国。维普罗有限公司是印度的一家大型软件公司,该公司董事长认为,中国人有可能利用我们的软件同我们竞争。这种担心也不是毫无根据。中国非常想成为软件强国并且连续3年的排名都仅次于印度。
有时,印度对中国的担心近乎偏执。去年,印度政府禁止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雇用的中国工程师到印度接受培训。他们担心中国人可能借机偷取商业秘密。还有传言说北京已经派了100名间谍到印度的各个科技中心刺
探情报。在印度议会,人们几乎没有一天不谈到中国的威胁。
虽然中国战略对很多印度公司都有明显好处,但这种做法对印度国内经济的影响还不清楚。中国的威胁已经体现在印度的劳资关系上,印度工人发现,他们现在很难要求提高工资。
瓦杰帕伊政府知道,他们需要使印度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有迹象表明,新德里已经决心继续改革。在经过了近十年的争论后,印度议会修改了工业纠纷法,新法律允许人数不足1000的公司不经政府批准进行裁员。此外,政府还要求工会提前45天通报罢工时间。中国的威胁就是这种改革的动力。现在还不清楚,印度能否把对中国的担心转变成持久的改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