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崛起
中国渐强 心存不安
【英国《泰晤士报》3月13日文章】日本再次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日益增强产生忧虑,打算把对华发展贷款削减25%。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有些人觉得它对日本构成威胁,反对日本大力援助中国。自1979年日本开始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以来,此次削减贷款额是幅度最大的一次。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报复中国频频提起日本的战时恶行。
小企业则抱怨说,对华援助帮了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竞争对手,而一些连中国最低工资水平都达不到的日本企业却只能宣告破产,经济停滞不前。
削减援助额的举动还说明,中国成为地区主宰力量而日本日渐式微的局面引起东京的担忧。自民党资深政治家表示,他们担心日本的援款流向了中国的武装部队而不是建设项目。他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军费开支大幅度增长。
二战以来,官方发展援助项目是日本最强大的对外政策工具,为日本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地位。但目前这种作用开始减弱,因为日本现在面临严重的金融困境,再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贸易互补 关系变迁
【日本《朝日新闻》3月13日报道】政府决定大幅削减对华日元贷款,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日本的财政困难,但实际上却是由于日中关系和亚洲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开始提供日元贷款后的约20年中发生了急剧变化。日中经济关系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民间企业唱主角的时代。以这次削减日元贷款为契机,对华经济合作也将从维护冷战形势下的地区稳定、暗中的战后赔偿等“政治援助”转为正常的经济合作。这次削减援助规模,将导致取消对中国的“特别待遇”。
日本企业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去,正在不断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中国。中国也随着日本企业的进入,增强了制造技能,确立了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大幅削减日元贷款,实际上是对日中经济贸易互补关系这一现实的追认。
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企业的资金筹措方法正在实现多样化,即使削减日元贷款,也能够获得充分的补充;以经济发展显著的沿海地区为中心,发达国家的资本正在不断流入中国;入世后,与投资相关的法制如果得到完善,民间资金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加。
对华日元贷款是从1979年度开始实施的。在东西阵营对峙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地区的稳定,同时为了牵制苏联,政府认为,向中国提供援助不失为上策。
“中国威胁”可以休矣
【日本《21世纪》月刊3月号文章】题:“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
中国在近20年间一直保持着10%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经济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七位。不少有识之士认为,照这种势头,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20年左右就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泡沫经济崩溃已经10年了,但日本经济一直未能摆脱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飞速发展显得更是光彩夺目。似乎是对这种心理的反映,最近,出现了不少介绍“中国威胁论”的书刊和杂志。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在经济领域被承认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并提高了国际地位。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对日本的威胁,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根据今年1月中国海关公布的资料,日本已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亚洲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大西康雄指出:“由于中国入世,日本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以工业产品为中心,关税率将被大幅降低,对日本的制造业来说,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将会增加。中国入世给日本带来的第二个不可忽视的好处是,将开放服务领域的市场。大西指出:“中国在今后3至5年内,几乎将全面开放服务、流通和金融各部门。在金融方面,不仅银行而且人寿保险、平安保险、证券等领域,对外国的限制也将逐渐取消。”
中国入世将给日本带来的第三个好处是,处理“贸易纠纷”时有了明确的国际法规。大西指出,由于中国企业侵害商标权和非法复制软件等,导致日本企业遭受的损失相当于对华出口的10%。由于世贸组织成员国有义务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来保护专利权和著作权,因此有望对解决中国国内猖獗的“仿制品”问题产生一定效果。
日本需要的既不是“中国威胁论”也不是“中国崩溃论”。应该以产业调整和革新精神,恢复“日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日本自身改革的速度。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